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368集:标准满足措施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368集:标准满足措施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坐在办公室里,窗外的风从玻璃缝隙钻进来,带着金属与机油混杂的气息。他盯着电脑屏幕,屏幕上是阿梅发来的那条消息:“刘哥,我发现那份2018年的报告里,有个细节好像被改过。”

他没回。

不是不想回,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回。

他点开那份报告,逐页翻看,心里像是压了块砖头。数据的变化曲线看起来没什么异常,可当他在旧版本和新版本之间来回切换时,终于发现了端倪——某个关键节点上的数值,在旧版中比新版低了整整两个百分点。

这不是误差,是人为调整。

他靠在椅背上,闭了会儿眼。脑子里浮现出昨天傍晚那个画面:夕阳把车间染成了橘红色,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讨论、笑,一切看起来那么正常。但现实是,他们离真正的环保标准还有差距,而且这个差距,可能早就存在了。

手机又震动了一下。

“刘哥?你在吗?”阿梅的消息追上来。

他拿起手机,打了个字,又删掉,最后只回了一个“嗯”。

然后他起身,去开会了。

会议室里已经坐了几个人,技术组的小王、维修班的李师傅、安全部门的老张,都是熟面孔。没人说话,气氛有点沉。

刘好仃坐下后,直接开了投影仪,调出那份报告。

“这是2018年我们搬迁后的第一次环保审查记录。”他说,“你们看看这张图。”

小王凑近屏幕:“这……怎么跟我们现在测的数据不太一样?”

“因为有人动了手脚。”刘好仃的声音很平静,却像一块石头砸进水面。

屋子里一下安静下来。

“这不是现在的问题,”他继续说,“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习惯——为了达标,临时调参数、改数据,甚至让员工背下一套‘标准话术’来应付检查。”

老张皱眉:“你是说,以前的人……造假?”

“不能说是造假。”刘好仃摇摇头,“只能说是应对策略。但现在不行了,环保标准越来越严,监管也越来越细。如果我们还停留在‘应付’层面,迟早要吃大亏。”

李师傅摸着下巴:“那咱们该怎么办?总不能天天守着数据吧?”

“当然不能。”刘好仃打开另一个文档,“我们要做的是三件事:培训、制度、监督。”

他指着屏幕上的三个关键词,一一解释:

“第一,培训。不是走个形式,是要让大家真正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些事,而不是照本宣科地执行。环保不是任务,是责任。”

“第二,制度。我们要细化每一个操作步骤,制定《环保执行手册》,把每个岗位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都写清楚。”

“第三,监督。不是查谁犯错,而是确保流程正确。我们可以建立每日巡检、每周抽查机制,用数据说话,而不是凭感觉。”

说完,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

“我知道这事不容易,但必须开始。哪怕只是先在几个班组试点,也要迈出第一步。”

小王率先开口:“我可以帮忙整理手册内容。”

李师傅点头:“我也可以抽时间带几个徒弟,让他们跟着学。”

老张也表态:“监督这块,我们可以安排专人负责,配合设备报警系统,形成闭环管理。”

刘好仃笑了:“行,那就这么定了。”

会议结束时,天已经黑了。刘好仃走出会议室,走廊上灯光明亮,脚步声回荡在空旷的空间里。

他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开始起草《环保执行手册》的第一稿。

标题栏写着:“第一部分:日常操作规范”。

他一边打字一边想,其实很多问题不是技术难题,也不是设备问题,而是人的问题。只要人变了,流程才能真正落地。

敲到一半,他又想起那份2018年的报告。那份改动过的数据背后,到底藏着多少故事?那些曾经为了“达标”而做出的选择,如今看来,更像是一个警告。

他没有再深想,继续往下写。

“第一条:所有员工须知自身岗位涉及的环保指标,并能准确描述其意义。”

“第二条:每项操作前需确认设备状态及参数设置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

写完第一章节,他伸了个懒腰,站起身走到窗边。

厂区的夜灯亮了起来,远处的熔炉依旧红彤彤的,像是永远不会熄灭的心脏。

他拿出手机,给阿梅回了条消息:

“你那边再查一查,有没有其他年份也有类似修改痕迹。”

发送成功。

刚放下手机,电话响了。

是厂长。

“老刘啊,听说你要搞培训计划?”

刘好仃愣了一下,随即答道:“对,准备先从几个班组开始试点。”

“挺好。”厂长语气轻松,“我也觉得光靠设备不行,还得靠人。你有什么需要支持的,尽管提。”

挂了电话,刘好仃站在原地,看着窗外那一片灯火通明的厂区,忽然觉得肩上的担子轻了一点。

第二天一早,刘好仃就召集了首批试点班组开会。

十几号人挤在一间小会议室里,有年轻人也有老师傅。

“今天我们不讲大道理,就说一件事。”刘好仃拿着打印好的《环保执行手册》初稿,“以后咱们干活,要有章法。”

他翻开手册,指着其中一页:“比如这个除尘设备的启动流程,过去大家凭经验,现在不一样了,必须按照这里写的顺序来,一步都不能少。”

一个年轻工人举手:“刘哥,要是遇到特殊情况呢?比如突然停电怎么办?”

“问得好。”刘好仃笑着点点头,“手册里专门留了‘应急处理’这一章,里面写了各种突发状况下的操作建议。”

另一个老师傅皱眉:“那万一记不住呢?”

“所以我们会组织培训。”刘好仃递给他一份资料,“每次培训完都要测试,合格了才能上岗。这不是为难大家,是为了咱们自己。”

教室里渐渐热闹起来,有人开始翻手册,有人低声讨论。

刘好仃站在前面,看着这群熟悉的面孔,心里踏实了许多。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但他也相信,只要开始了,就不会停下来。

中午吃饭的时候,小王凑过来,咬着筷子说:“刘哥,我发现手册里有一处写错了。”

“哪一条?”

“第十五条,关于废水排放口的温度控制值,写成35c了,实际应该是40c。”

刘好仃接过手册,仔细看了几眼,眉头微微皱起。

“你确定?”

“确定。”

刘好仃低头想了想,忽然抬头问他:“这份手册是你上午分发下去的?”

“对啊,第一批试点班组都有。”

“那你再问一下其他人,是不是也都看到这条了?”

“行,我这就去。”

刘好仃坐在饭桌旁,手里捏着手册,眼神落在那行数字上。

他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如果连他自己都没发现这个错误,那其他人会不会也在执行错误的标准?

想到这儿,他猛地站起来,朝会议室走去。

他得重新校对一遍。

不止是这一条。

而是整个手册。

因为标准满足措施,不只是写出来,更重要的是,它必须是对的。

而且,得每个人都信它。

否则,再多的培训、再细的制度,也只是纸上谈兵。

他走进会议室,拿起笔,在手册封面上写下一句话:

“标准,不是用来贴墙的,是用来刻进骨子里的。”

然后,他打开了电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