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874集:积极沟通实施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874集:积极沟通实施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把手机屏幕按灭,指尖在边框上多停了半秒。那张新视频的截图还留在相册里,玻璃碎了一地,厂标清晰得刺眼。他没再看第二眼,转身从工具柜最下层抽出一叠打印纸——是昨晚整理的F1-w3事件时间线,每一页都用红笔标出了关键节点。

“打个电话。”他说,把纸递给老李,“找《南方工业报》的陈记者,就说我们准备好了。”

小王正盯着电脑刷新评论,听见这话猛地抬头:“现在?他们刚发完‘真实画面曝光’,我们主动联系,不怕被说心虚?”

“怕。”刘好仃拧开保温杯,茶叶沉在底下,“但更怕没人听见真话。谣言跑得快,咱们得搭个站台,让人知道哪班车才是真的。”

老李已经拨通了号码,听筒里传来接通提示音。刘好仃接过手机,声音平稳:“陈记者,我是刘好仃。三年前您来厂里看过热弯线,还记得吗?……对,就是那个总爱拿玻璃敲桌子的老刘。”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我记得。你们现在这事儿,网上闹得挺凶。”

“所以才找您。”他说,“三件事:第一,F1-w3没出库;第二,视频里的裂纹不是自爆,是人为掰的;第三,我们发现一台没登记的移动设备进出过质检区,正在查。”

“您这等于自己揭短啊。”

“短不揭,迟早被人拿放大镜照。您要是愿意,随时来厂里走一圈,仓库、生产线、数据后台,您挑地方看。”

挂了电话,小王松了口气:“她答应明天上午来。”

“不是‘来’,是‘来查’。”刘好仃纠正,“咱们不搞接待,搞配合。”

老李皱眉:“万一她问起硬盘的事,怎么说?”

“实话。”刘好仃把本子翻到“响应流程”那页,“查到哪说到哪,没结论就不编。她要是问‘有没有内鬼’,我就说‘现在还不知道,但我们不会包着’。”

小王忍不住笑:“您这哪是公关,是交底。”

“对。”刘好仃点头,“咱们不是演戏的,是干活的。观众要看真东西,我们就给真东西。”

直播间的申请流程是小王十分钟内走完的。平台审核刚通过,他就转头问刘好仃:“谁出镜?”

“我。”刘好仃脱口而出。

“您?”小王愣住,“不是说让品牌部上吗?”

“品牌部谁认识?你们认识我吗?”

“认识啊。”

“那就对了。”他拍了拍工作服袖口,“穿这身的人说话,比穿西装的听着踏实。再说了,真玻璃得用真手摸,假话可不能让真工人说。”

定下来的方案很简单:不设演播厅,就在三号车间角落架一台摄像机,背景是正在做抗压测试的玻璃板。问题由网友实时提交,现场读、现场答,不删帖、不屏蔽、不预审。

彩排时,小王把镜头对准刘好仃,刚说“开始”,他就摆手:“等下。”

“怎么了?”

“椅子太高。”他换了个矮凳坐,“太高像审人,矮点才像聊天。”

调整完机位,他又让老李站到旁边:“你也得在。你说话慢,但一句是一句,像秤砣。”

老李苦笑:“我可从来没直播过。”

“谁都有第一次。”刘好仃说,“咱们又不是卖货,是还账——信任的账。”

彩排进行到“误译事件”环节,小王模拟提问:“为什么把‘安全测试’翻成‘爆炸实验’?是不是想隐瞒风险?”

刘好仃清了清嗓子,正要开口,突然停下,转头问小王:“刚才那句,你念的时候信吗?”

“不信。”

“那我答得再漂亮也没用。”他低头想了几秒,重新开口,“我们错了。这个词不该那么翻,是我们没盯住。就像做饭,盐放多了,不能说是客人嘴淡。现在改了,加了注释,也找了懂行的人重新核对。以后每条外发内容,都会由本地员工确认意思,再发。”

说完,他自己先点了点头:“这回像人话了。”

小王悄悄录了这段,回放时发现他其实在休息区对着镜子练了三遍,每次都在“盐放多了”那句停顿,像是在掂量分量。

菲律宾的视频会议定在下午三点。小陈提前半小时调试好设备,屏幕那头,代理方代表穿着衬衫,背景是办公室隔间。

“我们理解你们的担忧。”对方一开口就是标准回应,“但翻译系统是自动运行的,责任不在我们。”

刘好仃没接话,点开一个五秒的视频:工厂质检区,工人正在记录一组数据,表格标题写着“pagsusuri结果”,旁边贴着安全气囊测试的照片。

“这个‘pagsusuri’,”他问,“在你们那儿,是‘爆炸’还是‘检测’?”

