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觉醒!我重新来过,万界全麻了! > 第248章 墨香绕榻,暖意织梦

第二百四十八章:墨香绕榻,暖意织梦

一、榻上残梦,墨痕沁心

陈秋的意识像沉溺在温热的墨池里,黏稠而柔软。鼻尖萦绕着一股熟悉的香气,不是北域的雪腥,也不是战场的血气,而是杨先生折扇上那种清润的墨香,混着淡淡的松烟味,像谁在炉边研了整夜的墨,将安宁一点点磨进了空气里。

他费力地睁开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泛黄的帐顶,上面用墨线绣着细密的竹纹,针脚歪歪扭扭的,像初学刺绣的孩童手笔,却透着股认真的温柔。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帐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把金粉,随着风轻轻晃动,晃得人眼晕。

“醒了?”一个温和的声音在床边响起,带着书卷气的沉静。陈秋转过头,看见那位在院门口迎接他们的老者正坐在榻边的竹椅上,手里捧着盏青瓷茶杯,水汽氤氲了他花白的胡须,“杨先生的墨香安神,你这孩子,怕是把这辈子的力都在北域使尽了。”

陈秋想开口说话,喉咙却干涩得发疼,像被砂纸磨过。老者递过一杯温水,杯沿的温度刚刚好,不烫也不凉,顺着喉咙滑下,带着淡淡的回甘,像茶楼里那壶永远温着的碧螺春。他这才发现自己躺在一张雕花木榻上,被褥是新拆的棉絮,带着阳光晒过的味道,盖在身上轻飘飘的,却异常暖和,连骨头缝里的寒意都被捂得松动了几分。

手腕上的红头绳还系得牢牢的,绳结被人重新打理过,比瑶瑶系的规整了些,却依旧保留着那份歪歪扭扭的可爱。陈秋动了动手指,触到一片柔软的布料——是白衣女子的裙摆,她正趴在榻边睡着,侧脸埋在臂弯里,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浅浅的阴影,像停着只小憩的蝶。琴身的“芸”字在晨光中若隐若现,与榻边散落的经卷残页相映,像幅安静的画。

“小姑娘守了你三天三夜,眼睛都熬红了,刚合眼没一会儿。”老者的声音压得很低,像怕惊扰了这份宁静,他指了指窗边的竹椅,瑶瑶正蜷缩在上面,怀里抱着小白狐,红头绳滑落在椅垫上,与绣着墨竹的布料缠在一起,像团温暖的火,“另一个小姑娘更有意思,说要给你煮‘忘忧茶’,把我院子里的菊花都摘秃了,现在正跟灶房的铁锅较劲呢。”

陈秋顺着老者的目光望去,窗外的院子里果然光秃秃的,只剩几株残菊倔强地立着,花瓣上还沾着未干的露水,像谁掉的眼泪。灶房的方向隐约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夹杂着瑶瑶气鼓鼓的嘟囔:“明明按爷爷的法子煮的,怎么就糊了呢……”小白狐突然从她怀里探出头,对着陈秋的方向“啾”了一声,像在报信。

榻边的白衣女子被这声轻叫惊醒,睫毛颤了颤,抬起头,眼底的疲惫在看到陈秋睁眼的瞬间,化作惊喜的光,像被点亮的星:“你醒了!”她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指尖下意识地抚上他的额头,那里的温度还带着病后的滚烫,却比之前安稳了许多,“感觉怎么样?后背还疼吗?”

陈秋摇摇头,想说“不疼了”,却发现喉咙依旧发紧,只能用眼神回应。白衣女子立刻会意,转身想去倒水,却被他轻轻拉住了手。她的指尖有些发凉,指腹缠着纱布,渗出淡淡的血痕——是之前为他挡寒铁镖时留下的伤口,想来是在灶房帮忙时不小心扯到了,却依旧带着种让人安心的温度。

二、茶香入梦,暖意融冰

“茶来啦!”瑶瑶端着个黑乎乎的东西冲了进来,陶碗的边缘焦黑一片,里面的液体呈深褐色,还飘着几片烤糊的菊花瓣,像碗失败的药。她的鼻尖沾着锅灰,脸颊蹭着墨痕,像只刚偷玩过墨锭的小花猫,眼睛却亮得惊人,像藏着整片星空,“大哥哥快喝,这是我改良的‘九霄忘忧茶’,加了杨爷爷说的文气,喝了就不疼了!”

