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734集:建设方案精心策划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734集:建设方案精心策划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阳光刚爬上会议室的百叶窗,像一排小梯子搭在桌角。刘好仃把手机轻轻翻了个面,屏幕暗下去,映出天花板上那盏老式日光灯的轮廓。他没急着说话,而是从包里抽出一张A3纸,抖了抖,铺在桌中央。

纸上是昨晚熬夜画的草图:左边一列写着“德国品牌——古典乐 建筑师讲解”,右边一列是“日本品牌——陶艺联名 极简包装”,中间一条粗线划开,写着四个字:“我们,怎么走?”

小林端着咖啡进来,看见图愣了一下:“这图……像极了我小时候画的‘别人家的孩子’对比表。”

“差不多。”刘好仃笑着把笔递过去,“现在咱不是比成绩,是比谁能活得像自己。”

小张紧跟着进来,手里捏着一份打印的论坛日程表,眼睛亮着:“那个德国cEo的演讲,排在第二天上午十点,主题是‘信任,比流量贵’。”

“好题目。”刘好仃点头,“咱们去听,不为鼓掌,为偷师。”

三人围坐下来,空气里有种微妙的紧绷感——分析完了对手,也看清了自己,可下一步到底怎么迈,谁心里都没百分百的底。

“传播渠道选啥?”小林翻开笔记本,“社交媒体?现在建材圈的短视频,不是工地爆炸就是玻璃自爆,咱要不要也拍个‘防弹玻璃挡子弹’?”

“拍可以,但别演。”刘好仃摇头,“真有客户做过测试视频,咱们拿授权,打上‘真实案例’水印,比自己演靠谱。”

小张插嘴:“可光靠短视频,总觉得像在菜市场吆喝。咱们想走高端,是不是得上点‘贵气’的平台?比如行业杂志、国际展会?”

“两个都上。”刘好仃在纸上画了个双箭头,“线上靠内容立人设——‘靠谱老头在线修系统’这种;线下靠展会刷存在感。咱们的技术奖项不是摆设,展板做得大气点,灯打亮点,让人路过都想拍照。”

小林皱眉:“预算呢?上次财务说全年品牌费用就两百万,还不够人家一场活动的零头。”

“咱们不烧钱,咱们‘省着亮’。”刘好仃笑,“比如展会,不租最大展位,但设计要让人记住。我昨晚想到个点——把咱们那块拿了国际奖的防爆玻璃,做成展台主墙,背面打灯,正面刻客户名字。每来一个客户,扫码就能看到这块玻璃去过哪些地标项目。”

小张眼睛一亮:“这不就是‘荣誉墙’升级版?还能收集潜在客户数据!”

“对。”刘好仃在本子上记下,“互动比展示重要。咱们不光让人看,还得让人参与。”

讨论渐入佳境,但分歧也随之而来。

“我觉得社交媒体得重点投。”小林坚持,“现在海外设计师都用Instagram和pinterest,咱们的产品图拍得专业点,标签打准,自然流量能起来。”

“可传统渠道也不能丢。”小张不同意,“上次荷兰客户说,他们做采购决策时,还是会翻行业年鉴和专业报告。咱们要是只搞线上,像极了‘网红’,不够稳。”

刘好仃没急着裁决,而是翻开上一章的分析笔记,指着几行数据:“看看咱们的目标客户——博物馆、高端住宅、地标建筑。他们做决策周期长,重口碑,信权威。所以,咱们得‘两条腿走’。”

他拿起笔,在纸上画出一个十字坐标。

横轴是“影响力广度”,纵轴是“信任深度”。

“社交媒体在横轴上跑得快,但纵轴不够高;行业展会、专业报告相反。咱们要做的,是让两条线在某个点交叉——比如,先用社交媒体吸引关注,再用专业内容把人留下。”

小林若有所思:“就像钓鱼,先撒饵,再收线。”

“没错。”刘好仃笑,“咱们的饵,是‘透明工厂’直播;咱们的线,是每块玻璃附带的‘生命卡’。”

小张点头:“那公关活动呢?搞不搞?怎么搞?”

“搞,但不贪多。”刘好仃早有打算,“大型活动,一年四次,每季度一次,结合行业展会、新品发布或客户答谢。中间穿插小型线上互动,比如‘玻璃冷知识问答’‘设计师连线日’。”

“频率能接受。”小林松了口气,“可内容呢?总不能每次都讲‘我们很靠谱’吧?”

