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879集:合作洽谈推进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879集:合作洽谈推进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电梯门合上的瞬间,老李把密封袋递到小王手里。走廊的灯管嗡了一声,亮得有些发白。

小王低头看了眼袋子里的三块样片,编号清晰,边缘打磨整齐,像是刚从质检线上下来,又像是被谁特意挑出来、重新处理过。

“刘师傅说,这批材料出厂前做过特殊处理。”老李重复了一遍,语气平得像在报天气,“你按原计划走就行。”

小王点头,转身往技术档案室走。刚拐过弯,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群消息:【九点,三楼会议室,星曜的人到了。】

他回了个“收到”,脚步不自觉加快。阳光已经爬上楼梯转角的瓷砖缝,像一条细金线,从昨天贴的《异常信息上报通道》通知底下悄悄爬过。

九点整,会议室门推开。星曜的技术经理姓陈,穿一件深灰夹克,坐下前习惯性地把笔和本子摆成一条直线。他带来的同事负责记录,一句话没说,先打开了录音笔。

刘好仃坐在主位,手里没有文件夹,只有一张折得方正的A4纸。他没急着开场,而是等陈经理把问题清单一条条列在白板上:交付周期、成本控制、最小起订量……

“陈工,”刘好仃终于开口,“您列的这些,我们回去都能算清楚。但今天我想先问一句——你们最怕什么?”

会议室安静了一秒。

“怕什么?”陈经理笔尖顿住。

“怕系统上线那天,用户一按变色键,整块窗黑了,查来查去,最后发现是玻璃在高温下漏电,干扰了主控板。”刘好仃把那张纸展开,轻轻放在桌面上,“我们不怕说问题,就怕你们没说出来。”

陈经理盯着那张纸。上面只有一行字:“方案的核心,不是展示优势,而是解决对方没说出口的麻烦。”

他抬眼:“你们……真打算这么做?”

“第一阶段,我们免费提供十组定制样片。”刘好仃从文件夹里抽出一份简版方案,“每一片都附完整老化数据,温湿度、电压、应力变化全记录,连误差范围都标清楚。不为别的,就为了让你们的控制系统能‘睡个安稳觉’。”

陈经理的笔在本子上停了几秒,才继续记。

“误差范围?”他问,“你们不怕我们拿这个去压价?”

“怕。”刘好仃点头,“但更怕你们因为一块玻璃,整套产品延期。咱们不是在谈买卖,是在搭桥。桥没搭稳前,谁都不该先跑。”

陈经理没说话,但录音笔的红灯闪得慢了些。

会议进入第二轮,话题转到数据共享。星曜方面明显犹豫——他们不反对测试,但不愿开放系统端的数据采集权限。

“我们理解。”刘好仃打开平板,调出一张三轴模型图,“这是我们的预测框架,不是结果。温湿度、电压、应力,三个变量怎么互相影响,我们画了个路线图。你们主导测试,我们只提供样片和参数。发现问题,一起看,责任共担。”

“你们能承担系统级责任?”对方技术员抬头。

“不能。”刘好仃答得干脆,“但我们能保证,每一块样片的工艺可追溯,每一条数据的来源可验证。真出问题,不甩锅,先查自己。”

陈经理低头翻了翻记录,忽然问:“你们之前做过类似项目?”

“没有。”刘好仃说,“但我知道,新技术最怕的不是失败,而是不知道失败从哪来。我们愿意当那个‘知道从哪来’的环节。”

会议室又静了几秒。

陈经理合上本子:“我们得内部讨论一下。”

“当然。”刘好仃起身,“我们等消息。样片三天后准备好,随时可送检。”

散会后,小王在走廊追上刘好仃:“刚才为什么不提电控测试的进展?我都准备好了模拟数据。”

“太早。”刘好仃把那张写满字的A4纸折好,塞进裤兜,“他们还没准备好听‘我们有多厉害’,得先让他们相信‘我们懂他们多难’。”

老李从后面赶上,手里拎着保温杯:“我看那姓陈的,开始有点松动了。”

“一点点。”刘好仃点头,“信任不是喊出来的,是用一次一次‘说到做到’堆出来的。”

他回到办公室,翻开笔记本,在“合作洽谈”页写下这句话,笔迹沉稳。

下午两点,小王完成三组样片的预处理,拍了照发进工作群。照片里,样片表面泛着微微的蓝光,像是镀了一层看不见的膜。

老李在群里回:“这批料的夹胶层是不是加了新配方?”