对方没说话。

“我们查了词典,也问了本地同事。”刘好仃继续说,“这个词,就像‘检查身体’,没人会以为是‘开刀’。我们发的内容本意是‘做了安全测试,没问题’,结果被翻成‘做了爆炸实验’,听起来像我们在搞危险品。”

代理方代表眼神闪了闪:“这确实是误会。”

“误会能传千里。”老李接话,“现在有人拿这个当证据,说我们产品不安全,还建了群专门转发。你们觉得,这是普通消费者会干的事吗?”

屏幕那头沉默了几秒。

“我们明天开一场社区说明会。”对方终于开口,“邀请本地质检机构一起,澄清这个词的意思。”

小王注意到,对方说话时,右下角的录屏标志悄悄亮了起来。

会议结束前,小陈低声说:“他们录了。”

“录就录。”刘好仃关掉摄像头,“真东西不怕录,假东西才怕。”

陈记者第二天一早到了。她没带摄像机,只背了个双肩包,进门就问:“能随便走吗?”

“您走您的,我们干我们的。”刘好仃递上访客牌,“唯一要求:别拍正在操作的设备,安全规定。”

她点头,先去了仓库。监控回放调出来,F1-w3批次确实在架上,时间戳和服务器记录一致。她盯着看了两遍,问:“你们怎么发现视频是假的?”

“裂纹。”老李指着截图,“热弯玻璃自爆是蛛网纹,这个是锯齿边,像用钳子掰的。”

她又去了生产线,看到巡检视频里那个袖口沾灰的工人,忍不住问:“故意的?”

“不是。”刘好仃摇头,“他本来就这样。我们没让他换衣服,也没让他笑。”

下午三点,直播准时开始。画面一亮,弹幕立刻涌进来。

“真的假的?”

“演给谁看?”

刘好仃坐在矮凳上,背景是嗡嗡作响的检测仪。他没看提词器,开口就说:“我们查了记录,F1-w3这批玻璃,没出厂,没装车,一直在厂里。这是第一条。”

老李接着说:“我们在东南亚三个仓都查了,没这货。”

小王补充:“视频是假的。我们拍了真视频,带时间水印,放在主页了。”

一条弹幕跳出来:“那为什么有人拍到炸了?”

刘好仃没躲:“我们现在不知道。但我们已经查到一台没登记的移动设备进出过质检区,正在追数据来源。”

又一条:“你们工人是不是被逼着说这些?”

他笑了:“你要觉得我像被逼的,那我这演技早拿影帝了。我这人,连春晚小品都看不下去,太假。”

弹幕突然安静了一秒,接着刷出一排“哈哈哈”。

有个Id叫“玻璃心”的问:“你们到底怕不怕?”

刘好仃顿了顿:“怕。怕大家不信真话,怕坏人比我们快一步。但我们更怕什么都不做,等着别人替我们说话。”

直播进行了四十三分钟,回答了十九个问题。下线时,小王看了眼数据:“观看人数最高冲到八万,没掉线,没炸场。”

“不是我们稳。”刘好仃收起本子,“是有人愿意听。”

当晚,陈记者发了篇短评,标题就一句:“他们没请公关,只来了个老师傅。”

小王转发时加了句话:“他说的话,我都记住了。”

老李在下面回:“我记住了他怎么说话。”

刘好仃没转发,只在本子上写了一行:主动开口,不是为了赢,是为了不输。

第二天上午,菲律宾那边传来消息:说明会开了,现场播放了他们提供的视频片段,有本地质检员出面解释术语。小陈看了回放,说效果不错。

“但他们录了我们的会。”老李提醒。

“录了更好。”刘好仃正在卷那卷防爆膜,边角有点翘,他用手慢慢压平,“让他们拿去放,放得越多,真话传得越远。”

小王忽然说:“陈记者问,能不能再访一次?”

“访什么?”

“她说,想聊聊那个移动硬盘的事。”

刘好仃停下手,膜卷稳稳立在桌角,压住了那张写着“事实为基,温度为桥,速度为要”的纸条。

他没说话,只是把胶带撕下一段,重新把纸的四角都贴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