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553集:产品质量严格把控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553集:产品质量严格把控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挂掉老陈的语音通话后,没急着说话,只是低头看了看手机屏幕——那上面还留着“会唱歌的玻璃杯”几个字,是小张刚才激动时写上去的,墨迹未干,蹭到了他大拇指。

他没擦,反而笑了,像捡到一颗糖的小孩。

“走!”他一拍大腿,拎起桌上那份刚打印出来的原材料清单,“咱们现在就去仓库,把‘产品硬’这三个字,从纸上搬到玻璃上。”

阿芳愣了一下:“这就开始了?不是说好明天再……”

“明天哪有今天香?”刘好仃已经迈出门,“你们还记得迪拜邮件里那句‘我们要的是故事,不是完美履历’吗?可故事要是讲歪了,人家连听都不听——玻璃不亮,谁管你树歪不歪?”

这话一出,三个人全跟了上去,脚步比开会还齐。

仓库里光线有点暗,但老李早就等在那儿了,手里拿着一块刚切好的玻璃原片,边角还带着点毛刺。他眯着眼看刘好仃走近,慢悠悠地说:“你猜我刚才用放大镜看了啥?这玩意儿里头有气泡。”

“多大?”

“针尖那么点儿。”

“扔了。”

“值二十块。”

“留着,卖给想练眼力的同行。”刘好仃接过玻璃片,对着灯晃了晃,眼神认真得像在挑西瓜,“咱们现在不是卖玻璃,是在卖‘光’。光里不能有杂质,人也不能将就。”

小张忍不住问:“那要是供应商给的料都带气泡呢?”

刘好仃放下玻璃,拍拍手上的灰:“那就换供应商。咱们找的不是便宜货,是懂我们脾气的人——就像找对象,不能光看脸,得看心跳合不合拍。”

阿芳噗嗤一笑:“您这比喻也太接地气了。”

“接地气才踏实。”他说完,转身对老李点头,“清单列好了没?”

“列好了,国际标准全对标上了,连钠钙比例都标出来了。”

“好,明天开始联系供应商。记住一句话:我们要找那些,宁愿少赚点也不愿糊弄人的。”

这话像颗小石子,在几个人心里轻轻荡开一圈涟漪。

第二天上午九点,会议室桌子被清空了一半,剩下那一半堆满了各种样品袋和检测报告。刘好仃坐在主位,背后贴着一张手写的A4纸:“原材料采购三原则:干净、稳定、讲良心。”

老李负责对接三家新供应商,其中两家报价高得离谱,第三家倒是便宜,但送来的小样一测,铁含量超标。

“这不是做玻璃,是炼铁。”小张捏着检测单摇头。

刘好仃没生气,反而乐了:“说明我们眼光提高了——以前可能就收了,现在一眼就能看出不对劲。”

下午两点,生产线那边传来消息:几位老师傅对新加的质检流程不太买账,觉得“以前这么干几十年都没事,现在突然多三道检查,纯属折腾人”。

刘好仃二话不说,直接去了车间。

他没训人,也没开会,而是搬了把椅子坐在流水线旁,等一位姓王的老工人做完一批产品,才走过去,拿起一块玻璃,在阳光下慢慢转动。

“王哥,你看这个反光面,是不是有点发乌?”

王师傅凑近一看:“嗯,是有点。”

“这不是你手艺问题,是前头熔制温度差了五度。以前没人查,现在我们查了,就能改。”

他顿了顿,声音不高,却像钉子扎进地板:“咱们不是为了应付谁,是为了以后客户摸到这块玻璃时,能说一句——哎,这手感真不一样。”

王师傅沉默了几秒,忽然笑了:“行啊刘师傅,你现在说话都带‘光’了。”

刘好仃也笑:“不是我带光,是你做的玻璃本来就有光,只是以前没人擦亮它。”

当晚,厂里开了个临时培训会,刘好仃没放ppt,而是拎来一个破箱子,里面全是过去五年因为质量问题被退回来的样品。

有边缘崩角的,有透光率不均的,甚至还有一次客户投诉说玻璃里头像藏着头发丝似的黑线。

他一个个拿出来,摆在桌上,像在摆一桌失败的宴席。

“这些都是学费。”他说,“有的花了钱,有的花了脸,最贵的一次,赔了三个月工资。”

工人们看着那些瑕疵品,没人说话,空气安静得能听见空调滴水的声音。

最后刘好仃说:“从明天起,每条生产线设一个‘质量之星’奖,月底评一次,奖金不多,但名字要贴在食堂门口。谁不想吃饭时被人夸一句——哎,这玻璃是他做的?”

第二天,车间里多了几块白板,上面写着当日质量评分,还有工人自发贴上去的便签:“今天零瑕疵!”“擦玻璃比擦鞋还认真!”“老板看不见,但我看得见!”

到了周五,第一批按新标准生产的成品出炉。

检验员小陈拿着放大镜看了半小时,最后抬头说:“刘师傅,这批里头,有两块边缘有点细微划痕,不影响使用,但按国际标准……得挑出来。”

刘好仃没犹豫:“挑出来,单独放一边。”

“要不要修复?”

“先不动。”他走到那两块玻璃前,伸手摸了摸划痕处,指尖微微一顿,“这不是能不能用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接受‘差不多’的问题。”

他回头对所有人说:“咱们不是大厂,拼不起规模,那就拼细节。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我们要看得见;别人放过的毛病,我们要揪出来。”

阿芳低声问:“那这两块怎么办?”

“送去实验室,找原因。”他说完,又补了一句,“顺便告诉研发组,以后每批产品抽检比例翻倍。”

晚上七点,刘好仃最后一个离开质检室,手里还攥着那两块带划痕的玻璃。

他没锁门,而是把它们放在门口最显眼的位置,旁边贴了张纸条:

“别怕有问题,就怕看不见问题。”

走出厂门时,天已经黑了,路灯刚亮,照在他脚边那滩积水上,映出模糊的倒影。

他低头看了眼,忽然蹲下来,用手指轻轻拨了拨水面。

涟漪荡开,倒影晃动,像一块正在慢慢变亮的玻璃。

这时,手机响了。

是老李发来的消息:

“刚联系上一家新供应商,老板说他家玻璃能照出人脸轮廓,不信咱们明天去试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