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712集:维权机制建立实施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712集:维权机制建立实施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清晨的阳光斜斜地切进车间,落在调度台边缘那支笔上。笔帽歪在一边,笔尖悬在纸面,像一只停在半空的蜂鸟。刘好仃没急着落笔,而是把笔记本往旁边推了推,露出底下一张刚打印的表格——《投诉渠道部署进度表》,第一栏写着“主平台入驻:完成80%”。

他端起茶杯,吹了口气。水面上浮着两片茶叶,打着旋儿,像在跳华尔兹。

“刘师傅,平台那边反馈了,咱们的官方投诉入口已经上线。”小林抱着平板走进来,发丝还翘着一撮,像是刚从一场数据风暴里钻出来,“三个主流电商都接通了,社交平台也挂上了举报按钮。”

“好。”刘好仃点点头,把茶杯放下,“入口开了,得有人走才行。咱们得让人知道,这扇门不是摆设。”

“那宣传文案要不要搞点狠的?”小林眨眨眼,“比如‘抄作业的,交卷前记得擦掉名字’?”

刘好仃笑出声,茶水差点洒出来:“这倒挺像咱们车间黑板上的标语。”他顿了顿,“不过别太凶,咱们不是泼妇骂街,是正经维权。写清楚怎么举报、需要什么证据、我们多久响应就行。”

“明白,走专业路线。”小林飞快记下,“那渠道范围呢?有同事建议把冷门平台也铺一遍,广撒网。”

“网可以撒,但得知道哪片海有鱼。”刘好仃翻开笔记本,指着几处标记,“东南亚那几个免税岛的平台,仿品出货频率高;南美两个社交电商,最近挂的图连光影角度都抄咱们的。这些是主战场。”

他用笔尖点了点纸面:“其他平台先留个接口,等监测数据出来再决定要不要加人手。咱们不是跨国集团,得精打细算。”

小林合上平板:“那就主次结合,重点盯防,灵活补位。”

“对。”刘好仃合上笔记本,封面上“维权机制”四个字被阳光照得发亮,“渠道建好了,下一步,得让人知道怎么走这条路。”

会议室的白板被画得像张交通图,密密麻麻全是箭头和方框。刘好仃站在前面,手里捏着一支蓝笔,像指挥交通的交警。

“现在咱们有路了,但得立牌子、划车道。”他转身在白板上写下三个大字:“流——程——表。”

底下坐着的几个年轻人忍不住笑出声。

“别笑,这玩意儿比打磨玻璃还讲究。”他画出第一个框:“接到举报——初步筛查——分类处理。轻的,比如图片盗用,发函警告,要求下架;重的,比如批量仿冒、商标混淆,直接启动法律程序。”

“那中间态呢?”有人举手,“比如改个名字,换层包装,但产品一模一样?”

“归为‘高仿’类。”刘好仃写下,“先取证,再发正式维权函。如果对方不回应,或者换个马甲继续卖,就升级到诉讼准备。”

“成本会不会太高?”另一个声音响起,“一个案子请律师、交保证金,动辄几万,要是对方故意拖时间呢?”

刘好仃点点头:“所以咱们得分级处理。”他拿起红笔,在流程图上标出两条分支,“小额侵权,走平台投诉 协商赔偿,快速解决;大额或恶意侵权,哪怕耗时间,也得打到底。咱们不为赚那点赔偿金,是为立规矩。”

他顿了顿,声音沉了些:“玻璃碎了能重磨,名声坏了,光就散了。”

会议室安静了一瞬。

小林忽然举手:“要不要建个案例库?把处理过的案子存下来,以后参考。”

“好主意。”刘好仃在白板角落写下“案例归档”四个字,“以后新来的同事一看就知道:这种事,咱们以前怎么处理的,证据怎么收,函件怎么写。省时间,也少走弯路。”

他环视一圈:“还有吗?”

没人再提问。

“那就定下来。”他拿起记号笔,在流程图最下方重重画了个勾,“从今天起,咱们的维权,不靠拍脑袋,靠流程走。”

第一起实战来得比预想快。

小李冲进车间时,手里举着手机,屏幕亮着某个小众电商平台的页面:“刘师傅!那个‘LuzVida’又出现了,这回改名叫‘Luminadoor’,卖的还是咱们的弧边款,连包装盒的折痕位置都一样!”

刘好仃接过手机,眯眼看了两秒,没说话,转身走向调度台,打开内部系统,输入一串编号。

“发货地还是免税岛?”他问。

“对,但这次用的是本地仓直发,地址查不到实际注册信息。”

“老套路。”刘好仃点开维权系统,选中“高仿侵权”类别,上传截图、产品编号、对比图,“走正式流程,发维权函,同步通知平台下架。”

“不等他们回应?”

