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念安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她太清楚那个女人的心思——
在乡下累的要死要活,不就是盼着靠高考逆天改命,能够回城?
若是没考上,想着大不了再等明年。
可万一考上了……
叶念安端起茶杯,热气模糊了她的眉眼。
李大红进监狱那事,政审绝对过不了。
到时候张晴晴拿着成绩单,却被告知“因家庭成分无法录取”,怕是能当场气晕过去吧?
那股子从云端跌进泥里的绝望,想想都觉得解气。
与此同时,红星大队的知青点里,烟囱正冒着袅袅青烟。
冷招娣系着块洗得发白的蓝布围裙,正蹲在灶台前添柴。
火光映在她脸上,把冻得发红的鼻尖烤得暖融融的。
锅里炖着红薯粥,咕嘟咕嘟冒着泡,散发出甜甜的香气。
如今是冬天,不用下地,日子一下子轻松了很多。
“冷招娣同志!冷招娣同志!!”
不远处突然传来石明辉急促的喊声。
“快出来!高考成绩来了!”
冷招娣的心猛地一跳,手里的柴火“啪嗒”掉在地上。
她赶紧在围裙上蹭了蹭沾着草木灰的手,快步迎了上去。
杨丽娟也从里屋冲了出来,头发睡得乱糟糟的,眼睛里闪着亮,又激动又期待又害怕。
冷招娣攥紧了围裙角,指节因为用力泛白,声音都带着颤:“大队长,成绩……怎么样?”
虽然现在有传言,国家正有意解除知青下乡,安排知青返程。
但现在他们还是被困在乡下,还是要干活。
唯一回城的希望就是通过高考考上大学。
如果今年不成,就要等明年了……
所以对于他们这些知青,不管活儿多忙多难,今年的高考一定会参加,努力读书!
叶念安临走之前叮嘱过冷招娣高考一定会恢复,还给她留了不少参考的书籍以及笔记,让她好好跟着上面学习,争取通过高考回城。
还有……那个人。
叶念安的大哥——叶耀。
想到叶耀,冷招娣的小脸不由得泛起一丝红晕。
他那次过来良田乡陪着叶念安一起过节,得知冷招娣打算参加恢复的高考,也给了她很多建议,将珍藏的笔记送给了冷招娣。
记录在笔记上,娟秀温婉的字迹,见字如见人,一如叶耀那无论身处于何种艰难的境地,依旧温润如玉的气质。
冷招娣似乎听到了自己心动的声音。
只是这份感情,她没有跟谁说,埋藏于心底。
叶家人太过优秀,如果不是因为污蔑下放,像自己这种人一辈子都不可能跟他们产生交集。
至少,要考上大学。
至少,要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才能让叶耀看得见自己。
就当是为了叶念安跟叶耀的情谊……
如果考不上,就太对不起他们的一番苦心了。
石明辉抖了抖手里的成绩单,哈着白气笑道:“好消息!冷招娣同志,你听好了——政治 60,语文 71,数学 72,物理 60,化学 75,总分 338!”
“杨丽娟同志,政治 40,语文 52,数学 51,物理 34,化学 57,总分234!”
338分!
听到这个分数,冷招娣仿佛雷劈般愣在原地。
好半响才回过神来。
这真的是自己考出来的分数?
连冷招娣自己都不敢相信!
这远远超出了本科线啊!
终于……
终于可以给家里人报喜。
终于没有让叶耀跟叶念安失望!
她可以回城!去到他们的身边了!
“太好了!”
杨丽娟听到自己考了234分,忍不住一蹦而起:“我考上了!我考上了!”
虽然她也知道这分数够不上本科线,顶多能上个专科。
可在这十里八乡的知青里,已经是天大地大的喜事了。
她用力抹了把冻出来的眼泪,指尖因为激动微微发颤——
终于能离开这土坷垃地了!
再也不用天不亮就下地割麦,不用在泥水里插秧,风吹日晒,过不是人的日子了!
“招娣,恭喜你,同时也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我根本考不上大学!真的太感谢你了!”
杨丽娟握住冷招娣的手,忍不住热泪盈眶,连连感谢。
其实杨丽娟一点自信都没有,是看着冷招娣那么努力读书,就跟着她一起学。
有什么问题都去问冷招娣,她也会耐心解答。
那些日子,知青点的煤油灯总是亮到后半夜,两个姑娘凑在一张破木桌上,借着微弱的光啃书本。
渐渐地,杨丽娟才稍微培养了一点点自信心。
因为同是高考的战友,杨丽娟渐渐地跟冷招娣走的越来越近,也没有去跟姜暖那群人玩了。
姜暖她们虽然说要参加高考,但每天干完活都说自己累得半死,完全没心思读书,偶尔放假直接跑出去玩了。
再看到杨丽娟跟冷招娣那么努力的样子,有时候碰上了还要冷嘲热讽几句,可把杨丽娟给气得。
以前怎么就没觉得这群人那么恶心!
冷招娣跟他们绝交是对的!
“恭喜你们二位,按照通知的分数线划分,你们跟秦云泽知青是我们良田乡考上大学的唯独三个人,其他人都落榜了。”
石明辉感慨了一句:“秦云泽知青在良田乡下乡那么多年,总算苦尽甘来,能够回城上大学了,我也为他感到高兴,也有点失落呢!”
这些年来秦云泽帮他这个大队长带着新来的下乡知青,管理知青点,调解矛盾,可以说是帮了大忙。
杨丽娟愣了愣,下意识地问:“姜暖她们也没考上吗?”
石明辉扯了扯嘴角,露出点无奈的笑:“何止没考上,分数……”
他咂咂嘴,没再说下去。
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
就只有姜暖考到了一百多分。
其他知青连一百分都没有。
也难怪,平时要下地干活,空闲时候休息都来不及,哪里还有心情读书呢?
而且这高考试卷的难度,也不是普通小学老师的考试能够相提并论的。
文理科分得清清楚楚,政治要背《人民日报》社论,数学有立体几何,物理要算加速度,化学方程式能绕晕人。
要是抱着跟乡村小学老师考试的难度心态去考试,只会摔得很惨!
杨丽娟捏着那张薄薄的成绩单,指腹一遍遍摩挲着“234”这三个数字,突然觉得分量重得能压弯手腕。
心里一阵庆幸,还好当初跟冷招娣住一个屋。
看着冷招娣干完活下工之后,一直呆在房间里刻苦读书,杨丽娟总觉得自己不能坐以待毙。
这就是所谓“氛围”的影响。
要是跟着姜暖那群人继续瞎混下去,自己肯定是考不上大学的。
尽管大家都想要离开乡下回城,但日子过得那么累,哪里还有心思读书呢?
更别提冷招娣在学习上还给了杨丽娟莫大的帮助。
能够考上大学,真的大多数都是冷招娣的功劳。
“大队长,我得赶紧去镇上!我要给家里打电话报喜!我妈要是知道了,保准能高兴得睡不着觉!”
杨丽娟声音发颤,眼泪涌了上来。
下乡这几年,她无时无刻不在想家,想城里的生活。
现在好了,她能回城了,能让妈在街坊邻居面前挺直腰杆说“我闺女考上大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