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756集:新挑战:品牌全球化产品创新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756集:新挑战:品牌全球化产品创新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清晨的会议室,窗边那盆绿萝的叶子正托着一滴将落未落的水珠。空调吹出的风刚好拂过,水珠轻轻一颤,滑下来,砸在刘好仃刚翻开的笔记本上,洇开一小圈墨迹。他没擦,只是笑了笑,用笔尖在那圈水痕外画了个圈,像在给某种信号打标记。

桌上的三台笔记本电脑已经亮起,屏幕映着昨晚整理到凌晨的各国需求汇总表。小林的屏幕上还留着一张迪拜某栋高楼的夜景图,玻璃幕墙像被星光缝了一层边;小陈的文档标题写着“巴西紫光心理效应与材料可行性初探”;小王的图表则密密麻麻标注着德国客户对U值的极限要求,连误差范围都用红框圈了出来。

刘好仃清了清嗓子,把保温杯放在笔记本旁边——今天换成了枸杞菊花茶,说是“清肝明目,适合想大事”。

“昨晚我睡了四个小时,”他开门见山,“梦里全是玻璃在说话。”

小林一愣:“说什么?”

“越南的说:‘我想变脸,但别太高科技,我怕不会用。’”他模仿着口吻,“巴西的说:‘我挡的不是太阳,是心里那点怕。’德国的最直接:‘你要是敢虚标数据,我就告到你厂子改名。’”

会议室一静,随即笑成一片。

刘好仃也笑,但眼神没松:“我们听了一圈,记了一堆,现在该干点更难的事了。”

他站起身,从投影幕布后拿出一张大纸,贴在白板上。那是一张手绘的世界地图,线条歪歪扭扭,像小学生美术作业,但上面密密麻麻贴满了彩色小纸条,每张都写着一句话:

“越南:老房子要新玻璃,但别太贵。”

“巴西:紫色能让人安心,哪怕科学说没用。”

“德国:节能数据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阿联酋:挡住沙尘,但留下星光。”

……

“这不是地图,”他说,“是产品愿望清单。”

小陈盯着那句“留下星光”,轻声问:“我们真要为一句诗做玻璃?”

“不是为诗,”刘好仃摇头,“是为那个写下这句话的人。他住沙漠,每天睁眼就是风沙,但他还想着星光。这种人,不会轻易换品牌。”

他顿了顿,声音沉下来:“所以,从今天起,我们不再只是听需求。我们要开始造需求能住进去的产品。”

空气忽然安静。

小林迟疑地开口:“可我们现在的玻璃,还是标准款为主。变色、调光、防辐射,都是选配模块。要满足这么多国家的不同‘心事’,是不是……得重新设计底层?”

“没错。”刘好仃点头,“就像你家厨房,不能只有一把菜刀,得有削皮刀、水果刀、剁骨刀。我们的产品线,也得从‘一把刀走天下’,变成‘刀架齐全,随心配’。”

小王推了推眼镜:“问题是,我们没做过这种定制化研发。材料、工艺、测试标准,全得重新搭。”

“那就搭。”刘好仃语气轻松得像在说“那就吃饭”,“我们厂干了三十年,最不缺的就是从零开始的勇气。当年连钢化炉都是自己焊的,现在怕个材料创新?”

他走到地图前,拿起一支红笔,在几个国家上画了圈:“越南要的是‘聪明但不复杂’,巴西要的是‘心理安全感’,德国要的是‘数据诚实’,阿联酋要的是‘诗意功能’——这些都不是单一技术能解决的。我们要做的,不是改玻璃,是重新定义玻璃。”

小陈苦笑:“听起来像要发明一种会读心的玻璃。”

“差不多。”刘好仃笑,“它不用读心,但它得懂人。比如,同样是调光,越南人可能希望早上自动变透,晚上自动磨砂;巴西人可能希望玻璃带点紫晕,不是为了功能,是为了‘看着舒服’;德国人呢?他们希望玻璃能自报家门:‘我今天的隔热效率是91.3%,误差±0.2%。’”

小林忽然举手:“那……我们是不是该分方向?比如,功能型、情绪型、数据型?”

“好主意。”刘好仃立刻撕下三张便利贴,分别写上“功能派”“情绪派”“数据派”,贴在白板三侧,“你们每人领一个方向,先别急着画图纸,先想想:如果玻璃是个性格,它该是什么人?”

小王皱眉:“玻璃……有性格?”

“当然。”刘好仃一本正经,“功能派的玻璃,是贴心管家,默默干活,从不抢戏;情绪派的,是知心朋友,懂你的不安,给你安全感;数据派的,是较真教授,每个数字都经得起法庭质证。”

会议室又笑起来。

小林边笑边记:“那……功能派主打实用、易用、耐用?”