“等。”刘好仃点击“提交”,系统弹出确认框,“但咱们得先亮剑。让他们知道,换名字没用,换马甲也没用。”

三天后,平台下架通知送达。

又过两天,对方店铺悄然关闭,商品清空。

“跑了?”小李盯着屏幕。

“不是跑,是躲。”刘好仃摇头,“这种人,就像车间里偷用别人打磨参数的,被发现了就换个工位,工具藏抽屉里。”

“那咱们怎么办?”

“盯。”刘好仃打开监测系统,设置关键词:“Lumina”“doorGlass”“弧边光斑”……“他们还会冒头,只要敢卖,咱们就敢追。”

话音未落,系统警报轻响。

一条新链接跳了出来——某新兴社交电商,商品图打了柔光,但玻璃边缘的弧度,一眼就能认出是“门”字造型的翻版。卖家Id叫“光影匠人”,简介写着“原创设计,灵感源自东方美学”。

“灵感?”小林冷笑,“抄得连灵感都懒得编个新词。”

刘好仃却没急着点投诉。他放大图片,盯着光斑的走向看了几秒,忽然说:“这光,打得不对。”

“啊?”

“真品的光斑是匀速移动的,这块玻璃的光,前半段快,后半段慢。”他调出标准数据对比图,“说明打磨不匀,可能是用模具压的,不是手工精磨。”

“那不是更假了吗?”

“但也更危险。”刘好仃眼神沉了沉,“以前是明着抄,现在开始装原创了。再下一步,说不定会反咬一口,说咱们仿他们。”

会议室里,刘好仃站在白板前,手指敲着“案例库”三个字。

“从今天起,所有维权行动,必须全程留痕。”他转过身,“截图、函件、平台回复、物流信息,全部归档。不仅要存,还要分类:类型、手段、渠道、处理结果。”

“以后新案子进来,先查库。”小林接话,“看看有没有类似先例,省得重复劳动。”

“对。”刘好仃点头,“咱们不是第一天打维权战,得越打越聪明。”

他翻开笔记本,在“维权机制”那页写下新一行字:“经验,是最好的防弹衣。”

几天后,第一份《维权周报》出炉。

标题很朴素:《本周处理侵权链接17条,下架率82%,新增疑似‘原创’仿冒案例3起》。

刘好仃把它打印出来,贴在火种墙旁边。底下压着一张便利贴,写着:“光会被人模仿,但路,得咱们自己铺。”

老陈路过时瞥了一眼,嘟囔:“以前咱们只管磨玻璃,现在还得当警察。”

“不是警察。”刘好仃正在调试新装的监控系统,“是守门人。门在,光才进得来。”

“那你这门,管得可真宽。”

“窄了,光就漏了。”

系统提示音响起,新警报弹出。

某论坛出现一篇帖子,标题是《揭秘“门”字玻璃:所谓原创,不过是营销话术》。正文配图模糊,但能看出是“回光纹”工艺的局部,作者声称“该设计早在三年前就存在于某欧洲工作室”。

刘好仃点开帖子,往下拉,评论区已有几条附和:“原来如此”“果然都是炒作”。

他没删帖,也没回复。

而是打开案例库,调出三年前那份自清洁涂层的试验记录,连同当时的研发日志、测试视频、内部会议纪要,打包上传至公证平台。

然后,他登录公司官微,发布一条简短声明:“关于‘回光纹’工艺原创性的说明”,附上加密链接,写着:“所有技术溯源资料已存证,欢迎查验。”

声明末尾,加了一句:“我们不怕质疑,只怕光被蒙住。”

当晚,帖子悄然删除。

一周后,监测系统显示,三个新平台主动下架了标注“灵感源自门字设计”的商品。

小林看着数据,忍不住笑:“咱们这维权机制,有点像自动浇水系统,种下去,自己长。”

“根还得人扎。”刘好仃站在车间窗边,望着远处物流车的灯光一盏盏亮起,“咱们现在不光有路、有车、有导航,还有了地图。”

他转身,对围在调度台前的团队说:“接下来,谁有建议,随时提。机制不是铁板一块,得越用越活。”

小李举手:“能不能加个‘快速通道’?比如特别恶劣的,一键升级处理?”

“可以。”刘好仃点头,“下周就加。”

老陈抱着工具箱路过,插了句:“你们这系统,比咱们的磨边机还精密。”

“磨边机磨的是玻璃。”刘好仃拿起一块刚出厂的“门”字玻璃,阳光穿过弧边,在地面投出一道笔直的光,“咱们磨的,是规矩。”

光斑缓缓移动,像一把尺子,量着时间,也量着边界。

刘好仃把玻璃放回托架,转身打开维权系统后台。新警报又亮了——某直播平台,主播正拿着一块“同款玻璃”演示“独家光影魔法”,背景音乐放着《月亮代表我的心》。

他点开投诉按钮,选择“直播侵权”,上传对比图,填写证据链编号。

提交前,他看了眼屏幕右下角的时间:15:47。

手指悬在回车键上,微微一顿。

窗外,物流车的灯光扫过墙面,照亮了那张“真品识别码”样稿。

光斑移动,恰好落在“this light has a name”那行英文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