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衣冠谋冢 > 第21章 寒潭深孤影

衣冠谋冢 第21章 寒潭深孤影

作者:欧阳少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7:24 来源:小说旗

御史府书房的孤灯,在穆之写下“请旨亲查”四个力透纸背的大字时,仿佛燃烧着他最后的孤勇与决绝。他等待着皇帝的裁决,是雷霆震怒,还是更沉重的使命?

然而,他等来的,是一道将他彻底推离风暴中心的旨意。

翌日,传旨太监尖利的声音在御史府回荡: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御史大夫穆之,前番彻查科举舞弊案,劳苦功高,甚慰朕心。然,狄戎使团滞留日久,永宁公主凤体已渐康复,和亲之期不可再延。为彰显我大雍诚意,巩固两国盟好,特命穆之,加封礼部侍郎衔,充任送亲副使,随狄戎王子阿史那·城、永宁公主一行,出使狄戎!务必沿途悉心照料公主,周全礼仪,宣示天威,待公主大婚之礼成,方可返京复命!钦此!”

旨意宣读完毕,书房内一片死寂。穆之跪在地上,双手接过那明黄的卷轴,指尖冰凉,仿佛握着的不是圣旨,而是一块寒铁。

“至于科举舞弊一案,”传旨太监拖长了腔调,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胜利者的矜持,“陛下有口谕:此案干系重大,牵扯甚广,非一司一部可独专。穆爱卿即将远行,分身乏术。着即日起,此案后续所有审讯、追查事宜,移交大理寺全权负责!务必严查到底,揪出所有蛀虫,还天下士子一个朗朗乾坤!穆爱卿,可听明白了?”

“臣……穆之,领旨。谢陛下隆恩。”穆之的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他俯下身,额头轻轻触碰到冰冷的地砖。那冰冷,瞬间从额头蔓延至四肢百骸。

他明白了。

一切都明白了。

什么加封?什么副使?什么宣示天威?

不过是流放!是驱逐!

皇帝根本不在乎科举案是否真的水落石出,不在乎王生、李慕白是否沉冤得雪!他在乎的,是太子和武王的势力不能被连根拔起,是朝堂的平衡不能被彻底打破,是狄戎的和亲必须顺利进行以换取北境安宁!而他穆之,这把即将触及核心的刀,这把可能引燃不可控火药的引信,必须被远远地丢开!丢到千里之外的草原去!

移交大理寺?那大理寺卿钱万钧,是出了名的和稀泥高手,更是武王李继暗中交好的人物!案子交到他手里,最后的结果,无非是推出张显宗、陈文远这两个已死的替罪羊,再象征性地处置几个小喽啰,上官止或许被贬斥,至于名单上那些指向东宫、武王府的线索,还有那个神秘的“影先生”?必定会被大理寺以“证据不足”、“死无对证”为由,轻轻抹去,最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他连做孤臣的机会,都被彻底剥夺了。

他的这位陛下,是棋手,是帝王。所谓的公道、国法,在绝对的权力和利益面前,不过是一层随时可以撕碎的遮羞布。而他穆之,在完成了“敲山震虎”、“平息民怨”的阶段性使命后,便成了一枚碍眼的弃子,被无情地扫出棋盘,流放边疆。

“呵……”一声极轻、极冷的笑声从穆之喉间溢出,带着无尽的自嘲与悲凉。金銮殿上的慷慨激昂,尚方剑下的决绝,落鹰涧拼死带回的残页,阿月苍白的脸和带伤的手……这一切,此刻看来,都显得如此可笑,如此悲壮,又如此……徒劳。最终换来的,竟是一纸流放千里的“恩典”。

“大人……”阿月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带着震惊和深切的担忧。

穆之没有回头,只是望着窗外那片被阳光照耀、却在他眼中蒙上浓重阴影的天空。

“阿月,”他的声音平静得可怕,“准备一下,随我去兰芷苑。陛下有旨,命我充任送亲副使,出使狄戎……我们,得去‘尽心竭力’地,送永宁公主远嫁了。” 他将“尽心竭力”四个字咬得极重,带着一种冰冷的讽刺。

兰芷苑的气氛,因离别而复杂,更因穆之带来的消息而掀起波澜。当穆之平静地宣布皇帝任命他为送亲副使,将随行出使狄戎时,阿史那·城先是一愣,随即那双鹰隼般的眼眸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紧接着是浓烈的、毫不掩饰的讥讽!

“哈哈哈哈!”阿史那·城发出一阵低沉而充满讽刺意味的大笑,他大步走到穆之面前,目光如刀,“好!好一个‘恩典’!好一个‘宣示天威’!穆御史,你们那位陛下,可真是把‘卸磨杀驴’、‘过河拆桥’玩得炉火纯青啊!用你平息了风波,转头就把你这把碍眼的刀,丢到本王的草原上自生自灭?”

他重重一拍穆之的肩膀,力道沉厚,带着一种复杂难言的情绪——有对雍帝手段的不屑,有对穆之遭遇的同情,更有一丝……隐隐的、棋逢对手般的兴奋?

