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557集:国际市场危机多样分析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557集:国际市场危机多样分析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把那张写着“机会”的红笔纸夹进了笔记本最中间——不是为了收藏,而是怕谁不小心当废纸扔了。毕竟昨天会议室里那阵笑声还没散尽,小张今早居然真拎了三瓶豆奶来,说是“提前庆祝没犯错”。

“咱这是危机分析会,不是团建。”阿芳一边摆椅子一边笑,“你再这样,下次演练题目就定你名字。”

“别啊!”小张赶紧收起豆奶,“我负责经济组还不行?”

老李坐在角落翻资料,头都没抬:“你连汇率波动都能当成天气预报看,还敢说自己懂经济?”

刘好仃没笑,只是把桌上三份打印纸推到三人面前:“今天不分主次,只分责任。政治、经济、法律,各盯一块,谁漏了谁请全组吃一周早餐。”

空气一下子安静下来,连窗外鸟叫都显得格外清晰。

“不是说好轻松点吗?”小张嘀咕,“怎么听着像立遗嘱。”

“轻松?”刘好仃指了指白板上还没擦掉的“危”字,“咱们现在不是在找麻烦,是在给玻璃厂装雷达——国际市场的风向变了,咱们得比客户先知道。”

阿芳翻开了第一份材料,眉头慢慢皱起来:“刘哥,这上面说东欧某国最近换了环保标准,所有进口玻璃包装必须贴双语标签,否则直接退运。”

“对。”刘好仃点头,“十年前德企那事,就是栽在这上面。”

老李抬头:“所以你提的那个旧报告……是这个?”

“嗯。”他从文件夹抽出一张泛黄的纸,“当时觉得是人家太笨,现在看,是我们太 na?ve。”

小张念出声:“因翻译错误遭退货,损失百万……哎哟,这不比咱上次包装膜的事严重多了?”

“轻视小问题,才是大问题。”刘好仃把笔放在桌上,发出不大不小的“嗒”一声,“你以为客户只会因为杯子碎了投诉你?人家可能因为你说明书里一个词,直接拉黑你五年。”

这话像一盆温水浇下来,不冷也不热,但人人都湿了鞋。

接下来三天,办公室变成了情报站。阿芳泡在各国政府官网查政策变动,眼睛干得像晒过的玻璃片;小张蹲在电脑前扒经济数据,嘴里念叨着“cpI和咱们有啥关系”,结果真挖出条线索:东南亚几个国家正在调整建材关税,而他们厂的产品刚好卡在临界点上。

最让人头疼的是老李那边。法律条文看得他直揉太阳穴:“有些国家连‘玻璃’的定义都不一样!这边说是工业品,那边算危险品,运输标准差三倍!”

刘好仃没催,只每天中午拎一盒润喉糖过来,说是厂里新订的福利。其实他知道,这群人不需要打鸡血,只需要一点踏实的陪伴。

周五下午,会议室再次聚齐。

阿芳先开口:“政治这块儿,我发现一个规律——越是政局不稳的地方,贸易政策变脸越快。比如那个非洲国家,半年换了三次部长,每次换人都改一次进口清单。”

小张接话:“经济更复杂。汇率波动影响利润是一方面,关键是有些市场,哪怕你价格低,他们也不敢囤货,怕明天贬值亏本。”

老李揉着眉心:“法律最坑。有个中东客户去年签的合同,今年新法出来,条款直接作废。我们要是没查,按老规矩发货,人家一句‘不符合现行法规’就能拒收。”

刘好仃听着,没打断,只是默默记下每句话的重点。

“所以结论是?”阿芳问,“咱们是不是该缩着点手脚,别乱闯国际市场?”

“不对。”刘好仃摇头,“是要睁大眼,迈稳脚。”

他站起来,在白板上画了个三角形,顶点分别写着“政”“经”“法”。

“这不是拦路虎,是地图。”他说,“以前我们只知道埋头做玻璃,现在得学会抬头看路。哪条路容易塌,哪条桥要修,都得心里有数。”

小张挠头:“可这么多变量,怎么防得住?”

“防不住。”刘好仃笑了,“但可以练反应。就像昨天演练那样,不是怕它来,是等它来时别慌。”

老李忽然想起什么:“对了,刚才审核信息时,发现个挺有意思的案例。南美某国因为政策突变,本地企业被限产三个月,结果进口玻璃需求暴涨——咱们要是早知道这事,是不是能提前备货?”

刘好仃眼睛一亮:“这就是练出来的价值。”

阿芳翻着笔记:“还有个事。刚才讨论时我查了份行业报告,说是全球经济形势变化下,玻璃行业明年可能面临原材料涨价潮。虽然不确定,但值得警惕。”

“记下来。”刘好仃在三角形旁边加了个问号,“这不是吓唬人,是提醒我们:国际市场不是单一赛道,是迷宫。走错一步可能没事,但一直蒙着走,迟早撞墙。”

会议室一时安静,不是无话可说,而是每个人都意识到:原来真正的危机,不是某一次失误,而是长期的认知盲区。

小张忽然举手:“刘哥,我有个问题。”

“说。”

“你说这么多危机,哪个最该优先处理?”

刘好仃没立刻回答,而是拿起保温杯喝了一口——水还是温的,像他此刻的状态:不急,也不慢。

他放下杯子,指了指白板上的三角形:“都不是。”

“啊?”

“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选哪个最重要,是学会同时盯着三个方向。”他顿了顿,“就像开车,不能只看油表,还得听发动机声音,顺便瞄一眼导航。”

阿芳笑了:“你是说,咱们得练成三头六臂?”

“不用。”刘好仃也笑,“只要养成习惯就好。每天十分钟,扫一眼新闻、汇率、政策更新,慢慢就成了本能。”

老李点头:“这比临时抱佛脚靠谱多了。”

眼看时间快到下班,刘好仃合上笔记本:“今天先到这里。下周开始,咱们每组轮流做五分钟晨会分享,讲一个最新发现的危机信号。”

小张夸张地捂胸口:“完了,豆奶换成了早课。”

“别嫌烦。”刘好仃站起身,顺手把桌上那份旧报告折好塞进包里,“等哪天你能在睡醒前说出三个潜在风险,才算真正入门。”

他走到门口,忽然回头:“对了,谁要是连续两周没发现新问题,就负责整理全年的危机日志。”

众人齐声抗议:“这也太狠了吧!”

刘好仃没回应,只是笑着拉开门,阳光正好洒在他肩上,像披了件看不见的战袍。

他脚步没停,声音却清晰传来:

“你们说,要是哪天咱们厂的玻璃真卖到了南极,是不是也得查查那儿有没有企鹅保护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