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重生70:让你守门,你整了个蘑菇云? > 第17章 红外制导单兵导弹,李所长气炸:给老子滚回

吱呀一声,落满灰尘的库房大门被推开,光线照进昏暗的室内,扬起一片尘埃。

一股陈旧铁锈味扑鼻而来。

他费劲从一堆厚厚灰尘的木箱子里,翻找出了一具锈迹斑斑的筒状物。

70式62毫米单兵火箭筒。

扛在肩上颠了颠,入手感觉倒还趁手。

余宏眯起眼睛,仔细打量这件遍布铁锈的老家伙。

难怪赵厂长想把它当废铁处理掉。

首先,这瞄具简直原始。

上方只有几道刻线作为概略瞄准,连个最简单的光学瞄准镜都没有,更别提后世标配的测距装置了。

这意味着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士兵想要靠这种瞄具,打中数百米外,尤其是移动中的坦克,或者低空飞行的直升机,其难度不亚于蒙着眼睛绣花。

而且,士兵在肩扛发射前需要长时间暴露自己,进行瞄准和测距的估算,这简直就是在给敌人当活靶子。

其二,有效打击距离实在是太近了!

标称数据是一千米,但那是针对固定靶。

打移动靶能有三四百米的准头就算祖坟冒青烟了。

可是在这个距离上,坦克的同轴机枪、直升机的航炮和火箭巢,哪个不能把步兵阵地掀个底朝天?

士兵根本就没有安全的输出环境。

其三,也是最致命的,破甲威力严重不足。

垂直破甲厚度是可怜的280毫米均质钢甲。

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就算你狗屎运打中了猴子手里的t-64,甚至是更老旧的t-54\/55坦克正面,都可能出现无法一击毙命,甚至连首层装甲都啃不动的尴尬情况。

打出去的不是炮弹,而是给敌人挠痒痒的铁疙瘩。

然而,余宏深知,这不代表单兵火箭筒这种武器没有前途。

正相反!

在这个时代,研发一辆主战坦克,造一架武装直升机,需要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工业基础是天文数字,远超单兵导弹火箭筒。

余宏别说没有足够的贡献点去点亮这些大家伙的科技树了。

就算是国家倾尽全力,砸锅卖铁,短期内也不可能追上鹰酱和毛熊的脚步。

但单兵导弹不一样。

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肩扛一枚几十公斤的导弹,如果它打得够准,威力够大,就能拥有单杀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一辆坦克的能力!

这就是不对称作战的精髓,是兔子家传法宝“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思想的最好体现!

南边,猴子正开着毛熊援助的t-72耀武扬威。

他们头顶还有米格-24在盘旋。

这些,都是自家现役的老59,直5拍马都赶不上的硬茬子。

更令人寝食难安的,是北边那头巨大的毛熊!

百万钢铁洪流,上万辆坦克装甲车陈兵边境,狂言三天之内就能踏遍整个华北平原!

拿什么去抵挡?

除了几百万兔子士兵们的血肉之躯,还有什么?

没有制空权,没有数量质量对等的坦克集群,传统的防御战打起来,会牺牲多少热血好男儿?

余宏无法想象那种场面。

他攥紧了拳头。

他一定要搞出廉价、高效、好用的单兵导弹!

让每一个普通的兔子战士,都有能力把那些钢铁猛兽和低空杀手,变成一堆堆燃烧的废铁!

他闭上眼睛,用意念沟通系统:

“系统,兑换【单兵红外制导导弹全套技术资料】!”

200发107弹只给了20点贡献,但任务大幅降低需求的贡献点,还真的刚好20点清空。

话音刚落,海量数据决堤洪水般涌入脑海。

尤其是其中的红外制导技术,虽然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实现难度不小,需要高精度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但对比其他更复杂的制导方式,努力一把还是最有希望实现低成本普及的。

余宏的心思,又完全沉浸在了繁复的公式之中。

房间内的灯光,一夜未熄。

……

与此同时,在351厂热火朝天的车间里。

“对对对,李师傅,就是这个温度!焊接点要保持均匀,不能有气泡!”

