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852集:新挑战:品牌全球化知识产权保护

鞋带系到一半,手机又震了一下。

刘好仃低头看了眼屏幕,还是小陈发来的消息:“深技大那边问,参观能不能安排在下周?几个学生已经自己做了咱们产品的调研报告。”

他没回,把手机塞进工装裤兜,顺手拉了拉刚换上的劳保鞋。鞋尖那层玻璃粉还在,蹭在地砖上留下一道淡灰的痕。

他站起身,顺路拐进质检区。出口迪拜的那批镀膜板今晚就要入库,他习惯在发货前最后看一眼参数曲线。数据台还亮着,像是等人来翻旧账。

手指在屏幕上滑了几下,调出最近三个月的工艺日志。某一项热反射率的波动曲线突然跳进视线——不是故障,也不是误差,而是某种熟悉的节奏。他愣了两秒,转身从档案柜抽出一份打印资料,是上周东南亚某厂商的新品宣传册,客户顺手留下的。

屏幕和纸张并排摆着,像两块不同产地的玻璃,照着同一道光。

一个数值,一模一样。

他没说话,把宣传册翻到技术说明页,用红笔圈出那句话:“采用新型复合镀层结构,实现可见光透过率与红外阻隔率的最优平衡。”

这描述,他上个月才在内部优化会上听过。当时那个职校生站在白板前,手有点抖,但说得清楚:“如果在第二层氧化锡里掺微量镧,再控制退火时的氮氢比……应该能提三个点。”

全厂知道这个方案的不超过七个人。

刘好仃合上册子,重新登录系统,把三年来所有非标工艺的调整节点调成时间轴。一条条比对下去,冷汗没冒出来,心倒沉得稳了。三项核心技术参数,全被拆解过,重组过,换了个名字,登在别人的台面上。

他打印出对比图,刚抽出纸,风从通风口灌进来,纸角一翘。他没去按,而是从旁边工具盒里取出一块钢化样片,轻轻压住。

这一次,压的不是希望,是证据。

他锁上电脑,拨通小陈电话:“明早八点,老会议室,不许录音,只许记。”

电话那头愣了两秒:“出事了?”

“比出事严重。”他说,“有人正拿着咱们的图纸,卖别人的玻璃。”

第二天七点四十五,小陈和老赵已经在会议室等了。灯是小陈开的,他来得早,顺手擦了白板,结果发现笔槽里还躺着半截记号笔——是上次人才评估会留下的。

门推开,刘好仃拎着保温杯进来,把那张被玻璃片压过的打印纸放在会议桌中央。

“先看这个。”他指着对比图,“这不是巧合,是抄作业,还抄对了答案。”

小陈凑近一看,眉头皱起来:“这参数……怎么跟咱们上个月试的那版这么像?”

“因为就是那一版。”刘好仃说,“那个提稀土掺杂的小伙子,他的设想,现在印在别人家宣传册上。”

老赵一拍桌子:“谁泄的?hR不是查过背景吗?”

“不一定是谁说的。”刘好仃摇头,“可能是方案讨论时没关会议室门,可能是谁随手发了个朋友圈,也可能……是我们太习惯把技术当常识讲,忘了它值钱。”

空气静了两秒。

小陈低声问:“那咱们怎么办?打官司?申请国际专利?可咱们连代理律所都没有。”

“不急。”刘好仃打开白板,拿起那支旧笔,写下三行字:

“技术是玻璃的筋骨。”

“品牌是玻璃的光。”

“知识产权是玻璃的膜。”

他放下笔:“筋骨断了,玻璃就碎;光没了,玻璃就暗;膜破了,脏东西全进来。现在,咱们的膜,被人划了一道。”

老赵看着那三句话,忽然笑了:“您这比喻,比技术部ppt讲得还透。”

“不是比喻。”刘好仃说,“是事实。从今天起,所有技术创新点,先内部建档,再对外披露。任何对外技术资料,必须双人审批。小陈,你牵头,把咱们这几年的非标工艺全梳理一遍,建个‘技术资产清单’。”

小陈点头,顺手拿出手机,对着白板拍了张照,点了几下,存进一个叫“玻璃膜”的加密文件夹。

“还有,”刘好仃继续说,“咱们之前招人时接触过的法务顾问、知识产权代理,你把名单整理出来,三天内给我一份可合作机构清单。不求马上打官司,但得知道谁能帮咱们说话。”

老赵嘀咕:“可咱们是做玻璃的,不是打官司的。人家在海外注册个商标,咱们能管得着?”

“管不着也得盯。”刘好仃说,“咱们的产品已经走到迪拜、吉隆坡、雅加达。品牌走出去了,保护跟不上,等于把孩子送出门,却不教他认路。”

小陈忽然抬头:“那下周发往曼谷的那批货呢?技术参数都在出货单上,会不会……”

“已经改了。”刘好仃从包里拿出一份新打印的出货单,“我昨晚加了一行备注:‘本产品所含技术参数受企业保密协议约束,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反向工程。’”

老赵凑过去看:“这有用吗?人家根本不认识咱们公司。”

“有用。”刘好仃说,“至少表明态度。我还让技术部做了一个声明页,生成二维码,贴每箱外包装。扫码就能看到咱们的技术声明和品牌溯源。”

小陈笑了:“这招成本低,见效快,像咱们厂的作风。”

“就是厂里的作风。”刘好仃说,“咱们不玩虚的,但也不能让人白拿。”

会议结束,人陆续离开。刘好仃没走,站在窗边看了会儿车间。新来的实习生正在调试镀膜机,动作生涩但认真。他想起那个写“想去迪拜”的小伙子,听说他已经推了另一家公司的终面,就为等参观邀请。

他转身回更衣室,脱下工装,从口袋里摸出那张折得整齐的《人才储备阶段性评估表》。纸边有点磨毛了,批注密密麻麻。他翻开背面,发现还有一大片空白。

他掏出笔,写下一行字:“技术守得住,人才才留得久。”

写完,折好,重新塞回兜里。

下午三点,出货区开始装箱。刘好仃站在流水线尾端,看着每一块玻璃被贴上二维码标签。技术部的小王跑过来:“刘师傅,声明页上线了,扫码能跳转到咱们的英文版技术档案。”

“好。”他点头,“记得把更新时间标上,让人知道咱们一直在动。”

小王又问:“要不要加个举报通道?万一有人发现仿冒,能直接联系我们。”

刘好仃想了想:“加。写简单点:‘如果你看到我们的玻璃,但不是我们的玻璃,请告诉我们。’”

小王记下,笑着跑开。

刘好仃蹲下身,检查一个纸箱的封口胶带。突然,他注意到箱角贴的标签——生产批次号、重量、目的地,全都清晰,唯独“技术特性”那一栏,还是写着“高透低辐”四个字。

他站起身,快步走回办公室,翻出最新的包装规范文件,找到技术描述部分,把“高透低辐”划掉,换成:“采用自主优化镀层工艺,具备特定光谱选择性,受企业技术保护。”

他拿着修改版去找包装主管:“从下一批开始,全按这个打标签。”

主管点头:“行,我让打印室重做模板。”

刘好仃没走,站在打印机旁等。新标签打出来,他拿在手里看了会儿,又翻到背面。

空白。

他掏出笔,在背面角落写下:“这不是标准品,是作品。”

打印室的灯闪了闪,像是回应。

他把标签递给主管,转身走向车间。

路过质检台时,他顺手摸了摸刚下线的一块玻璃。

温的。

不烫,也不凉。

他没停下,继续往前走。

右手插在工装裤兜里,指尖碰到那张折好的评估表。

表的背面,那句话还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