小王回:“没加,是预处理时调了温控曲线,可能影响了折射。”

刘好仃没说话,只在群里发了个文档,标题是《联合测试执行清单》。

文档第一条写着:样片交付后,测试启动前,双方确认环境参数与采集设备校准状态。

第二条:所有数据原始记录由星曜方保存,我方仅保留副本用于工艺复盘。

第三条:若测试中出现异常,24小时内召开三方技术简报会,不回避问题,不预设责任。

小王看完,抬头问旁边的质检员:“这清单……是不是太客气了?”

质检员笑:“不是客气,是让人没法不信。”

傍晚六点,厂区渐渐安静。刘好仃坐在办公桌前,把星曜的参展证从文件夹里取出来,翻到背面。

那串数字还在,模糊不清,像是用圆珠笔随手写的,又被手指蹭过。

他拿出铅笔,轻轻把数字圈了起来,没打问号,也没写备注,只是圈住。

然后他把参展证放回文件夹,夹在《联合测试执行清单》的第一页。

手机响了一下。是小王发来的消息:“样片已入库,标签贴好,等通知发货。”

刘好仃回:“不急。等他们先问。”

他关掉台灯,办公室陷入半暗。窗外,最后一缕阳光卡在玻璃幕墙的接缝里,像一道未闭合的口子。

第二天上午十点,工作群弹出一条新消息。

是老李发的截图,来自星曜的官方邮箱。

邮件标题:关于联合测试阶段数据采集权限的初步建议。

正文第一句写着:“我方同意由贵司提供样片及工艺参数,测试期间采集数据由双方共同监督,原始文件加密共享。”

小王立刻回复:“他们松口了!”

老李回了个握手的表情。

刘好仃没回消息,而是打开抽屉,取出那张折好的A4纸。他把“误差范围”四个字用红笔圈了一下,然后翻开笔记本,在最新一页写下:“当别人开始问细节,说明他们已经在心里,把我们算进去了。”

中午,小王去仓库取样片准备打包。刚进门,就看见陈经理站在恒温架前,手里拿着一份打印件。

“我没通知你们吧?”小王愣住。

“我没进系统。”陈经理抬头,“我是来找老李的。听说他懂预处理工艺,想问点事。”

“问……问我师傅?”

“嗯。”陈经理把打印件递过来,“这是你们那份《执行清单》,我在第三条旁边写了点想法。你们真打算24小时内开技术会?”

“刘师傅说的,不拖。”小王接过纸,“您怎么来了?不是说要内部讨论吗?”

“讨论完了。”陈经理把笔收进夹克口袋,“我们主管说,能主动标误差的供应商,值得见一面。”

他顿了顿:“我来,是想确认一件事——你们那个‘预测模型’,能不能借我们参考一下?”

小王愣住:“您不是有录音吗?”

“录音听不清图表。”陈经理笑了笑,“而且……有些话,你们没说完。”

刘好仃接到电话时,正往茶杯里倒热水。

“星曜的人在仓库。”小王的声音有点抖,“他们想看预测模型的细节,还问能不能提前启动数据共采。”

刘好仃吹了吹茶面:“你怎么说的?”

“我说……得问您。”

“好。”刘好仃放下杯子,“告诉他们,模型可以看,但得签个简单的数据使用约定。不为防他们,是为让我们自己,别忘了边界。”

小王应了声,挂了电话。

刘好仃没动,盯着茶面上一圈圈散开的涟漪。

三分钟后,他起身,从柜子里取出一份空白协议模板。

翻到第二页,他写下标题:《技术数据共享与使用约定》。

第一条规定:本共享数据仅限用于本次联合测试的稳定性评估。

第二条写着:双方承诺不将对方工艺参数用于第三方比对或反向工程。

他写到第三条时,笔尖顿了顿,然后继续:若发现数据异常,须在48小时内通报对方,不得单方面终止测试。

写完,他合上文件夹,走向仓库。

走廊的灯还是嗡嗡响,阳光比昨天更亮一些。

他拐过转角,看见陈经理正拿着一块样片对着光看。

夹胶层在强光下显出细微的纹路,像是某种隐藏的密码。

陈经理抬头,看见刘好仃,没说话,只是把样片轻轻放回架子。

然后他问:“你们真不怕我们知道得太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