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觉醒!我重新来过,万界全麻了! > 第260章 洞天晨曦,暖痕漫径

第二百六十章:洞天晨曦,暖痕漫径

一、溪畔寻幽,鱼影摇心

晨雾如轻纱般漫过墨渊洞天的溪流,溪水清澈见底,阳光透过雾层洒下,在水面织成细碎的金网,网住了几条银白的小鱼,它们甩着尾巴,在网中穿梭,像在玩一场永不落幕的游戏。陈秋蹲在溪畔,指尖刚触到水面,就有胆大的小鱼凑过来,轻轻啄着他的指尖,带来微凉的痒,像谁在调皮地挠。

“这里的鱼不怕人呢。”白衣女子提着竹篮走过来,篮子里装着刚采的晨露,叶片上的水珠在阳光下泛着七彩的光,“杨先生说这溪叫‘墨韵溪’,水是文心晶的灵气所化,喝了能清心,也能醒神。”她弯腰掬起一捧水,水在掌心竟凝成小小的墨滴,在阳光下旋转,像颗活的墨珠。

瑶瑶脱了鞋袜,光着脚丫踩在溪底的鹅卵石上,水花溅起,打湿了她的裙摆,裙摆上的菊影被水浸得发亮,像朵刚从水里捞出来的花。“小鱼快来看!”她举起童心印,玉简的金光落在水面,引得无数小鱼聚集过来,在她脚边围成圈,像在跳一支欢快的舞,“它们喜欢我的印呢!”小白狐蹲在岸边,尾巴尖的白光照在水面,与金光相融,在溪底投下斑驳的影,像幅流动的画。

陈秋望着溪水中的倒影,看着身边两人嬉笑的身影,突然觉得那些关于地脉的忧虑、关于未来的不安,都像这溪中的雾,虽浓却终会散去。他掬起一捧溪水,水顺着指缝流下,在阳光下划出晶莹的线,像串断了的珍珠,却在落入溪中的刹那,与溪水融为一体,难分彼此,像他们此刻的牵绊。

二、酒旗摇风,茶香绕巷

墨渊洞天的街巷在晨光中渐渐苏醒,巷口的酒旗“诗仙醉”在风中轻轻摇晃,旗面的墨字被阳光镀上金边,像刚写就的诗。酒楼的掌柜正卸下门板,门板上的木纹里还留着昨夜的酒香,混着隔壁茶馆飘来的茶香,在巷子里漫溢,像种让人安心的味道。

“这酒楼的诗仙酒可是有名的。”老者拄着竹杖从巷口走来,杖尖的墨痕与石板路的纹路相融,“据说只要喝一口,就能吟出千古绝句,连最木讷的书生都能出口成章。”他指着酒楼门口的酒坛,坛口的泥封刚被撬开,醇厚的酒香瞬间涌出,引得路过的书生纷纷驻足,眼中闪着期待的光。

陈秋对酒向来不感兴趣,却被隔壁茶馆的茶香吸引。茶馆的老板娘正用竹勺舀着锅里的茶,茶汤呈淡淡的碧绿色,锅沿的蒸汽中浮着细碎的茶毫,像绿色的雪。“来碗‘竹心茶’吧。”她笑着招呼,声音像溪水流淌,“用墨韵溪的水和玉竹的芯煮的,比酒楼的酒多了些清冽。”茶碗放在桌上,碗底沉着几片玉竹的叶子,像艘小小的船,载着满碗的暖。

瑶瑶捧着茶杯,小口小口地啜饮,眼睛却盯着隔壁酒楼的糖画摊,摊上的糖人在阳光下泛着金黄的光,有威风的将军,有美丽的仙子,还有展翅的凤凰,每一个都像活的一样。“我要那个凤凰!”她指着最大的糖凤凰,小手紧紧攥着茶杯,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却舍不得放下手中的茶,因为茶香里有她熟悉的暖,像茶楼的味道。

白衣女子看着陈秋专注品茶的侧脸,他的睫毛在阳光下投下浅浅的影,像两把小扇子,扇动着空气中的茶香。她忽然想起在药庐的那个雨夜,他为她挡雨时淋湿的肩膀,想起在禁地前他展开光翼护住众人的背影,心头涌上一阵柔软,像被茶水浸过的棉,温暖而蓬松。

三、书摊寻趣,墨香染指

巷尾的书摊在晨光中摆了出来,摊主是位白发老者,正用布擦拭着那些泛黄的古籍,布上的墨痕与书页的字迹相融,像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书摊上的书种类繁多,有讲阵法的《乾坤阵图》,有说医术的《百草经》,还有些不知名的杂记,每本都透着岁月的沉淀,像位位沉默的智者。

