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814集:库存成本降低实施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814集:库存成本降低实施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保温杯盖子弹开的瞬间,枸杞水顺着桌沿滴在报表边缘,晕开了一小片深褐色的印子。刘好仃没急着擦,反而盯着那圈晕染的痕迹看了两秒,忽然笑了:“这像不像咱们上个月的库存曲线?中间鼓一块,收尾收不干净。”

小陈站在门口,手里抱着一叠新打印的库存数据表,听见这话愣了一下:“刘哥,您这是……要动库存这块‘硬骨头’了?”

“骨头再硬,也得啃。”刘好仃抽出一张纸巾,慢条斯理地擦着桌面,“物流刚顺了,成本降了12%,咱们不能光顾着高兴,得趁热打铁。接下来,轮到库存‘瘦身’了。”

他站起身,把湿了半边的报表夹进文件夹,拍了拍小陈的肩:“去叫人,会议室十分钟后开会。这次,咱们不搞虚的,要的是实打实的‘减脂增肌’。”

会议室的白板还没擦干净,上一章物流优化的路线图还剩一半,刘好仃拿抹布三两下擦掉,提笔写下四个大字:清库存,控成本。

“都知道咱们玻璃这行,最怕什么?”他转过身,看着围坐一圈的团队,“不是订单少,是货堆在库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可钱就这么趴着不动。”

财务小林举手:“周转率低,资金占用大。”

“对。”刘好仃点头,“咱们的库存周转天数比行业平均多了八天。八天,够别人跑两趟货了。咱们呢?一堆玻璃板在那儿‘晒太阳’。”

有人小声嘀咕:“可生产计划摆在这儿,原材料得备着,万一客户急单呢?”

刘好仃听到了,不恼,反而笑了:“我年轻那会儿也这么想。后来在一个项目上,库存压了三个月,差点把厂子拖垮。最后怎么解决的?不是加仓,是‘倒逼’——倒逼采购、生产、销售全链条联动,按需走货。”

他顿了顿,笔尖点着白板:“咱们现在,也得来这么一回。”

会开完,数据组当晚就拉出了近半年的库存明细。第二天一早,跨部门小组在数据分析室集合,三台大屏同时亮起,密密麻麻的SKU像蚂蚁阵一样铺满。

“问题出在哪儿?”刘好仃端着新泡的茶,站在屏幕前,“别看总数,拆开看——按品类、按库龄、按区域。”

小李调出柱状图:“刘哥,您看这个——超期90天的库存里,60%集中在‘超白压花玻璃’这一类。”

“为什么是它?”刘好仃问。

“订单波动大。”小陈翻着销售记录,“上季度东南亚客户下了大单,我们备了双倍料,结果他们临时改设计,取消了三分之二。”

“所以咱们的‘预防性备货’,变成了‘自杀式囤货’。”刘好仃摇头,“预测不准,备货就乱,一乱就压,一压就亏。”

他盯着那根高高凸起的柱子,忽然问:“这类玻璃,有没有替代方案?或者,能不能拆解成小规格,卖给中小客户?”

技术组的小王眼睛一亮:“能!我们之前出过边角料切割方案,只是没推。”

“那就推。”刘好仃一拍桌子,“从今天起,所有库龄超60天的积压品,全部进入‘特供通道’——打折、拆解、组合销售,能动就动。死货,必须变活。”

措施一出,仓库立马忙了起来。叉车来回穿梭,工人拆箱、贴标、重新打包。刘好仃中午去食堂,路过仓库门口,看见老张师傅蹲在一堆玻璃板前,拿记号笔在箱子上写“清仓特惠·可定制切割”。

他走过去:“老张,您这字写得,比咱们设计部的海报还醒目。”

老张头也不抬:“那可不,我当年在厂里写标语,红布一扯,刷刷刷,全厂都认得。”

刘好仃笑出声:“那您今天这标语,也得刷出个‘爆款’来。”

三天后,第一波清仓数据出来:超期库存消化了18%,销售额虽不高,但资金回笼了三百多万。

“比预想快。”小林兴奋地汇报,“尤其是那批压花玻璃,有两家建材城直接包了整仓,说拿去当样板间背景墙。”

刘好仃点头:“积压不是东西不好,是放错了地方。好酒也怕巷子深,咱们得学会吆喝。”

但他没松劲,反而把数据组叫来:“接下来,深挖根子——为什么预测会偏?是销售报的数不准?还是生产排期太死?”