“不过,”他话锋一转,眼中闪烁着草原雄鹰的锐利光芒,“对本王而言,这倒是个意外之喜!穆之,草原的风沙虽烈,却比这上京的毒瘴干净得多!带着你的人,跟本王走!本王倒要看看,在这草原之上,你这把被大雍抛弃的利刃,能搅动多大的风云!” 这几乎是一种公开的招揽和承诺,在永宁公主面前也毫不掩饰。

永宁公主闻言,苍白的脸上也露出惊愕和忧虑交织的神情,她看向穆之,欲言又止。她深知朝堂险恶,穆之此行名为副使,实同流放,前途未卜。

穆之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只是微微躬身:“王子殿下言重了。穆某奉旨行事,职责所在。定当‘尽心竭力’,护送公主殿下平安抵达狄戎,完成和亲大礼。” 他的声音平淡无波,听不出喜怒,但那份刻意的疏离和公式化,比任何愤怒都更显冰冷死寂。

他公事公办地交代完使团启程的细节(这些本就是他“操持”的),便不再停留,带着阿月告辞离去。走出兰芷苑宫门,阳光刺眼。穆之抬头望了望天,嘴角勾起一丝极淡、极冷的弧度。流放?或许吧。但这流放之地,未必不是另一盘棋局的开始。

回到御史府,气氛压抑而沉重。楚墨渊得知旨意后,先是一怔,随即是滔天的怒火!

“砰!”他一拳狠狠砸在厚重的紫檀木书案上,案几应声裂开一道缝隙!

“出使狄戎?!那鸟不拉屎的苦寒之地!还要等大婚礼成?!这分明是流放!是那老东西怕你再查下去,捅破天!” 楚墨渊双目赤红,须发戟张,如同暴怒的雄狮,“老子兄弟们拼死带回来的残页!就这么……就这么交给大理寺那帮龟孙子去糟蹋?!王生、李慕白就白死了?!那些被顶替的寒门学子,就活该认命?!老子……老子真想……”

慕婉儿死死拉住他的胳膊,眼中含泪,声音哽咽:“楚大哥!慎言!这是圣旨!抗旨是诛九族的大罪啊!” 她看向穆之,满是担忧,“大人,此去狄戎,路途遥远,环境陌生,凶险难料……您的安危……”

阿月沉默地站在角落,左手紧紧按着腰间的短刃,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眼神却异常坚定地看向穆之。无论流放何方,她的选择只有一个——跟随。

穆之只是静静地坐在书案后,看着愤怒的楚墨渊,看着担忧的慕婉儿,看着沉默却坚定的阿月。那份庄园的残页,依旧躺在案头,像一个无声的嘲笑,也像一个冰冷的句点。

“楚将军,”穆之终于开口,声音平静无波,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把残页,还有我们之前整理的所有关于此案的卷宗、口供副本,全部封存。明日,移交大理寺。”

“大人!”楚墨渊不甘地低吼,额上青筋暴起。

“这是圣旨。”穆之看着他,眼神深不见底,如同寒潭,“我们,遵旨。”

他站起身,走到阿月面前,目光落在她左手绷带上:“阿月,你的伤……”

“大人,属下无碍!定能护卫大人周全,远赴狄戎!”阿月立刻挺直脊背,声音斩钉截铁。

穆之看着她苍白却无比坚定的脸,心中那潭死水似乎微微波动了一下。他点了点头,又看向楚墨渊和慕婉儿:“楚将军,婉儿姑娘,京城……就交给你们了。大理寺接手后,此案……你们不必再过问,保全自身为上。” 这是告别,也是保护。

“大人!”慕婉儿泪如雨下。

楚墨渊紧握双拳,指甲深深陷入掌心,最终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带着无尽的憋屈和担忧。

穆之挥了挥手:“都下去准备吧。三日后启程。我想一个人静静。”

书房门被轻轻关上。穆之独自一人站在空旷的书房中。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孤独。他走到书案前,拿起那份“请旨亲查”的奏疏,上面的墨迹早已干透,字字如刀,此刻却显得无比讽刺。

他拿起奏疏,缓缓走到燃烧着银霜炭的火盆边。炭火发出噼啪的轻响,温暖的光映照着他冰冷的脸庞。

他手一松。

那承载着他孤臣血勇与最后希望的奏疏,轻飘飘地落入通红的炭火中。火焰瞬间舔舐上来,纸张卷曲、焦黑,化为灰烬,只余下几点火星不甘地闪烁,旋即彻底湮灭。

火盆的光,照亮了他眼中最后一点光芒也随之熄灭,只剩下无边无际的、深不见底的寒潭。

弃子已定,远行在即。

京城这盘棋,皇帝亲手抹去了他这颗棋子。

但狄戎草原,会是死地吗?阿史那·城那意味深长的眼神,永宁公主的忧虑,还有那千里之外的未知……这被强加的流放,焉知不是命运在绝境中撕开的一道缝隙?

寒潭依旧深,但潭水之下,暗流的方向,已然改变。穆之站在灰烬旁,望着北方,那深潭般的眼眸中,第一次映照出远方的轮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