“当然不是。”刘好仃从包里掏出一张照片,推到桌中央。

照片里是一块弧形玻璃,表面有细微的纹理,像风吹过的沙丘。

“这是咱们为迪拜一个艺术中心定制的曲面玻璃,生产时用了新工艺,良品率只有63%。但客户说,这种‘不完美’的纹理,反而成了艺术品的一部分。”

他抬头:“咱们的故事,不该只是‘多稳’‘多强’,还可以是‘多特别’。每块玻璃背后,都有技术,也有人。”

小林轻声说:“那咱们的公关活动,能不能做成‘故事会’?邀请客户、设计师、质检员,一起讲一块玻璃的诞生?”

“好主意。”刘好仃在本子上写下,“名字我都想好了——‘一块玻璃的旅程’。”

小张笑着补刀:“主持人就您了,刘工。您往那一站,就是‘**信任证书’。”

会议室里笑成一片。

笑完,刘好仃收起笑容,认真看着两人:“我知道大家还有顾虑。怕投了钱,没回声;怕忙一场,客户还是觉得我们‘便宜货’。”

他顿了顿,声音沉下来:“但咱们的优势不是凭空来的。三年98.7%的准时交付率,八百多天系统零重大故障,这些不是ppt能编出来的。”

“咱们的方案,不是赌,是算。”他指着白板上的计划,“每一步,都踩在自己的长板上。不学别人穿高定,但咱们的工装,得洗得发白,扣子锃亮。”

小林深吸一口气:“那……咱们什么时候开始?”

“先去论坛。”刘好仃翻开日程表,“下周三,上海。咱们去听德国cEo讲‘信任’,顺便——”

他笑了笑:“看看能不能在茶歇时,跟他们市场总监聊两句。说不定,还能交换个名片。”

小张摩拳擦掌:“要不要准备点小礼物?比如……迷你版防弹玻璃书签?”

“可以。”刘好仃点头,“刻上咱们厂徽,背面写一行字。”

“写啥?”

“中国制造,但不止便宜。”

三人再次笑起来,笑声还没落定,刘好仃已经打开笔记本,新建了一个文档,标题打上:“品牌建设方案V1.0”。

他敲下第一行字:“核心理念——用事实,讲人话。”

小林凑过来看:“要不要加个副标题?”

“加。”

“‘我们不吹牛,我们只修系统’?”

“太直白。”刘好仃笑,“改成‘我们不讲故事,我们就是故事’。”

小张举手:“传播口号呢?我想好了——‘玻璃会碎,但我们不会’。”

“好,但不够暖。”小林摇头,“不如‘每一块玻璃,都在替你扛事’。”

刘好仃没急着定,而是把两个口号并列写上,圈起来。

“留着,让客户选。”他说,“等‘透明工厂’直播上线,搞个投票,让观众决定用哪个。”

方案渐渐成形,细节逐一敲定。

责任分工也列了出来:小林负责社交媒体内容策划和视觉设计,小张对接展会和公关活动执行,刘好仃统筹全局,并带队参加论坛。

“最后一件事。”刘好仃合上电脑,“咱们做这一切,不是为了‘像’谁,是为了‘是’谁。”

他抬头看向墙上的厂徽,阳光正好照在那枚银色的齿轮上,闪闪发亮。

“所以,每一步,都要留下痕迹。客户说了啥,哪条视频火了,哪个设计师愿意合作——全记下来。这些反馈,是咱们下一步的路标。”

小林认真记下:“要建个反馈库?”

“建。”刘好仃点头,“不光记数据,也记人话。比如客户说‘你们的包装像工业品’,这种话,比夸我们‘质量好’还值钱。”

小张忽然问:“那……万一做了半年,还是没起色呢?”

会议室安静了一秒。

刘好仃没答,而是从抽屉里拿出一块玻璃样品,放在桌上。

那是他们最新研发的智能调光玻璃,通电前是雾面,通电后瞬间透明。

他按下开关。

嗡的一声轻响,玻璃由浊变清,窗外的天空、远处的塔吊、对面楼的窗户,全都清晰映现。

“你看,”他指着玻璃,“它不是一下子亮的。是从模糊,到清楚。咱们的品牌,也一样。”

他关掉电源,玻璃重回雾面。

“但只要电没断,它总会再亮。”

他抬头,目光扫过两人:“咱们的电,就是那些没出过事的系统,那些半夜修好的代码,那些客户说‘你们比本地供应商快六小时’的话。”

“这电,够用。”

小林深吸一口气:“那……咱们现在就开始?”

刘好仃站起身,把A3纸折好,塞进公文包。

“先订票。”他说,“上海,下周三,亚洲建材创新论坛。”

他拉开会议室门,走廊的光涌进来,照在三人脸上。

“出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