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衣冠谋冢 > 第31章 再见通县·在见江南

衣冠谋冢 第31章 再见通县·在见江南

作者:欧阳少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7:24 来源:小说旗

贺州,刺史府内室。

金针颤鸣,药气氤氲。阿月躺在榻上,气息微弱,面如白纸。脸上那狰狞的青黑色毒纹在金针和珍贵药力的压制下,如同被暂时禁锢的毒蛇,盘踞在颧骨之上,虽未继续向太阳穴和眼角疯狂侵蚀,但那诡异的青芒在眼睑下若隐若现,昭示着“青蚨引”混合毒素的凶险并未远离。它只是蛰伏了,如同附骨之疽,时刻威胁着她的心脉与神智。名医们束手无策,只言需独门解药或绝世内力方有生机。

在隔壁房间里,躺着的正是前几天从重通县转运过来的穆之。之所以要把他转院到这里,主要是因为重通县的医疗资源相对有限,无法为他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护理。相比之下,贺州的医疗资源更为丰富,医疗水平也更高,因此将穆之转移到贺州,能够让他得到更专业、更全面的治疗。

穆之在昏迷数日后,终于艰难地睁开了眼睛。身体仿佛被掏空,虚弱得连抬手都需耗尽力气,脏腑深处残留的隐痛提醒着他刚刚挣脱“鸩羽红”的死劫。然而,意识恢复的瞬间,一股更深的焦虑便攫住了他。

“阿月……”他声音干涩嘶哑,目光急切地搜寻。

守在床边的郎中连忙上前,低声道:“穆大人,您醒了!真是万幸!阿月姑娘……她性命暂时保住了。”

穆之的心并未因此放下,反而沉得更深:“她……如何?”

郎中面色沉重,将阿月中了“青蚨引”混合奇毒、情况凶险万分、只能暂时压制的情况一一道来。穆之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身下的锦被,指节发白。又是为了救他!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而熟悉的脚步声,伴随着一个带着哭腔又难掩惊喜的声音:“盛哥哥!盛哥哥!你怎么了?盛哥哥!小久回来了!”

门被猛地推开,风尘仆仆、面容憔悴却眼神激动的书童王久冲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位身着素雅月白衣裙、气质清冷如空谷幽兰的女子——正是穆之在江南天云门的师妹,掌门慕云生的独女慕婉儿。

“王久?!婉儿师妹?!”穆之眼中闪过一丝惊愕与难以置信,随即恍然。他想起了不久前收到的那封飞鸽传书——师妹慕婉儿执意要来通县寻他,师父慕云生不放心爱女独自远行,特意传信让他派人接应。他当时便派了最机灵忠心的王久前去。

“公子!小的该死!路上耽搁了!”王久扑到床前,声音带着哽咽,“原本计划好的路线遇到山洪冲毁官道,绕了远路,后来又……又遇到点小麻烦,这才迟了!小久刚进贺州城就听说您遇险中毒,魂都快吓没了!”他满脸愧疚。

穆之看着忠心耿耿却一脸狼狈的书童,又看向门口静静伫立、眉宇间带着关切与一丝旅途疲惫的慕婉儿,心中百感交集,既有重逢的喜悦,也有一丝后怕。若他们早到几日,卷入这场风波……

“师兄。”慕婉儿莲步轻移,走到床前,声音清越,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温软,目光仔细打量着穆之,“你气色好差,是何歹人,竟让你遭此大难……”她眼中流露出真切的心疼,“你……可还好?”

“我……无大碍了。辛苦你们了,路上可还顺利?”穆之强撑着精神问道,目光落在慕婉儿身上,带着询问。

“些许波折,无妨。”慕婉儿轻描淡写地带过,随即秀眉微蹙,看向隔壁方向,“方才听郎中说了,阿月姑娘她……”

“她中了‘青蚨引’混合奇毒,命悬一线!”穆之的声音带着急切,“婉儿,师傅他老人家……”

慕婉儿立刻会意,正色道:“‘青蚨引’阴诡狠辣,父亲精研药理多年,或有一线解法。或可带阿月姑娘回天云门一试。”她顿了顿,补充道,“不过,我也不敢保证,但……是即使父亲不能解,想必那药王谷谷主定可解此毒。”

是啊!江南药王谷谷主医术通玄,定能解此剧毒!看来无论如何得去一趟江南了。

“阿月就在隔壁!”穆之挣扎着想下床。

“师兄勿动,你伤势未愈。”慕婉儿连忙按住他,“我先去看看阿月姑娘情况。”她向穆之和王久微微颔首,便随郎中走向隔壁房间。

看着慕婉儿离去的背影,穆之心中五味杂陈。故人重逢,带来的是救命的希望。

刺史府书房。

赵炳坤端坐案后,脸上带着连日操劳的疲惫,但眼神却锐利如鹰。案上摊开的,是冯佑安通敌叛国、勾结“鹞鹰”、盗卖军械、谋害朝廷命官的如山铁证!口供、密信、赃物……条条桩桩,皆指向这位曾经权倾贺州的冯将军。

“证据确凿,罪无可赦!”赵炳坤提笔,在奏报上重重写下最后结论,并加盖刺史大印。他看向一旁肃立的钦差和影卫首领:“冯佑安及其党羽,即刻押解入京!本官之奏报,烦请大人一并呈送御前!”

“赵大人放心!”钦差郑重接过文书,“圣上已有明旨,此等逆贼,定斩不饶!所有涉事人员,一个不留!”

