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衣冠谋冢 > 第27章 京华暗涌

衣冠谋冢 第27章 京华暗涌

作者:欧阳少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7:24 来源:小说旗

上京城,大雍皇宫,紫宸殿。

龙涎香的馥郁气息也无法驱散殿内压抑的沉重。御案之上,来自北境狄戎王庭的密报如同一块寒冰,散发着凛冽的肃杀之气。大雍皇帝李玄胤身着明黄常服,端坐于龙椅之上,指节分明的手指缓缓拂过密报上冰冷的字句——西夏定南王倾国之兵猛攻王庭,巨型攻城塔、铁鹞子重骑、步卒方阵…惨烈厮杀,城破在即…新月之力爆发,神迹?神罚?战场化为银尘…王庭惨胜,元气大伤,金狼部叛变,内奸未除…阿月昏迷,异变,力量被封,状态诡异,已随穆之南下求医…

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敲打在皇帝心头。他深邃的眼眸中,寒光乍现,如同冰封的湖面裂开一道缝隙,露出底下汹涌的暗流。

“好一个西夏!好一个定南王!” 皇帝的声音不高,却如同金玉交击,带着穿透骨髓的冷意,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蕞尔小国,狼子野心!竟敢如此兴兵,犯我藩属!真当我大雍天威可欺不成?!”

侍立在一旁的老太监王瑾,深深躬着身子,大气不敢出,只觉殿内温度骤降。

皇帝猛地合上密报,目光如电,扫向殿外辽阔的天空,仿佛穿透了重重宫阙,落在了那遥远的西北边陲:“传旨!”

“臣在!” 殿外候着的秉笔太监立刻趋步入内,伏跪听命。

“着镇北侯林修闲,即刻点齐本部精兵,移镇河西!” 李玄胤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帝王意志,“持朕虎符,总督河西、陇右诸军事!严防西夏异动!若西夏之兵,敢再踏出贺兰山一步——” 皇帝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雷霆之怒,“给朕狠狠地打!打到他亡国灭种为止!要让这蛮夷知道,挑衅天朝的下场!”

“遵旨!” 秉笔太监凛然应诺,迅速退出拟旨。镇北侯林修闲,大雍军政界的新锐,才思敏捷,其父乃当年的镇北柱石,其姐更是将门虎女,镇北军威名在外。如今让他移镇河西,剑指西夏,既是历练,亦是威慑。这道旨意,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悬在了西夏的头顶,也彰显了大雍对狄戎藩属不容侵犯的态度。

旨意发出,皇帝的脸色并未缓和,反而更显深沉。西夏的威胁固然需雷霆震慑,但这封密报背后透出的信息,更让他心绪难平。那所谓的“新月之力”,那战场化为银尘的诡异景象…阿月那丫头身上的秘密,恐怕比他想象的还要惊人。穆之带她南下求医…是福是祸?

东宫,太子李承乾书房。

檀香袅袅,太子正提笔批阅着一份关于江南漕运的奏折,神色专注。心腹幕僚悄声入内,将紫宸殿发出的那道关于镇北侯移镇的旨意内容低声禀报。

太子笔锋未停,只在奏折的末尾落下朱批,淡淡道:“知道了。西夏跳梁,父皇雷霆处置,理所应当。着人盯着河西军需调度,务必确保林侯爷无后顾之忧。” 语气平稳,仿佛在说一件寻常公务。然而,他低垂的眼帘下,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芒。西夏异动,父皇启用新锐林修闲,这步棋…是对外,还是对内?河西重兵,离京畿说远不远…

与此同时,武王府。

雕梁画栋的演武厅内,武王李承泽一身劲装,正将一杆丈八长枪舞得泼水不进,虎虎生风。听闻心腹禀报镇北侯移镇河西的消息,他手中长枪猛地一收,带起尖锐的破空声,枪尖稳稳点地。

“呵!” 武王冷笑一声,英武的脸上掠过一丝桀骜,“林修闲这黄口小儿,倒像是变了个人似的。不过,让他去西北吃沙子,倒也不错,看来父皇是真被那群党项蛮子惹恼了。” 他随手将长枪扔给侍从,接过汗巾擦拭额角,“也好,林修闲走了,北边…盯着点,看看谁有机会去沾沾手气。” 他眼中闪烁着对军权的渴望,西夏的威胁,在他眼中更像是一次权力洗牌的机会。

太子与武王,如同盘踞于帝国中枢的两头猛兽,隔着无形的界限,互相警惕,互相试探。太子稳坐东宫,借势布局,掌控钱粮命脉;武王锋芒毕露,觊觎兵权,寻求战场功勋。他们之间的明争暗斗从未停歇,或于朝堂政见相左,或于官员任免暗中角力,或在军资调配、工程营造等实务上寸土不让。然而,这一切都控制在一种微妙的平衡之下,双方都默契地没有触碰父皇的底线,没有将斗争扩大到你死我活、动摇国本的地步。这种危险的平衡,恰恰是龙椅上的皇帝所默许甚至乐见的。帝王心术,制衡之道,尽在其中。两个最有实力的儿子互相牵制,他的皇权才能稳如泰山。

