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799集:国际传播渠道分析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799集:国际传播渠道分析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把凉透的咖啡杯搁在窗台上,玻璃映出他半张脸,皱纹像釉面裂纹,细密却不碍事。阳光斜切进办公室,照在白板上“信”与“名”之间的那条线,像一道尚未凝固的焊缝。

他没再说话,只是拿起记号笔,在“名”的外圈画了个不规则的多边形,边缘歪歪扭扭,像块手工裁的玻璃。

“咱们得搞清楚——”他转过身,“别人用什么看世界。”

小陈刚记完笔记,笔尖一顿:“您是说,不同地方的人,刷手机都不一样?”

“不止。”刘好仃点了点白板,“有人靠熟人一句话下单,有人非得看第三方测评报告,还有人连广告都懒得点开。咱们要是还只会发公众号、贴官网新闻,等于在沙漠里放广播。”

阿米尔摘下耳机,难得没听歌:“那岂不是得学会十八种语言?”

“不是语言。”刘好仃笑了,“是频道。比如中东客户,LinkedIn上聊两句不如斋月期间一条祝福短信来得实在;东南亚年轻人刷tiktok能看半小时玻璃切割视频,欧美工程师却更愿意下载咱们的pdF技术白皮书。”

尤哈挠头:“所以咱们得……一人分饰八角?”

“不。”刘好仃把笔放下,“是分工。现在,咱们就干一件事——摸清这些‘频道’到底长什么样。”

他拉开抽屉,没拿咖啡,而是取出一个旧U盘,标签纸手写着“海外客户联络记录2018”。插进电脑,文件夹弹出来,密密麻麻全是Excel表格和扫描件。

“先分三组。”他调出名单,“小陈,你跟阿米尔负责欧美市场,重点查行业媒体、专业论坛、b2b平台的数据偏好;尤哈,你带两个新人,盯住东南亚和非洲的社媒生态,tiktok、whatsApp群、本地网红合作案例都挖一挖;第三组,我亲自带,主攻中东和南亚,特别是宗教节日、家族网络这些软性传播路径。”

小陈举手:“可咱们没人真做过海外传播啊,资料万一拿不准……”

刘好仃点头:“我刚想起来,厂里老李的儿子,前年还在迪拜一家英文报纸做编辑,后来转行做数字营销了。回头我让他爸牵个线,问问能不能请他抽空聊聊。”

话音刚落,阿米尔就记在本子上,还画了个小灯泡。

“行。”刘好仃拍板,“三天后,会议室交初步报告。别整花里胡哨的ppt,就一条:每个地区,客户是通过什么‘听见’我们的?”

散会后,阳光挪到了白板边缘,那条焊缝似的线被光影拉长,像通往未知的轨道。

三天后,会议室桌面上堆满了打印纸和手机支架。

小陈第一个汇报,投影里跳出几张欧美建筑期刊的截图。“德国《Architectural Review》每期都有材料专栏,咱们这类工业玻璃,他们偏爱带测试数据的长文。美国那边,LinkedIn上几个建筑师KoL经常转发供应商的技术贴,但必须有第三方认证背书。”

阿米尔补充:“我们还发现,北欧客户特别看重可持续报告。要是咱们能出一份碳足迹测算,比打折都管用。”

刘好仃点头:“所以那边是‘信数据’。”

轮到尤哈,他点开一段视频——印尼街头小贩用手机直播卖货,背景音是欢快的电子舞曲。“这边不一样,tiktok上‘工厂日常’类内容爆火。有个越南玻璃厂,拍工人吹制过程,配个‘ASmR’标签,单条播放量两百万。”

他翻页:“非洲更直接,whatsApp群才是主战场。南非张工所在的采购联盟,三十多个群,每天发报价、比样品,谁响应快、态度好,谁就接单。”

刘好仃若有所思:“所以是‘信熟人’‘信速度’。”

最后一组,刘好仃自己上阵。他放出几张阿拉伯语网页截图,又调出一份斋月期间的品牌合作案例。“中东这边,LinkedIn也有用,但真正起作用的是‘家族推荐’。利雅得王工能信任咱们,一半因为技术,一半因为她表弟在阿布扎比用过我们的产品。”

他顿了顿:“而且,斋月、开斋节前后,所有商业沟通都会放缓,但祝福和人情往来反而密集。这时候发技术邮件没人看,发一条定制贺卡,可能比全年广告都有效。”

小陈听得入神:“所以咱们得……在开斋节送祝福?”

“不止。”刘好仃摇头,“是理解他们的节奏。就像玻璃退火,温度得慢慢降,急了就裂。”

阿米尔突然举手:“我发现一个问题——咱们现在掌握的渠道,几乎没有重合的。欧美要报告,东南亚要短视频,中东要人情,非洲要即时响应……咱们一套人马,真能同时玩转这么多玩法吗?”