“这本《洞天异闻录》或许有用。”陈秋拿起一本封面残破的书,书页上记载着墨渊洞天的种种奇闻,其中一段提到“墨韵溪底有古阵,与文心晶相连,能引地脉灵气”,字迹潦草,却透着股认真的劲,像谁在匆忙中记录下的发现。他的指尖抚过书页,那里的墨痕微微发烫,与心口的秘印产生共鸣,像有什么东西在悄悄苏醒。

白衣女子拿起一本《琴谱》,书页上的音符旁画着小小的琵琶,与她的琴竟有几分相似。“这上面的《静心曲》据说能安抚地脉。”她的指尖拂过音符,琴弦突然轻轻震颤,仿佛在回应这千年前的旋律,“或许我们可以试试。”琴谱的纸页很薄,却承载着厚重的智慧,像这片洞天的文脉,看似柔弱,却坚韧无比。

瑶瑶被一本画满小动物的画册吸引,画册上的狐狸、兔子、小鸟都画得栩栩如生,旁边还写着它们的习性,像本可爱的《百兽记》。“小白快看,这里有和你一样的狐狸!”她指着画中的白狐,白狐的尾巴尖也亮着光,正对着月亮嚎叫,像在呼唤什么,“它是不是在找朋友呀?”小白狐凑过来,用脑袋蹭着画册,像是在和画中的自己打招呼,引得众人都笑了起来,笑声在书摊前漫开,像朵绽放的花。

阳光渐渐升高,书摊的墨香与巷子里的酒香、茶香相融,在空气中织成一张温暖的网,网住了这片刻的安宁,也网住了那些为守护而努力的身影。

四、炊烟绕村,笑语盈檐

穿过墨渊洞天的小镇,爬过一处山头,他们看见一个小村庄藏在竹林深处,青瓦的屋顶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烟囱里冒出的炊烟像一条条白色的带子,在竹林间缠绕,与晨雾相融,分不清哪是烟哪是雾。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位老婆婆正坐在石凳上纳鞋底,线穿过布面的声音与远处传来的鸡鸣相和,像一首宁静的田园诗。

“小哥来了。”一位老婆婆笑着打招呼,手里的鞋底已经纳了一半,针脚细密,像排列整齐的字,“快进屋喝碗粥,刚熬好的,加了些墨韵溪的莲子,可香了。”她的声音里带着亲切的暖意,像在招呼自家的晚辈,眼角的皱纹里都藏着笑。

陈秋走进老婆婆的屋,屋里的陈设简单却整洁,桌上摆着粗瓷碗,碗里的粥冒着热气,莲子的清香混着米香漫开来,像种让人安心的味道。“婆婆,这村子住了多久了?”他拿起碗,粥的温度透过碗壁传来,暖得人心头发烫,像被阳光裹住。

“打我记事起就在了。”老婆婆坐在对面,手里还在纳着鞋底,“听我爷爷说,我们的祖辈是跟着杨先生的先祖来的,守着这片洞天,守着这文脉,一辈传一辈,像这屋前的竹子,砍了又长,生生不息。”她的目光望向窗外的竹林,眼神里带着眷恋,像在看一位老朋友。

瑶瑶和村里的孩子们玩在了一起,他们在院子里追逐嬉戏,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红头绳在人群中跳跃,像一团燃烧的小火苗。小白狐跟在她身后,时不时用尾巴扫扫这个,碰碰那个,引得孩子们阵阵欢笑,院子里的菊花开得正艳,花瓣上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着光,像撒了把碎钻。

白衣女子坐在廊下,看着院子里嬉闹的身影,手指无意识地拨弄着琵琶弦,《静心曲》的旋律轻轻流淌,与孩子们的笑声、老婆婆的纳鞋底声相融,像一首温暖的交响曲。她的目光落在陈秋身上,他正和老婆婆说着什么,侧脸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柔和,青衫的竹纹与周围的竹林相映,像一幅浑然天成的画。

暮色渐渐降临,村庄的炊烟与晚霞相融,在天空织成一张绚烂的网。陈秋望着这宁静的村庄,望着身边欢笑的人们,突然觉得无论地脉的戾气多么汹涌,无论文心晶的裂痕多么危险,只要这片洞天的暖还在,只要彼此的牵挂还在,他们就有勇气面对所有的风雨,就像这村庄的竹子,历经岁月,却始终坚韧不拔,守护着这份独有的安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