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871集:危机事件模拟分析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871集:危机事件模拟分析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小王的手机屏幕还亮着,老李的指尖在茶杯边缘转了半圈,刘好仃把笔帽按进胸前口袋,动作不快,但每个节拍都像玻璃切割线一样准。

“现在。”他说,“我们开始回答第二个问题。”

话音落下的时候,雨就砸了下来。

维修间的窗被敲得噼啪响,三人没动,像三块立在流水线旁的边角料,风再大也不晃。小王低头看手机,备忘录还停在“传播是否成规模”那一行,光标一闪一闪,像在等一个答案。

“要不,”他抬头,“咱们先试试,要是这视频再发一遍,但拍得更真呢?比如加个‘家属哭诉’,再配上救护车声音?”

老李皱眉:“谁这么缺德?”

“不是缺德不缺德的问题。”刘好仃走到白板前,拿起红笔,“是现在发一条视频,比我们十年前贴十张合格证还快。咱们查得清,可人家等不及。”

他把上一章写下的三问重新抄了一遍,字比之前大了一圈。

问题是否存在?

传播是否成势?

我们能否主导叙事?

“第一个我们答了。”他圈住第一行,“问题不存在。但第二问,我们还没算完。”

小王立刻打开手机,新建一个文档,标题打上“危机模拟库”。老李从工具箱里抽出一块平整的侧板,用记号笔在上面画了个圈,写上“视频发布”,再画箭头,分出三条线:转发、评论、热搜。

“你看,”他指着,“一条视频,要是被三个大号转,再雇点水军刷评论,两小时就能上本地热榜。”

“那要是不只一个国家呢?”小王接上,“比如菲律宾刚上,越南、印尼又冒出一模一样的?”

刘好仃看了他一眼,没说话,转身从记录本里抽出一页,上面是他们查到的出口批次信息。他把“未交付、已回收”几个字圈起来,贴在白板角落。

“现在我们知道是假的。”他说,“可别人不知道。他们只看到标,看到厂名,看到玻璃碎了一地。”

屋里安静了几秒,只有雨声压着窗框,像在试一块玻璃的承重极限。

“要不,”小王试探着,“咱们先演一遍?就当这事儿是真的,看看怎么接招。”

刘好仃点头:“演。”

三个工人,一台旧手机,一块工具箱板子,一场品牌危机推演,就这么在维修间开始了。

第一轮模拟,他们用F1-w3事件当原型:虚假视频、摆拍卖名、传播破五万。刘好仃设定条件——发布48小时内转发超十万,评论区恐慌情绪占比超七成,两个海外仓同步收到客户质询。

“这时候,”小王问,“咱们怎么办?”

“先别急着说话。”刘好仃说,“先看传播链。谁发的?有没有关联账号?评论是不是刷的?”

老李立刻扮演海外对接,掏出手机假装查后台:“账号注册三天,粉丝全是零互动,Ip地址在境外,但线路绕得蹊跷,像是故意藏。”

“那就是假火。”小王说,“咱们只要出个声明,说货没发出去,不就完了?”

“声明谁发?”刘好仃问。

“呃……公司啊。”

“可我们现在,连公司邮箱都进不去。”

小王卡住了。

“所以,”刘好仃在白板上画了个新图,“我们得先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再决定做什么。”

他画了两条轴。竖着的是“真实性”,从“纯假”到“属实”;横着的是“传播烈度”,从“零星议论”到“全网发酵”。交叉分成四块:静观区、预警区、响应区、失控区。

“F1-w3这事儿,”他把一个小纸片贴在“预警区”,“虽然假,但火得快,得准备材料,随时能说话。”

“那要是真炸了呢?”老李指着“响应区”顶角,“玻璃真出问题,客户受伤,视频直播,家属哭着要说法?”

