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708集:新挑战:品牌全球化品牌保护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708集:新挑战:品牌全球化品牌保护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清晨的阳光还是老样子,斜斜地穿过车间高窗,落在火种墙前那片扇形玻璃上。光斑细长,像一把搁浅的钥匙,静静躺在“共同发光”的便签旁。刘好仃站在调度台边,手里捏着一张刚打印出来的纸,边角被他无意识地卷了又松,松了又卷,像小时候搓泥巴条准备捏小人儿。

他没看数据表,也没盯报告。目光落在纸中央——一张南美用户晒“玻璃时刻”的照片。背景是阳台,彩虹光斑洒在墙上,孩子举着手机录像,标题写着:“光回家了”。本该让人嘴角上扬的画面,却让刘好仃的眉头拧成了个结。

因为照片右下角,一款外形几乎一模一样的玻璃制品,正摆在另一户人家的窗台上。包装盒上印着“LuzGlass”,产地是东南亚某自由港。弧边打磨得毛糙,光穿过时散得像雾,连影子都站不稳。

小林端着两杯速溶咖啡走过来,发带换了根新的,但刘海依旧倔强地翘着。“刘师傅,我顺手查了下,这牌子最近三个月在五个平台推过类似产品,有的还直接用了‘茶已备好’四个字。”她把手机递过去,屏幕上滑过几张图,“客户留言问我们是不是改名了。”

刘好仃没接手机,只把打印纸钉在火种墙边,和“共同发光”并排。一张是光被续写,一张是名字被挪用。像一对双胞胎,一个笑着,一个偷着。

“以前怕人家看不懂,”他轻声说,“现在怕人家看懂了,却装不认识。”

午休铃响过两轮,车间里只剩下砂轮机低沉的嗡鸣。刘好仃坐在调度台后,翻开内网订单系统。红笔一圈一圈地勾着近三个月的定制单——带刻字的,收货地址模糊的,联系方式是临时邮箱的。他数了数,七单。其中三单的Ip定位跳转过三次以上。

他调出品牌注册信息页。国内商标状态正常,日韩和德国也续了费。可南美、中东、非洲……一片空白。国际注册靠代理,流程慢,信息像被塞进老式邮筒,投进去,就没了回音。

“文化融合是开门,”他在笔记本上写下,“品牌保护是装锁。”

笔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光可以照进来,但门牌号得自己挂。”

老陈端着饭盒路过,瞥见那行字,筷子尖敲了敲桌面:“你这锁,打算挂哪儿?”

“先看看咱们有啥能锁住的东西。”刘好仃合上本子,“工艺特征你最熟,能不能列个清单?哪些步骤,别人照不来?”

老陈扒了口饭,眯眼想了想:“低温慢磨的弧度,不是机器能调准的。还有嵌字时的反光纹,得看手感。上次给玛利亚孩子磨彩虹,我多加了一道反光,像雨后那层亮皮——这玩意儿,教都教不会,只能悟。”

“那就把‘悟’变成证据。”刘好仃翻开新页,写下“核心工艺特征清单”,又转头对小林说,“你那边也动起来,收集海外侵权案例,别管大小,先攒着。”

小林点头,顺手打开平板,翻出仿品包装上的二维码。扫码后跳转到一个非官方商城,页面粗糙,付款方式只支持虚拟币。“这渠道,稳不住人。”她皱眉,“真出了事,连个客服电话都找不到。”

“所以得抢在他们站稳前,把咱们的脚印踩实。”刘好仃把红笔帽咬在嘴里,像咬着一根不敢松口的弦。

傍晚,车间的灯一盏盏亮起,像星星从地里冒出来。刘好仃站在火种墙前,取下那片“门”字玻璃,用袖口轻轻擦了擦。灰尘落下去,光斑重新清晰起来,依旧落在“共”字中央,像钥匙插进锁孔,只差轻轻一转。

他把仿品照片取下来,换上一张空白卡片。从笔筒里抽出一支黑色马克笔,写下:“光可以共享,名字不能被偷走。”

字写得稳,一笔一划,像在刻玻璃。

老陈路过时停下脚步,看了很久。然后从工具包里掏出一片碎玻璃,边缘带着焦痕,形状像一扇半开的门。玻璃背面贴着张泛黄的便签,字迹潦草,写着“patente?”。

他没说话,把玻璃轻轻放在卡片下方,正对着那行字。

刘好仃回头看了眼,没问来源,也没说谢谢。他知道,有些话不用讲明,就像有些光,照着照着,人就醒了。

小李从质检区跑过来,手里举着手机:“刘师傅!刚刷到一个视频,有人把‘LuzGlass’拆了,说这弧边磨得不对,光散得像雾灯。底下还有人回:‘你们被骗了,真品在深圳,工人亲手磨的。’”

刘好仃接过手机,视频里是个南美年轻人,拿着放大镜照玻璃断面,指着一处细微裂纹说:“这里该有一道回光,他们没做出来。”

他把手机还回去,嘴角动了动,没笑出来。

“老陈说得对,”他说,“这弧边磨得不对,光会散。”

小李愣了下:“那……我们是不是该做点啥?发声明?找人删帖?”

刘好仃没答,转身走到调度台,翻开笔记本。在“品牌保护可行性调研”标题下,他添了第三条:

“用户能认出真光,就是最好的护光人。”

他合上本子,压在那片“门”字玻璃下。光斑依旧,像一把没收回的钥匙,也像一把刚安上的锁。

老陈走回砂轮机旁,重新开机。砂轮低吼着转动,他拿起一片废料,对着光比了比,才缓缓送上去。火花四溅,像星子炸开。

小林站在发货区,看着空荡荡的物流台。她忽然弯腰,从旧纸箱里翻出一张手写标签,是上次寄“玻璃家书”时用的:“内有光,请轻放。”她拍了张照,存进手机,文件名打上:“brand_Story_V1”。

刘好仃站在火种墙前,手指轻轻抚过那张写着新信条的卡片。他知道,门已经开了,光已经出去了。现在要做的,不是关上门,而是让人知道——这扇门,是谁建的。

晚班工人陆续到岗,吊车轨道重新响起滑动的金属声。刘好仃转身走向切割区,脚步不快,但每一步都踩在光斑移动的节奏上。

他推开车间门时,一片新来的废料正被小王放进“待回应的光”箱。

那玻璃边缘带着焦痕,形状像一扇半开的门。

老陈停下砂轮,低头从废料堆里捡起一片碎玻璃,上面贴着张外文便签,字迹潦草,写着“patente?”。

他没扔,擦了擦,夹进了自己的工具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