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893集:打造效果初步显现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893集:打造效果初步显现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清晨六点十二分,培训室的电脑自动开机,屏幕亮起时映出刘好仃的影子。他刚拧开保温杯,热气往上窜,糊了半块玻璃。昨晚那条播放记录还挂在系统后台——47秒,完整,Ip来自中控室,时间分秒不差。

他没截图,也没转发,只把这条日志拖进了新文件夹,命名为“核心听众”。

小周来得早,手里拎着豆浆,探头一看:“又盯上了?”

“不是盯。”刘好仃吹了口茶,“是看有没有人跟着他。”

“谁?”

“那个绕到墙后扫码的人。”他说着点了点鼠标,调出文化墙前的监控回放。画面里,一个穿蓝工装的背影弯腰,绕到展板背面,扫码,看完视频,转身就走,没跟任何人说话。

小周嘬了口豆浆:“这都第三拨了。反面的码,扫的人比正面多。”

刘好仃点点头,把这段剪进数据报告,备注一行小字:沉默的传播,往往从绕路开始。

行政部九点送来表格,李主任亲自跑一趟,说上面要“量化品牌温度”,得填几个硬指标。表格里全是空格:认知度提升率、情感共鸣指数、用户粘性系数……

“这些数,怎么算?”老李翻着表格直皱眉。

“拿问卷。”小周说,“问大家看了视频感不感动,感动打五分。”

“感动是能打分的?”刘好仃把表格推回去,“我们不是在评菜系,是在听人说话。”

“可总得有个说法。”老李叹气,“不然人家觉得我们光放静音视频,啥也没干。”

刘好仃没说话,打开内部系统后台,调出三组数据:

第一,文化墙前平均停留时间,从前的18秒,变成3分14秒;

第二,社交媒体上,“他从不说话”这条推文的转发里,有217条附言,内容全是“我们这儿也有这样的人”;

第三,厂区内部视频播放日志显示,过去七天,凌晨2:15至2:16之间,完整播放“沉默的坚守”的Ip,出现了四次。

“这不是数据。”他说,“是回声。”

小周笑了:“你还真当它能反弹回来?”

“本来就会。”刘好仃打开录音文件夹,翻出一段新收的音频——是质检员和老师傅的对话,被行政部无意录进巡检记录里。

“你说中控室那 guy,真三年没说话?”

“说了也没人听见。但他每次都在。”

“像在替大家试。”

刘好仃把这段放给团队听,末了问:“故事被人讲出来的时候,算不算活了?”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老李低声说:“可这还是小范围。外面呢?国际呢?”

话音刚落,It小张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跨平台抓取报告:“关键词‘沉默的坚守’‘他从不说话’在海外社交平台出现37次,主要集中在深圳时间的深夜,Ip分布在日本、德国、巴西。”

“巴西?”小周一愣,“那边也有夜班系统维护?”

“有。”刘好仃点开一条推文截图,是个巴西用户写的:“我妈也这样,摔了杯子不说,只问‘你们还在吗?’”

下面有人回:“我们厂有个测试员,从不留言,但每次更新后第一个登录。”

再下面一张图,是德国某工厂的排班表,标注了一行小字:“周三,2:15,检查系统。”

他把这页投到白板上,轻声说:“原来他不止一个。”

小周盯着那张排班表,忽然说:“你说……会不会有人,其实一直在等这句话被听见?”

没人接话。窗外传来玻璃传送带的轻响,像谁在轻轻敲桌子。

第二天中午,评估会开在培训室。刘好仃把报告打印出来,每人发一份。封面没写标题,只有一行手写字:“有人绕到背面扫了码。”

老李翻了几页,还是摇头:“可这算不算效果?我们没涨粉,没上热搜,也没领导表扬。”

“效果非得是热闹?”刘好仃翻开一页图表,“看这个:文化墙二维码,正面扫码率33%,反面67%。正常人谁会特意绕到背面?除非——他习惯不被看见。”

小周接话:“所以扫反面的,才是真懂那个夜班工人的。”