刘好仃停了两秒,把红笔放在桌上:“那就不是修窗了,是救人。”

没人接话。雨声突然大了一阵,灯闪了一下,白板上的坐标图晃了晃,像一块应力不均的玻璃。

第二轮模拟,他们加了难度:多国同步爆发,标题升级成“中国玻璃在东南亚集体自爆”,配图是不同国家的碎玻璃现场,还有“受害者家属”出镜哭诉。

“这下麻烦了。”小王皱眉,“就算我们澄清,人家也不信。谁会信一个没名气的小厂?”

“所以得抢时间。”刘好仃说,“事实走得慢,情绪跑得快。我们得在火起来前,把证据准备好。”

他让小王扮演社交媒体管理员,测试不同回应话术的传播效果。第一条:“经核实,涉事批次未交付,视频为摆拍。”——转发少,评论多质疑。第二条:“我们已启动内部调查,承诺对每一块出厂玻璃负责。”——转发多了,但有人骂“甩锅”。第三条:“这是我们的出货记录、运输日志、回收证明,欢迎随时查。”——沉默了几分钟,小王抬头:“这条,评论区开始有人转了。”

“因为有东西看。”刘好仃说,“人不怕问题,怕遮掩。”

老李突然问:“可要是人家根本不认字呢?比如某国,他们看视频只听背景音乐,看脸,不看字?”

小王一愣:“那怎么办?拍个视频回应?”

“拍可以。”刘好仃说,“但得让懂的人说,用他们的语言,讲他们的规矩。”

他让老李模拟海外仓人员,回忆当地质检流程和客户沟通习惯。老李想起去年有个客户,非要他们用当地方言录一段质检过程,说“看得懂脸,听不懂字,心也不定”。

“所以,”刘好仃总结,“回应不是发声明,是让人安心。”

第三轮,他们设了个最极端的场景:直播炸窗。

小王在备忘录里打字,手一抖,语音输入自动跳出来一句:“要是有人炸窗直播怎么办?”

他赶紧删掉,脸有点红:“我说着玩的。”

刘好仃却没笑。他把这句话抄在白板最底下,用红圈圈住。

“玩不玩不重要。”他说,“重要的是,有人真这么干,我们有没有预案。”

他们开始分角色推演:谁第一时间发现?谁联系生产记录?谁对接海外?谁准备证据?谁说话?

刘好仃定下一条铁则:任何回应,必须同时满足“事实准确”和“有温度”。不能冷冰冰甩数据,也不能光讲情怀没证据。

“咱们是工人。”他说,“不是演员。但工人说的话,反而有人信。”

推演一直持续到深夜。灯又闪了两下,刘好仃抬头看电闸,知道是暴雨压了线路。他顺手把那卷防爆膜压在记录本下,把白板固定住。

小王伸个懒腰:“咱们演了这么多,真有人听吗?”

刘好仃收笔入袋,说:“现在没人听,是因为还没到非听不可的时候。”

老李合上工具箱侧板:“可咱们总不能每次都靠演吧?得有个章法。”

“有。”刘好仃翻开记录本,在新一页写下:

危机响应模型(初版)

判定真实性 → 查源头、验证据

评估传播烈度 → 看转发、判情绪、盯时间窗

决定是否回应 → 事实清、材料齐、有通道

选择回应方式 → 本地化、有证据、带温度

他把本子合上,贴在白板旁边。

“以后,每遇到一次风吹草动,我们就用这个筛一遍。”他说,“不是为了出风头,是为了不被人一嗓子喊倒。”

小王看着白板上的模型,忽然问:“那要是模型也跟不上呢?比如,真有人直播炸窗,镜头对着我们厂名,全国人民都看着,怎么办?”

刘好仃没立刻答。他低头整理工具包,把那枚沾过血的旧厂牌轻轻放进去,拉上拉链。

“那就。”他说,“一块一块,把真相拼出来。”

窗外雨势渐弱,云层裂开一道缝,一道斜光穿过玻璃,照在白板上“传播烈度>48小时破十万”那行字上。

小王正要把手机收起来,屏幕忽然震动。

一条推送弹了出来。

标题是:“突发!某工厂玻璃产品疑现重大质量问题,现场视频曝光。”

他点开,画面还没加载完,只看见一个黑屏,角落闪过一行字:“直播即将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