四皇子府,僻静的书斋。

与东宫、武王府的暗流汹涌不同,此处弥漫着一种清冷而略显孤寂的书卷气。四皇子李信独自坐在窗边,眉头紧锁,面前摊开的是一份关于京畿附近几个皇庄收成锐减、庄户怨声载道的密报。问题看似不大,却牵扯到几个背景复杂的皇亲国戚和勋贵,如同盘根错节的藤蔓,让他这个素来低调、手中无甚实权的皇子感到棘手万分。如何查?查到什么程度?会不会打草惊蛇,反惹一身腥?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窗外的月色清冷。李信烦躁地揉了揉眉心,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书案一角——那里压着一张纸条,字迹清瘦有力,是穆之离京前留给他的:“若遇疑难,可寻楚墨渊。此人虽隐,心藏锦绣,或可为殿下解惑。切记,以诚相待,勿以皇子之尊压人。”

楚墨渊…那个在穆之口中评价极高、年轻的御林军将军,掌管着整个京城的军防,一个深得父皇信任、堪称帝国中兴砥柱的人物。

李信犹豫了许久。穆之离京后,他暗中留意过此人。楚墨渊行事低调,作风沉稳,虽手握重兵,却从不参与皇子间的倾轧,深居简出,仿佛只专注于职守。去找他,有用吗?对方手握京畿防务大权,位高权重,会理会自己这个无权皇子的琐事吗?会不会显得自己太过冒昧甚至无能?但眼前这皇庄的烂摊子,如同一团乱麻,他独自一人实在理不清头绪。

最终,求索之心压过了顾虑。李信换了一身素净的常服,只带了一个机灵且口风极紧的小内侍,趁着夜色,悄然出府。他没有去楚墨渊可能当值的御林军衙署或宫禁重地,而是按照穆之留下的模糊指引,来到了城西一片相对清静的官邸区域。几番确认,他在一座门庭并不显赫、但门前石狮肃立、守卫目光锐利的府邸前停下。门楣上悬着一块朴素的匾额:“楚府”。

李信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冠,示意小内侍上前递上自己的名帖和穆之留下的信物(可能是一枚特殊的玉佩或印鉴),并低声说明来意。守卫验看后,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恢复肃然,一人迅速入内通禀。

等待的时间不长,却让李信感到有些忐忑。很快,侧门打开,一位管家模样的中年人恭敬地将李信主仆迎了进去。府内并不奢华,却处处透着军旅之家的规整与肃杀之气,回廊转角偶尔可见身着轻甲的亲卫无声巡弋。

管家将李信引至一处清雅的书房外,低声道:“将军正在处理公务,殿下请稍候。” 书房内灯火通明,隐约可见一个挺拔的身影伏案疾书。

片刻,书房门被拉开。一个身着墨色常服、身形挺拔如松的年轻男子出现在门口。他面容英挺,眉宇间带着久居上位的沉稳和一丝军旅磨砺出的锐气,正是御林军将军楚墨渊。他目光如电,迅速扫过李信,那眼神带着审视,仿佛能穿透人心,却又在瞬间收敛,化作一种恰到好处的恭敬与疏离。

“四殿下深夜来访,末将有失远迎,恕罪。” 楚墨渊拱手行礼,声音清朗平稳,听不出太多情绪。他侧身让开,“殿下请进。”

李信连忙回礼:“楚将军公务繁忙,是本王冒昧打扰了。” 他走进书房,一股淡淡的墨香和皮革、金属保养油混合的气息传来。书案上堆着些军报卷宗,墙上挂着舆图,一柄古朴的长剑悬于壁间。

楚墨渊并未坐到主位,而是与李信分宾主落座于一旁的茶案。他亲自斟了两杯清茶,动作从容不迫。“不知殿下深夜莅临,所为何事?” 他开门见山,目光沉静地看着李信。

李信放下茶杯,姿态放得极低,不再是面对臣子的皇子,倒像是一个求教的晚辈:“楚将军,实不相瞒,信今日前来,实是遇到了一件棘手之事,心中惶惑,苦无良策。想起先生临行前曾言,将军洞悉世事,心藏锦绣,故冒昧前来求教,望将军不吝指点一二。” 接着,他将皇庄收成锐减、庄户怨声载道以及背后牵扯的复杂勋贵关系,简明扼要地道出,言语间充满了困惑与无力感。

楚墨渊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茶杯边缘,眼神深邃,仿佛在思考,又仿佛早已了然于胸。书房内一时陷入沉默,只有烛火偶尔发出轻微的噼啪声。那股无形的、带着审视与权衡意味的沉寂,比在市井书肆中,更添了几分重量。这位手握京畿兵权的年轻将军,他的态度,将决定李信是否能在这盘根错节的困局中,找到一丝破局的曙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