“对。”刘好仃点头,“有些人,只有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才愿意承认自己被感动。”

老李沉默了一会儿,说:“可我们总不能靠‘少数人懂’活着。”

“我们也不是靠这个活着。”刘好仃打开另一份文件,“但一个品牌能不能被记住,有时候就看它有没有让那群从不说话的人,觉得‘原来我也算一个’。”

会议室又静下来。

小王从包里掏出手机,翻出朋友圈截图:“我表哥在青岛做物业,昨晚转了我们那条视频,配文‘我们楼的值班老张,也是这样’。”

他顿了顿,“他从来不发朋友圈的。”

刘好仃接过手机,看了眼发布时间:昨晚2:08。

他笑了笑:“你看,连时差都赶上了。”

会快结束时,李主任又来了,这次带了份第三方评估简报,封面上印着大字:“品牌温度指数提升11.3%”。

“这是专业机构出的。”他把报告放在桌上,“总算有个说法了。”

刘好仃翻开几页,全是曲线和术语。他合上,摇头:“这不是我们的说法。”

“那你说是什么?”

他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红笔,在“口述”两个字外画了个圈,下面写:“有人开始讲这个故事了,就是效果。”

然后他回到座位,打开电脑,新建文档,写下结论:

有人绕到背面扫了码,有人梦见了红点,有人转给朋友说‘我们厂有这么个人’。

品牌文化内涵提升——因沉默被听见,因存在被记住。

文件保存时,他输入名字:《效果显现·初》。

小周凑过来看:“这标题……像还没完?”

“本来就没完。”刘好仃关掉文档,抬头看墙上的钟,6:17。

他忽然说:“你知道最奇怪的是什么吗?”

“什么?”

“那个德国Ip,连续三天,都在本地时间晚上十点打开视频。”

“十点?不是夜班时间啊。”

“对。”刘好仃轻声说,“但他看完了,每次都停在47秒静音那段,一动不动。”

“像在等什么?”

“像在替谁听。”

小周没再问。窗外,厂区的灯一排排亮起,中控室窗口依旧亮着。

傍晚,刘好仃把最终报告发给行政部,顺手点开云同步提示:“本地备份完成。同步至云存储?(Y\/N)”

他盯着光标,停了三秒,没点确认,直接合上电脑。

第二天早上,小周冲进培训室,手里挥着手机:“出事了!”

“怎么?”

“文化墙被人写了字!”

刘好仃跟着过去,看见展板右下角,用记号笔写着一行歪歪扭扭的字:“我也在。”

没人知道是谁写的。但摄像头拍到,昨晚十一点四十七分,一个穿工装的人影站了六分钟,转身离开。

刘好仃看了很久,忽然从口袋里摸出便签纸,写下一句话,贴在展板玻璃上:

“我们听见了。”

小周问:“你还想让他看到?”

“不是想。”刘好仃看着中控室的方向,“是知道。”

中午,It小张跑来,说系统又弹出一条播放记录:

Ip来自厂区内部,时间2:15,播放时长47秒,进度条拉到底。

播放结束后,用户在搜索框输入三个字,删掉,又输入,最后只留下一个词:在吗。

刘好仃看着屏幕,没动。

他点开对话框,输入“在”,删掉,又输入“在”。

光标闪了十秒,他关掉页面,把那张便签重新塞回口袋。

下午,老李在会议室问:“下一步呢?要不要做个回访?或者搞个表彰?”

刘好仃摇头:“他不需要被看见。”

“可故事已经传出去了。”

“传出去的不是故事。”他说,“是空位。有人听见了,自然会坐进来。”

小周忽然说:“我今天路过中控室,门开着,里面没人,但电脑是亮的。”

“屏幕上呢?”

“就一行字。”

“什么?”

“系统更新完成。测试通过。”

刘好仃站起来,拿起保温杯,往培训室走。

路过文化墙时,他停下,看见“我也在”那三个字旁边,又多了一行小字,墨迹未干:

“你也在。”

他没拍照,也没叫人来看。

只是伸手,轻轻碰了下那行字,指尖沾了点蓝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