林向东拿着游标卡尺,一边仔细测量刚下线的火箭炮弹体,一边耐心对身旁的老师傅讲解新的工艺要点。

林向东四名来自791所的工程师,心态早已彻底摆正。

以前那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对余宏那种难以企及的天赋发自内心的拜服。

在他们的全心投入之下,351厂的老工人们学习劲头极高。

这些都是有着数十年工龄的老师傅,底子厚,经验足,差的就是一个好的思路和精确的工艺标准。

如今图纸一清晰,技术指导一跟上,107毫米火箭弹改进型的生产速度和质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上窜。

机器的轰鸣声都充满干劲。

终于,在107毫米火箭弹的制造已经基本能够达到余宏定下的良品率,不需要他们再手把手盯着每一个环节时。

远在京城的791研究所的所长,李尚明,终于等不及了。

他早就惦记着自己这四员干将了。

每一个都是所里的顶梁柱,少一个都会让很多项目进展不畅。

他亲自打来电话,第一个就找上了林向东。

“向东啊!”

李尚明的声音听起来很是高兴。

“你们在351厂那边待的时间也不短了,圆满完成了支援任务,真是辛苦你们了啊!”

“我听说余宏那边已经没什么问题了,你们也该回来了!所里还有很多重要的项目等着你们这些骨干呢!”

“怎么样?是不是都乐疯了?在那种小破地方呆了那么久,是不是早就想念京城的大米白面,想念咱们791所先进的实验室和舒适的办公室啦?”

李尚明心里那叫一个舒畅。

这四个人当初百般不愿去那个偏僻小厂,受了那么多委屈。

现在接到回所的命令,还不得高兴得蹦起来?

回来之后,肯定一个个老老实实,叫往东不敢往西,工作效率还能不高?

他已经想象出林向东他们几个接到电话时,那种如蒙大赦感激涕零的激动场面了。

然而。

电话那头,林向东沉默了几秒钟,语气竟带着几分为难:

“李所长……感谢您的关心。”

“107火箭炮改型这边的生产,我们的确已经帮着捋顺了,但,但是……”

林向东看了看身边同样一脸急切和期盼的张工、李工和王工,深吸一口气,鼓足勇气道:

“所长,我们几个人商量了一下,想…想跟您申请,能不能……再推迟一段时间返回研究所?我们…还想跟余副厂长再多学习学习…”

“什么!”

李尚明的声音瞬间拔高八度,他以为自己听错了:

“林向东,你,你们在说什么胡话?”

这段时间以来,林向东他们在351厂虽然物质条件简陋,但精神上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亲眼见证并参与一项足以改变战争形态的新式武器从无到有,尤其是和余宏这样的妖孽一同工作,每天都能学到全新的前沿技术知识。

那种每天都能感受到自己技术突飞猛进的充实感,那种对未知技术领域探索的渴望,让他们对351厂,对余宏,产生了归属感和深深的敬佩。

特别是林向东,他隐约察觉到余宏最近几天,经常捣鼓那些70式火箭筒。

凭借其敏锐专业直觉,他能判断出,余宏很可能又在酝酿一个惊天动地的新项目!

说不定,又是一款改变战局的利器!

能参与其中,哪怕只是打打下手,对他的技术提升和未来的发展,都将是无可估量的巨大机遇!

其他人也大致明白这道理,一个个更是双眼放光,哪里还有半点想回京城的心思!

能亲身参与并见证一件大杀器在自己手中诞生,那是多少军工科研人员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耀!

然而,电话那头的李尚明,却是越听越火大。

学习?向余宏学习?

一个犯了重大技术错误,害得研究所损失几十万,差点影响整个大项目,被踢到山沟小厂改造的家伙,有什么好学的?

由于107云爆弹目前自然是保密项目,李尚明根本不认为107火箭炮改进会有多重要。

“林向东!你们几个脑子进水了是不是!胡闹!不知所谓!”

李尚明怒不可遏咆哮起来:

“你们以为你们是谁?还想挑三拣四?能让你们回来就不错了!”

“我命令你们!立刻!马上!给我收拾东西滚回京城来!一天都不许多待!”

“如果明天日落之前我见不到你们,就统统给我按违抗军令,顶撞上级处理!你们都掂量掂量后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