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776集:管理方案周密制定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776集:管理方案周密制定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会议室的灯还亮着,白板上那个被红笔狠狠圈出的南美洲区域,在晨光斜照下显得格外刺眼。昨晚散会前,没人说话,只有小陈默默把打印的邮件折成纸飞机,扔进了垃圾桶——结果卡在了桶口,像一只折翼的信鸽。

刘好仃来得比平时早。他没开灯,只拉开窗帘一角,让光线慢慢爬进屋子。桌上的文件摊了一片,全是昨天整理的风险汇总,颜色标记像打翻的调色盘。他坐下,从抽屉里取出一支新笔,笔帽一按,发出清脆的“咔”声,仿佛在给这间安静的屋子按下启动键。

人陆续来了。

阿米尔拎着早餐袋,边走边啃包子,油纸沾在嘴角。“刘师傅,我昨晚梦见海关官员拿着放大镜查咱们玻璃的钠钙比例,说超标一分就得罚我扫大街。”

“扫大街也比被税扫了强。”小陈接过豆浆,吸了一口,“南美那边真要加税,咱们报价得涨,客户跑了怎么办?”

尤哈推门进来时,手里抱着一台旧笔记本,外壳贴着一张泛黄的便利贴,写着“风险模型草稿v0.1”。“我在想,”他把电脑放桌上,“与其等客户跑,不如先把应对方案做出来——现在就开始。”

刘好仃点点头,起身走到白板前,拿湿布擦掉那个刺眼的红圈,又在空白处写下三个字:管!方!案!

“不是等风来,是造伞。”他说,“今天,咱们不汇总风险,不列问题,只干一件事——给这些‘不定时炸弹’装个报警器,再配个消防队。”

气氛一下子变了。紧绷,但不再慌。

“我有个担心。”阿米尔举手,“咱们列再多预案,万一压根没料到呢?比如昨天那个税,连当地商会都没提一句。”

“所以方案不能死。”刘好仃在“方案”底下画了个齿轮,“得能转,能调。预警机制是眼睛,应急预案是手脚——看见火,立刻动。”

“可这‘眼睛’该往哪儿看?”小陈挠头,“咱们又没卫星,也没内线。”

尤哈翻出电脑里的资料:“我查了,有些国际组织会发布政策变动预警,比如wto的贸易监测报告,还有世界银行的国别风险简报。虽然慢点,但至少是官方口径。”

“公开信息是主粮,”刘好仃接过话,“但想吃得好,还得加点‘私房菜’——比如行业群、海外代理的闲聊、客户随口一句‘我们那边最近查得严’,都是信号。”

“那模型呢?”阿米尔问,“怎么判断什么时候该拉警报?”

“简单点。”刘好仃拿起笔,在白板上画了个坐标轴,“横轴是发生概率,纵轴是影响程度。哪个点往右上角跑,咱们就优先盯。”

小陈眼睛一亮:“那南美加税这事,影响大、概率中等,算个黄灯?”

“对。黄灯不停车,但脚得悬在刹车上。”刘好仃笑,“等变红灯,就晚了。”

讨论渐渐热起来。

有人提议设个“风险值日生”,每天轮一个人盯海外新闻;有人建议建个共享文档,随时更新动态;还有人说,干脆在客户合同里加个“政策变动调价条款”,把风险分摊出去。

“都好。”刘好仃一条条记下,“但得有人统筹,不然就成了‘人人都管,其实没人管’。”

“要不成立个‘风险应对小组’?”尤哈说,“咱们几个加上质检、外贸的同事,定期开会。”

“行。”刘好仃在本子上写下“小组架构”,又补了一句,“但别搞成形式主义。会议不求多,求准。信息不求全,求快。”

阿米尔忽然皱眉:“可这些事,会不会占太多时间?生产任务还堆着呢。”

“问得好。”刘好仃放下笔,“咱们不是要搞‘第二职业’,而是把风险当成生产的一部分。就像你们做玻璃前要调炉温,现在,也得调‘风险温度’。”

“那成本呢?”小陈小声问,“请咨询公司、买数据服务,厂里批吗?”

