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89集:新目标再次设定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89集:新目标再次设定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阳光透过会议室的玻璃窗洒进来,照在桌面上那份崭新的ppt封面上——“未来三年产品创新方向展望”。刘好仃坐在会议桌一头,手里握着一支激光笔,眼神扫过一圈坐得整整齐齐的团队成员。

“大家都知道,咱们这阵子干得不错。”他语气轻松,嘴角带着笑意,“订单稳了、售后体系也搭起来了,客户满意度上去了。可你们也知道,这市场就像跑步机,你要是不往前跑,就只能被甩下去。”

小李坐在第二排,手里还拿着刚泡好的枸杞菊花茶,闻言忍不住笑出声:“刘哥,您这话说得跟鸡汤似的。”

“鸡汤也有营养嘛。”刘好仃笑着回了一句,随即正色道,“接下来,我们要做点不一样的。”

屏幕上一页页翻动,展示的是当前市场上主流玻璃产品的技术参数、用户反馈以及行业趋势分析。最后一页定格在一个词上:创新。

“我们不能一直靠现有的几款产品打天下。”刘好仃指着屏幕说,“现在国际市场稳固了,正是时候把目光放长远一点,看看有没有什么新东西可以搞出来。”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有人低声嘟囔:“搞新品?那不是要重新投入研发?”

“是啊,研发周期长不说,万一失败了怎么办?”另一个声音附和。

刘好仃没急着回应,而是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写下几个数字:“去年,全球智能玻璃市场规模突破了两百亿美金。今年预计增长超过百分之十五。而咱们目前的产品线,在这块几乎是空白。”

他转身看着众人:“你们觉得,我们还要继续守着老产品吗?”

没人说话,但气氛明显变得认真起来。

“我知道大家担心什么。”刘好仃语气缓和了些,“怕资源不够,怕影响现有业务,怕研发投入打水漂。这些我都理解。”

他顿了顿,换了个轻松的语调:“不过你们有没有想过,当年我们连国际物流都搞不定的时候,谁会想到今天能在迪拜建起服务中心?当初连个像样的售后队伍都没有,现在不也能做到24小时响应?”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笑声,气氛缓和了不少。

“所以,”刘好仃笑了笑,“别怕挑战。这次我保证,不会让研发拖累现有业务,也不会让大家单枪匹马去闯。咱们一起,慢慢来。”

小李举手:“那……具体打算做什么方向的新品?”

刘好仃点点头,按下遥控器,屏幕上出现一份厚厚的行业前沿技术报告。

“这份报告是我这段时间整理的。”他说,“里面提到了几种可能的技术方向,比如电致变色玻璃、自清洁涂层、还有更节能的中空结构设计。”

他指着其中一页:“尤其是这个电致变色玻璃,能根据光线自动调节透明度,非常适合用在高端建筑幕墙和汽车天窗上。虽然目前成本高,但市场潜力巨大。”

“听起来挺高科技的。”有人嘀咕,“但我们有这方面的技术储备吗?”

“没有。”刘好仃坦然承认,“但我们可以学。先收集资料,请教专家,再组织内部研讨。只要方向对了,总能一步步走通。”

“那研发周期呢?”又有人问。

“初步估计,至少需要一年半到两年。”刘好仃如实回答,“但我们会分阶段推进,第一阶段先做材料测试和技术验证,第二阶段才真正进入产品开发。”

他环视全场:“所以,这不是一场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我们要做的,是先把路铺好。”

会议室里沉默了几秒,然后小李率先鼓起掌来:“行吧,刘哥,我支持你!”

掌声渐渐响亮起来,像是春天的第一场雨,轻柔却坚定地落在每个人心头。

几天后,研发筹备工作正式启动。小李负责资料搜集,一位之前参加过海外培训的老员工负责联系业内专家,几位年轻工程师则开始着手整理国内外相关专利和技术论文。

某天下午,刘好仃接到了一个电话。

“刘总,我是张教授。”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关于你们想研究的那个新型纳米涂层,我这边倒是有篇最新的论文,可以发给你参考。”

“太好了!”刘好仃精神一振,“谢谢您,张教授。”

“另外,”张教授顿了一下,“我听说国外有家初创公司在尝试一种复合型光催化材料,据说效果不错,但还没量产。你们要是感兴趣,我可以帮忙牵个线。”

“当然感兴趣!”刘好仃毫不犹豫地说,“您什么时候方便,咱们约个时间聊聊?”

挂掉电话后,刘好仃站在窗边,望着厂区内忙碌的身影,心里踏实了许多。

他知道,这条路不容易,但他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几天后的深夜,刘好仃还在办公室加班。桌上摊开的是一份初步的研发计划草案,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时间节点、预算分配和阶段性目标。

他拿起笔,在“不可预见因素应对资金”那一栏写下了一个数字,然后轻轻合上文件夹。

“该做的准备都做了。”他自言自语,“剩下的,就是一步步走下去。”

窗外夜色深沉,厂房里的灯光依旧明亮如昼。风吹过厂区的绿化带,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这支即将启程的队伍加油鼓劲。

第二天早上,刘好仃召集核心成员开了个小会。

“大家辛苦了。”他说,“这段时间大家都很努力,资料收集成效不错,专家那边也有了初步反馈。”

他翻开笔记本,指着一张表格:“接下来,我们要分三个小组同步推进:一组负责材料测试,二组做技术可行性评估,三组开始对接供应链和生产部门。”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众人:“有问题吗?”

没有人摇头,也没有人皱眉,反而一个个神情专注,像是已经准备好迎接这场新的战役。

“很好。”刘好仃露出笑容,“那就从下周开始,正式进入第一阶段。”

散会后,小李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感慨:“没想到有一天,我们还能玩这么高科技的东西。”

“怎么,害怕了?”刘好仃笑着看他。

“哪敢啊。”小李咧嘴一笑,“我只是突然发现,咱们好像真的越来越像一家‘现代企业’了。”

刘好仃听了,也笑了。

他望向窗外,阳光正好,照在玻璃幕墙上反射出一片晶莹的光斑。那一刻,他忽然想起自己刚进厂时,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一线工人,每天重复着搬运、切割、打磨的工作。

而现在,他们正在规划一款可能改变行业的新产品。

“你说得没错。”他轻声说,“我们也该有点不一样的样子了。”

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一丝清凉,也带来了新的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