“对。”刘好仃点头,“比如越南市场,老房子改造,安装条件差,那我们的玻璃就得‘傻瓜式安装’,像拼积木一样,咔哒一扣就稳。”

小陈接话:“情绪派呢?是不是得在色彩、光影上做文章?比如巴西,我们能不能做出一种‘心理滤光层’,不是为了节能,是为了让人看了心里安静?”

“可以。”刘好仃眼睛亮了,“实验室不是有项未商用的紫光嵌入技术吗?我们可以试试把它做成‘情绪涂层’,不强调科学依据,只说‘很多人反馈,用了之后睡眠变好’——这不是忽悠,是真实体验。”

小王冷静地补充:“但得有数据支撑。哪怕只是用户反馈统计,也得公开透明。”

“当然。”刘好仃竖起大拇指,“数据派就得这么较真。你们想想,如果我们的玻璃能自动生成一份‘健康报告’:今天阻挡了多少紫外线,节能多少度电,相当于种了几棵树——德国人会爱上这个功能。”

小林忽然问:“那如果一个客户既要功能,又要情绪,还要数据呢?”

“那就给他‘混搭款’。”刘好仃摊手,“模块化设计,像手机App,想装哪个装哪个。高端市场,就卖‘全功能套装’。”

他转身在白板中央写下四个大字:

玻璃有灵。

“不是真有灵魂,”他解释,“是设计有温度。我们以前做玻璃,想着怎么让它更硬、更透、更节能。现在得想:怎么让它更懂人。”

小陈低头翻笔记,忽然抬头:“可问题是,这些创新,成本会不会太高?”

“会。”刘好仃坦然,“但别忘了,越南人愿意为‘白天通透晚上私密’多付15%;巴西人愿意为‘安心感’买单;德国人愿意为‘真实数据’付溢价。市场不是不花钱,是只愿为‘值得’花钱。”

小王点头:“那我们得算清楚,哪些创新是‘必选项’,哪些是‘加分项’。”

“对。”刘好仃拿起笔,在地图上画出几条连接线,“我们先从三个试点国家入手,做小批量定制。越南推‘易装调光款’,巴西推‘紫安心款’,德国推‘数据透明款’。成功了,再复制到其他市场。”

他停顿片刻,声音放轻:“这一步,不容易。我们不是大集团,没有无限预算。但我们有三十年的工艺积累,有一群愿意从头学起的工人,还有一堆真实的声音在等着回应。”

他看向每个人:“你们怕吗?”

没人说话。

但小林打开了新文档,标题写着“易装玻璃结构设计初案”;小陈翻出实验室联系人名单;小王已经开始计算不同配置的成本模型。

刘好仃笑了。

他走到窗边,拉开百叶窗。阳光斜照进来,打在那盆绿萝上,叶片泛着油亮的光。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拿出一卷彩色胶带,撕下三段,红、蓝、黄,分别缠在三台笔记本的角上。

“红色,功能派;蓝色,情绪派;黄色,数据派。”他说,“从今天起,咱们的电脑,也得有性格。”

小林笑着把自己的电脑转了个方向,让红胶带正对屏幕:“那我这台,以后就叫‘小红管家’了。”

“我的叫‘小蓝知心’。”小陈也跟着贴。

小王犹豫了一下,把自己的黄胶带剪成小方块,整齐贴在键盘边缘:“我的,叫‘老黄历’——记数据,从不含糊。”

刘好仃看着,笑出声。

他拿起笔,在白板最下方写了一行小字:

创新不是从0到1,是从“听见”到“回应”。

然后他转身,从柜子里拿出一叠空白设计稿,每人发了一张。

“别怕画错。”他说,“第一张,就当草稿纸。我们的目标不是一次成功,是让世界知道——中国玻璃,不只是made in china,更是designed for You。”

会议室重新安静下来,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像春天的雨,轻轻落在刚翻过的土上。

刘好仃站在窗边,看着外面厂区里缓缓移动的玻璃传送带。一片片透明的板材在阳光下流转,像一条发光的河。

他忽然转身,走到小陈面前,指着设计稿上一个角落:“你这里画的紫光层,能不能再往边缘收一点?太靠外,容易被刮花。”

小陈点头:“可以,我改。”

“还有,”刘好仃拿起笔,在旁边画了个小框,“加个说明:‘本产品含心理舒缓涂层,效果因人而异’——既诚实,又留余地。”

小陈笑了:“您这哪是做产品,是写免责声明。”

“不,”刘好仃摇头,“是写信任。”

他走回白板前,拿起红色马克笔,在“巴西”那个圈外,又画了个更大的圈,把中东、非洲几个国家也包了进去。

“紫光不止在巴西有用。”他说,“沙漠地区光照强,人容易焦躁。也许,‘安心玻璃’能从这里开始。”

小林抬头:“那我们是不是该查查中东的光照数据?”

刘好仃正要点头,手机响了。

他看了一眼,是实验室老张。

接通前,他最后看了眼白板上的世界地图。

那支红笔还悬在半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