小白狐蹲在她肩头,尾巴尖的白光照在茶水上,竟让那片焦黑泛起淡淡的金光,像被施了魔法。陈秋看着那碗“诚意满满”的茶,又看了看瑶瑶期待的眼神,突然觉得后背的疼痛都减轻了几分。他伸出手,想要接过,却发现手臂虚软无力,连抬起的力气都没有——秘印的反噬比想象中更严重,经脉像被冻住的河,连最基本的动作都变得艰难。

“我喂你。”白衣女子自然地接过陶碗,用小勺轻轻舀起,吹了吹,才小心翼翼地送到陈秋嘴边。茶水入口有些发苦,带着焦糊的味道,却在咽下的瞬间,化作一股暖流,顺着喉咙滑下,流经之处,冻结的经脉竟有了一丝松动,像初春融化的溪。

“怎么样怎么样?”瑶瑶凑得太近,鼻尖几乎要碰到陈秋的脸颊,锅灰蹭在他下巴上,留下道浅浅的黑痕,像幅随性的画,“是不是比爷爷煮的还好喝?我加了文院的墨香哦,杨爷爷说这样能压住血腥味。”她指着碗底沉着的一块墨锭,正是之前从藏经阁带出来的那块,边角已经被煮得圆润了许多。

老者在一旁捋着胡须笑:“这孩子,听我说墨香能安神,就真把墨锭往茶里扔,拦都拦不住。”他的目光落在陈秋手腕上的红头绳,那里的光与茶水中的金光相互呼应,形成一道温柔的屏障,正一点点修复着受损的经脉,“不过歪打正着,这墨锭是南域特产的‘凝神墨’,本就有静心养气之效,混着菊花煮,倒真有几分‘忘忧’的意思。”

陈秋的视线渐渐模糊,不是因为疼痛,而是被这满室的暖意包裹,像沉入了温暖的海。白衣女子的发香、瑶瑶的墨痕、老者的笑声、灶房的余温,还有那碗焦糊的茶,都化作最温柔的药,一点点治愈着他身体和心灵的创伤。他想起古战场的厮杀,想起古城的苏醒,想起那些冰冷的杀意,突然觉得都像上辈子的事了。

“这里是文院的分舵,很安全。”老者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将一碟刚蒸好的桂花糕放在榻边,香气混着墨香,像种安稳的味道,“杨先生在南域的主院等着我们,等你好些了,我们就动身。他说你的九霄天体血脉,或许能在文院的墨渊洞天里,找到化解反噬的法子。”

“墨渊洞天?”白衣女子的眼睛亮了亮,她在云圣学院的古籍里见过这个名字,说那是南域最神秘的地方,藏着上古的文脉传承,连混沌魔尊的戾气都无法侵入,“是不是传说中‘文气凝盾,墨香斩魔’的那个洞天?”

“正是。”老者的脸上露出向往的神色,仿佛提到这个名字都让他心生敬畏,“那里的碑林会吟诵,玉竹能成书,连空气里都飘着圣人的教诲。寻常人进去待上三日,便能洗去一身戾气;像陈小友这样身负血脉的,或许能在那里找到力量的真谛——毕竟,真正的强大,从不是靠秘印的反噬,而是源自心底的安宁。”

瑶瑶啃着桂花糕,含糊不清地说:“那我们可以在洞天里开茶楼吗?就用那里的泉水煮茶,用玉竹当柴烧,肯定很好喝!”她的小手在空中比划着,仿佛已经看到了茶楼的样子,红头绳随着她的动作甩来甩去,像道跳跃的彩虹。

陈秋看着她认真的样子,看着白衣女子眼底的憧憬,看着老者慈祥的笑容,突然觉得秘印的反噬、追兵的威胁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他知道,只要身边的这份温暖还在,只要这份对安宁的向往还在,无论前路有多少荆棘,他都有勇气走下去——就像这碗焦糊的茶,虽然味道不佳,却藏着最纯粹的心意,能融化世间所有的冰冷。

三、墨痕作画,静候春归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在榻边投下长长的光影,像谁铺的宣纸。白衣女子坐在榻边,手里拿着支狼毫笔,蘸着清水,在陈秋的手背上轻轻勾勒。她的动作很轻,笔尖的凉意混着掌心的温度,像种奇特的安抚,让他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

“在画什么?”陈秋终于能发出声音,虽然依旧沙哑,却带着种安稳的温柔。他看着手背上渐渐成形的图案,是朵菊花,花瓣的线条有些颤抖,却透着股倔强的美,像茶楼院子里那株总在深秋开花的品种。