刘好仃早有准备。他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纸,上面是昨晚做的初步预算。“别一上来就花钱。先用免费资源,比如政府外贸平台、行业协会信息。等我们跑通流程,再申请专项支持。”

“说白了,先‘蹭网’,再‘自建站’。”阿米尔笑出声。

“聪明。”刘好仃也笑,“咱们厂虽小,但脑子不能小。”

中午没人走。盒饭摆在会议桌上,边吃边聊。刘好仃把方案框架理成几块:风险监测、预警分级、应急响应、资源调配、复盘机制。

“监测靠眼,预警靠脑,响应靠手,调配靠心,复盘靠嘴——得多说多聊。”他打了个比方,“就像咱们车间的流水线,哪一环卡了,整条线都得停。”

尤哈负责细化预警模型,小陈牵头应急响应流程,阿米尔琢磨资源调配表。刘好仃则把大家的想法串成一份完整的方案文档,标题写得朴实:《品牌全球化风险管理工作方案(初稿)》。

下午三点,方案基本成型。

刘好仃让大家先别急着提意见,而是从头到尾读一遍,像客户审合同那样挑刺。

“我觉得预警分级可以再细点。”小陈指着文档,“现在是红黄绿,但黄灯里也有‘浅黄’和‘深黄’,要不要再分个‘橙’?”

“好建议。”刘好仃记下,“橙灯代表‘准备行动’,红灯才是‘立即行动’。”

“应急预案里,”尤哈翻到一页,“不同风险的负责人得明确。比如汇率波动,是财务牵头;政策变动,是外贸和法务联动。”

“对,责任到人,不然一出事就互相看。”刘好仃补充,“还得有备选人,万一主责请假呢?”

阿米尔突然举手:“我有个想法——能不能做个‘风险沙盘’?定期模拟突发情况,比如‘某国突然加税20%’,看我们怎么反应。”

“妙!”刘好仃一拍桌子,“实战演练,比开会强十倍。”

方案越磨越亮。

五点整,所有人围坐一圈,刘好仃把最终版投影到墙上。

“各位,”他声音不高,但字字清晰,“这不是一份用来交差的文件,而是一张‘出海地图’。上面标着暗礁、风暴、浅滩,但也标着航线、补给点、避风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张脸。

“咱们不是专家,但咱们有经验、有责任心、有彼此。只要这张方案落地,哪怕风再大,咱们也能知道往哪儿转舵。”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然后,掌声响了起来。

“方案通过。”刘好仃合上电脑,“明天开始,分头行动。”

“等等。”尤哈忽然开口,“我们怎么知道方案有没有用?”

刘好仃笑了。他拿起笔,在方案最后一页加了一行小字:“每季度复盘一次,根据实际反馈调整策略。”

“靠数据说话。”他说,“不是我说好就好,是市场说了算。”

散会后,天已擦黑。

刘好仃最后一个走。他关灯前,回头看了一眼球磨得发亮的白板,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字,像一片星图。

他没锁门。

他知道,明天一早,一定有人会提前来,把新发现的风险写上去。

就像种树的人,不急着看它长多高,只关心今天有没有浇水。

他走出办公楼,夜风拂面。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小陈发来的消息:“刘师傅,我把‘风险值日生’排班表做好了,您看下?”

他低头回复:“发群里,大家提意见。别搞‘一言堂’。”

刚点发送,抬头看见厂门口那盏老路灯,灯罩裂了条缝,光晕歪歪地洒在水泥地上,像一道不完美的微笑。

他笑了笑,把手机放回口袋。

脚步声在空旷的厂区回响,渐行渐远。

路灯下,一张打印纸被风卷起,一角写着“应急预案·版本1.0”,轻轻贴在玻璃车间的门框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