分析再深入,问题浮出水面:销售前端为了“保业绩”,往往高报需求;生产后端为了“保效率”,喜欢批量生产;采购中间为了“省单价”,倾向大批进货。三方各自为政,结果就是——谁都对,全错了。

“得打通。”刘好仃在本子上画了个三角,“销售、生产、采购,必须坐一张桌上说话。”

他亲自牵头,组织三方碰头会。一开始,谁都不服谁。

“我们按客户意向报的,谁能想到他们变卦?”销售主管摊手。

“生产线一开就是八小时,小单子根本排不上。”生产组长皱眉。

“小批量进货,单价贵30%,这成本谁扛?”采购主管摇头。

刘好仃听着,不打断,等他们吵完,才慢悠悠开口:“我问你们,咱们厂最贵的是什么?”

没人答。

“是时间。”他说,“客户等不了,资金转不动,市场变个脸,咱们这一堆玻璃,就得砸手里。你们各自省的那点成本,加起来,够买几个新客户?”

会议室安静下来。

他继续说:“从下周起,实行‘滚动预测 动态调整’。销售每周更新需求,生产按周排产,采购按需进货。不是不让备货,是备得聪明。”

有人问:“那紧急订单怎么办?”

“有预案。”刘好仃早有准备,“设立‘快速响应池’,留10%的安全库存,专供急单。但用一次,就得复盘一次——为什么没预判到?”

制度落地,最难的是执行。头两天,采购部还是按老习惯下了大单。

刘好仃看见订单,没发火,直接走到采购主管工位前,把单子轻轻放桌上:“老李,这单货,要是客户临时改主意,咱们能退吗?”

老李苦笑:“退不了,供应商说‘定制品不退换’。”

“那咱们的钱,就得在库里躺三个月。”刘好仃坐下来,“你算过没有,这三个月,利息、仓储、折旧,加起来,比单价省的那点钱,多出两倍。”

老李沉默,低头改单。

一周后,采购订单量下降27%,但缺货率没升反降。

“神奇吧?”刘好仃在例会上笑,“不是货越多越保险,是流转越快越安全。”

他话音刚落,手机震了一下。是供应商老周发来的消息:“刘哥,听说你们现在按周下单?我们那边仓库也快满了,要不……咱们试试‘随用随送’?你们下订单,我们安排车,当天送到。”

刘好仃看完,没回,把手机转向团队:“听听,供应商都比咱们灵光。人家都准备‘送货上门’了,咱们还抱着‘囤货过冬’的老黄历?”

会议室里哄笑起来。

他正要说话,监控屏突然跳出一条预警:A区成品库,今日出库量异常偏低。

小陈凑近看:“奇怪,销售没报缺单啊。”

刘好仃起身,大步走向仓库。

阳光斜照进高大的库房,尘埃在光柱里浮游。一排排货架整齐排列,但最里面那几列,玻璃箱堆得密不透风,标签上的日期早已泛黄。

他走过去,伸手摸了摸最底层的一个箱子,指尖沾了层薄灰。

“这儿的货,多久没动了?”他问仓库主管。

“大概……三个多月了。”主管低头看系统,“是那批2.5mm的镀膜玻璃,原计划发欧洲,后来客户换了规格。”

刘好仃没说话,掏出手机,打开计算器,飞快敲出几个数字。

然后,他抬头,目光扫过整个库区,忽然笑了:“三个多月,占着三百平仓库,每天光租金就得八百。三百天,就是二十四万。”

他顿了顿,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咱们厂去年,净利润是多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