当日下午,贺州城门,在百姓的唾骂和围观中,披枷带锁、面如死灰的冯佑安及其数名心腹将领、以及查明的相关爪牙,被精锐禁军押上囚车。在钦差与影卫的严密押送下,踏上了前往京城受审问斩的不归路。贺州的天,似乎被这场雷霆手段涤荡得清朗了一些。消息传回京城,皇帝震怒,下旨严惩,所有涉事人员最终皆被问罪处斩,以儆效尤。

上京城,皇都。

武王府。

书房内一片狼藉,名贵的瓷器碎片散落一地。武王李继脸色铁青,胸膛剧烈起伏,眼中燃烧着暴怒的火焰。

“蠢货!废物!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他低吼着,一脚踹翻了旁边的博古架,稀里哗啦碎了一地,“本王明明都已把脏水泼给了上官止那个老狐狸!冯佑安这个蠢材!玉钰也没给孤带回来了?!还把自己搭进去,连累本王在贺州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真是死不足惜!”

他来回踱步,如同一头暴怒的雄狮,猛地停下,眼神阴鸷得可怕:“不过……最让本王不解的是‘百鸟巢’!这股势力行事诡秘,手段狠辣,绝非寻常江湖组织。他们……究竟是谁的人?是太子李显?还是老三李睿?亦或是……老四?” 他口中的老三、老四分别是三皇子李睿和四皇子李琰。“敢断本王臂膀,又藏头露尾……走着瞧!本王定要把你们一个个揪出来!”

太子府。

气氛则截然不同。太子李显端坐主位,脸上带着一丝如释重负和运筹帷幄的浅笑。他面前坐着心腹谋士司吏大人上官止。

“老师,贺州捷报,冯佑安及其党羽已伏诛问斩,李继在贺州的势力被连根拔起。”李显端起茶盏,轻啜一口,语气带着赞赏,“这孤仁盛……倒真是给了本王一个惊喜。如此短的时间,如此雷霆手段,将李继的臂膀斩断,其能其胆,皆是不凡。”

上官止捋着胡须,眼中精光闪动:“殿下所言极是。此子有勇有谋,更难得的是那份孤臣之心,不畏强权,敢打敢拼。贺州之事,他居功至伟。如今武王在贺州折戟,正是殿下巩固优势之时。而眼下,江南盐税亏空、漕运阻滞之事,盘根错节,牵涉甚广,犹如一团乱麻……”

李显放下茶盏,接口道:“老师的意思是……让这把刚斩断了武王臂膀的利刃,再去江南搅动风云?”

“殿下英明!”上官止颔首,“孤仁盛刚立大功,锐气正盛。且他出身江南天云门,对江南风物人情颇为熟悉,此为地利。派他去,一则彰显殿下信重,酬其功劳;二则,以其之能之锐,或能撕开江南那潭深水的口子,查出些真东西来。此乃公私两便之策。”

“好!”李显抚掌,“就依老师所言!即刻拟旨,擢升贺县县令孤仁盛为江南道监察御史,代天巡狩,专司稽查江南盐税漕运诸事,便宜行事!让他……去江南,替本王好好看看,那富庶之地,到底藏了多少蛀虫!” 李显眼中闪过一丝深意。

上官止补充道:“另外,臣听闻他身边的侯爷身中‘青蚨引’奇毒,命在旦夕。天云门掌门慕云生乃当世杏林圣手,或许……此去江南,亦是救人之机。” 他点到即止。

“阿月一向顽劣,不过没想到林修闲他一个下等贱婢之子如此狼子野心,竟害她至此,唉!只可惜本宫不便出手!”李显会意有点无奈,随后摆摆手:“旨意中不必提及解毒之事,只言明职责即可。以孤仁盛的心性,自会明白其中关窍。江南,还有……就交给他了。”

贺州,刺史府。

赵炳坤接到了京城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明黄圣旨。当他看到“擢升贺县县令孤仁盛为江南道监察御史,即日赴江南稽查盐税漕运”的字样时,饶是宦海沉浮多年,也不禁动容。

“江南道监察御史……代天巡狩,便宜行事……”赵炳坤喃喃道,看向一旁刚刚能下地行走、脸色依旧苍白的穆之(孤仁盛),眼神复杂,“孤大人,此去江南,是青云之阶,更是龙潭虎穴啊!盐漕之事,水深千尺,牵一发而动全身!”

穆之接过那沉甸甸的圣旨,指节微微发白。江南……那个他学艺成长、承载着年少时光,却也因家族剧变而被迫离开的地方。如今,竟要以朝廷钦差的身份回去了?他看着圣旨上威严的字迹,心中并无多少升迁的喜悦,只有沉甸甸的责任和……一线微弱的希望。

阿月的毒!

他猛地抬头,目光穿过回廊,望向阿月静养的房间方向。正好看见慕婉儿端着一碗药从房中走出,对他微微点头示意,眼中带着一丝凝重,却也有一丝宽慰——江南,是唯一的生机所在。

“赵大人,”穆之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圣命难违,江南,我非去不可。阿月的毒……江南是唯一的希望。” 他握紧了圣旨,仿佛也握紧了那根救命的稻草。

同时,他心中也掠过一丝思量:贺州之事已了,冯佑安伏诛,“百鸟巢”在贺州的势力遭受重创,那神秘的“金雕”和“潜龙”短时间内必然蛰伏,不敢再轻易动作。这正好给了他一个喘息和南下解毒、查案的时间窗口。

风,从贺州吹向江南,带着未解的余毒、故人的相助、朝堂的暗涌与钦命的权柄。一场新的风暴,即将在烟雨朦胧的江南水乡酝酿。穆之携着解毒的希望与查案的重任,踏上了南下的征途。而江南,那个看似平静的富庶之地,早已暗流汹涌,等待着这位新晋钦差的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