没人接话。

尤哈翻着手里的数据表,眉头越皱越紧:“而且有些信息,根本查不到。比如孟加拉国,本地社媒平台用的是孟加拉语,翻译软件一转,意思全偏。我们问了一个客户,他说他们最信‘行业茶会’——就是一群采购商每周去茶馆聊天,谁家产品好,当场传开。可这种事,哪有记录?”

小陈也点头:“德国那份期刊,我们想投广告,人家要求ISo认证文件 三年无投诉证明,还得有德语撰稿。咱们现有的材料,连门槛都够不着。”

会议室安静下来。

刘好仃没急着说话,而是走到白板前,把之前画的多边形擦掉,重新画了三块区域:一块标着“高门槛高信任”,一块写着“快传播广覆盖”,最后一块是“深关系慢渗透”。

“咱们现在的问题不是没渠道。”他指着图,“是每个渠道背后,都有一套规则、语言、节奏。咱们要是硬上,就像拿普通玻璃去挡防弹玻璃的标——看着像,一撞就碎。”

阿米尔低声说:“所以创新难,不是想不到,是落地太复杂。”

刘好仃点头:“就像咱们做定制玻璃,客户需求五花八门,可最终还得靠生产线一条条实现。传播也一样——想法可以天马行空,执行必须脚踏实地。”

他转身面对大家:“现在,咱们要做的,不是立刻开账号、拍视频、发邮件。而是先回答一个问题——以咱们现有的资源和能力,哪些渠道,是咱们跳一跳,够得着的?”

小陈翻着笔记:“我觉得东南亚社媒可以先试。拍点车间日常,不露脸,只拍玻璃成型的过程,加点轻音乐,成本低,还能测试反馈。”

尤哈立刻接话:“我认识一个深圳的跨境mcN,专门帮工厂做海外短视频,要不要聊聊?”

阿米尔却摇头:“可咱们真要拍,谁来剪?谁来写文案?谁来盯评论?这些活,现在都得咱们自己人干。”

刘好仃听着,没打断。

窗外,一片云飘过,阳光忽明忽暗,照在白板上那三块区域,像三块不同透光率的玻璃。

“所以结论是什么?”尤哈问。

刘好仃拿起笔,在三块区域中间画了个圈:“咱们现在看清了——国际传播渠道,确实五花八门,创新难度也大。但正因为难,才不能乱冲。”

他写下一行字:“先摸清规则,再选准入口。”

小陈忽然抬头:“刘师傅,您说……咱们能不能先借别人的船出海?”

“怎么说?”

“比如,让客户帮我们发声。”小陈眼睛亮了,“南非张工愿意推荐,利雅得王工要写论文,这些不都是现成的传播内容?咱们只要把他们的声音,放大一点,传远一点,不就行了?”

会议室一静。

阿米尔猛地坐直:“对啊!咱们总想着自己发声,可最有说服力的,其实是客户的故事。”

刘好仃看着白板,没笑,也没点头,只是轻轻用笔尖点了点“客户”两个字。

尤哈迫不及待:“那咱们是不是可以做个‘客户见证’系列?视频、图文、案例集,全做出来,再按不同地区‘投喂’给他们爱看的渠道?”

刘好仃终于开口:“可怎么让客户愿意说?说啥?说给谁听?”

空气又凝住了一瞬。

小陈忽然想起什么:“上次回访,迪拜客户提到他女儿要来实习……他说,是因为‘你们记得我提过一句孩子想学工程’。”

阿米尔接上:“利雅得王工也说过,‘你们不是只卖玻璃,是懂我的设计痛点’。”

刘好仃缓缓写下三个词:

“被记得。”

“被理解。”

“被支持。”

他抬头:“所以问题不是咱们怎么传播,而是——咱们做了什么,值得别人替我们说话?”

他合上笔帽,轻轻放在桌角。

会议室没人说话,只有空调低鸣,像玻璃窑炉里缓缓流动的熔液。

小陈低头翻着客户回访记录,尤哈盯着白板上的“客户见证”,阿米尔默默打开手机,点进公司邮箱草稿箱,里面躺着几封写了又删的海外推广信。

刘好仃走到窗边,阳光落在他手背上,像一层温热的镀膜。

他忽然说:“明天,把所有客户感谢信、推荐语、回访原话,全整理出来。”

“按国家,按项目,按他们说的原话。”

“别改,别润色。”

“就看他们是怎么形容我们的。”

他转身,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

“然后咱们再决定——”

他顿了顿,声音很轻,却像玻璃敲击般清脆。

“该往哪个频道,传哪句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