“忘忧菊。”白衣女子的指尖在花瓣的末端顿了顿,那里的皮肤因经脉受损而有些僵硬,却在她的触碰下,泛起淡淡的暖意,“奶奶说,心里有事的时候,就画菊花,画着画着,烦恼就忘了。”她的目光落在他手腕的红头绳上,绳结已经被她重新系过,打得方方正正的,像个小小的“安”字。

瑶瑶抱着小白狐凑过来,手里拿着块刚磨好的墨锭,非要往陈秋的手背上抹:“要加墨香才好看!杨爷爷说墨是有记忆的,能把我们现在的样子记下来,以后就算忘了,看到墨痕也能想起来。”她的小手不稳,墨汁滴在菊花的中心,晕开一团小小的黑,像颗被墨染的蕊。

“这样才好看呢。”陈秋笑着说,任由墨汁在皮肤上蔓延。他能感觉到那股凝神墨的力量正顺着皮肤渗入体内,与兵字秘印的残余力量相互呼应,在经脉里形成一道温和的流,缓慢却坚定地修复着受损的地方。后背的疼痛已经减轻了许多,像退潮的海,只剩下浅浅的印记。

老者搬来一张矮桌,放在榻边,上面铺着宣纸,研好了墨。“杨先生说,你体内的两种血脉需要‘文气’来调和。”他将一支毛笔递到陈秋手里,笔杆是温润的玉,握在掌心刚刚好,“不用画得好看,随便写写画画,让墨香顺着笔尖流进心里就好。”

陈秋握着笔,手腕还有些发颤,墨滴落在纸上,晕开一朵不规则的云。他想起茶楼的账本,想起上面“故人归,茶正暖”的字迹,想起老头在灯下算账时的认真,笔尖下意识地动了起来,在纸上写下歪歪扭扭的两个字:“归雁”。

字迹刚落下,纸上突然泛起淡淡的金光,与手背上的墨菊相互呼应。白衣女子的琵琶恰好放在桌角,琴身的“芸”字在金光中亮了亮,仿佛有琴音在耳边响起,温柔而坚定,像《归雁》的旋律,带着归家的暖意。

“是姐姐的琴在回应呢!”瑶瑶拍手叫好,小白狐也从她怀里跳下来,用爪子在纸上踩了个小小的梅花印,落在“归雁”二字的旁边,像个可爱的落款。

陈秋看着纸上的字迹、墨菊和爪印,突然觉得这或许就是杨先生说的“文气”——不是华丽的辞藻,也不是磅礴的力量,而是这些藏在墨痕里的牵挂,是这些融在暖意中的陪伴,是无论经历多少战火,都能让人重新站起来的温柔。

窗外的夕阳渐渐沉了下去,将天空染成温暖的橘色。灶房飘来饭菜的香气,是老者炖的雪绒花鸡汤,咕嘟咕嘟的声响里,混着瑶瑶兴奋的尖叫:“这次肯定没糊!我闻着香味了!”

白衣女子将画好的手背上的墨痕小心地擦去,却留下淡淡的印记,像洗不掉的牵挂。她扶着陈秋坐起身,在他背后垫了个软枕,那里的绷带已经换过,血迹淡了许多,透着药草和墨香混合的味道,像种安稳的气息。

“该吃饭了。”她的声音像刚煮好的汤,暖暖的,“吃完了好好睡一觉,明天醒来,我们就离南域更近一步了。”

陈秋点点头,看着窗外的暮色,看着身边忙碌的身影,看着纸上那两个带着墨香的字,突然觉得所有的等待都有了意义。因为他知道,无论秘印的反噬有多痛,无论追兵的脚步有多近,只要这份墨香还在,只要这份温暖不散,他们就能一直走下去,走向那个开满菊花的春天,走向那个永远有茶香的家。

小白狐突然跳到窗台上,对着外面“啾”了一声,尾巴尖的白光亮得像颗星。远处的峡谷口,隐约传来追兵不甘的叫嚣,却被文院的墨香挡在外面,像隔了层厚厚的玻璃,听不真切,也伤不了人。

榻上的三人相视而笑,墨香在空气中流淌,混着鸡汤的暖,像首无声的歌,轻轻唱着:只要我们在一起,哪里都是家;只要心里有牵挂,再远的路也能走到头。

夜色渐浓,文院的灯笼又亮了起来,在雪地里投下温暖的光,像颗永不熄灭的希望,照亮着前路,也温暖着此刻的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