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361集:物流优化方案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361集:物流优化方案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会议室的玻璃窗上还留着昨天下雨时未干的水痕,阳光一照,像撒了一地碎银。刘好仃坐在角落,手里捏着半杯凉透的茶,眼神却落在阿梅电脑屏幕上那张刚刚开始成型的热力图上。

“这颜色越深的地方,说明跑得越多?”王姐凑过去问。

“对,但你看这里。”阿梅指着宝安方向一片偏红的区域,“这条线几乎每天都有车走,可平均耗时比其他路线高出将近15%。”

“难怪司机都喜欢绕这儿。”小周翻了翻之前收集的数据,“返程空载率最低的就是这一带。”

刘好仃点点头:“这就是隐形损耗。客户没投诉,流程也合规,但效率其实被悄悄拖慢了。”

他转头看向小周:“调度系统那边怎么样?”

小周立刻调出一张表格:“我联系了四家本地物流公司,他们用的都是轻量级平台,功能不算复杂,但基本能实现路线规划、实时反馈和评分记录。”

“有没有演示看看?”王姐问。

“有!”小周点开一个网页链接,屏幕上跳出一段视频介绍。画面里是一个简洁的操作界面,司机点击“异常上报”按钮后,系统自动弹出语音播报提示。

“这个挺实用。”王姐眼睛一亮,“万一路上堵了或者临时改路线,也不用打电话报备,直接语音就行。”

阿梅在旁边记下:“可以考虑作为试点阶段的反馈渠道。”

刘好仃喝了口冷掉的茶,点头道:“先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热力图分析、调度系统测试、司机反馈机制。下周前拿出初步方案。”

会议结束,大家陆续起身收拾东西。小周一边关电脑一边嘀咕:“就怕司机们不配合啊。”

刘好仃没说话,只是把笔记本合上,站起身来。

“人不是抗拒改变,而是怕变糟。”他说,“只要让他们看到好处,就会慢慢接受。”

阿梅回到工位,打开Excel表格,开始整理过去三个月的运输数据。仓库那边传来的文件格式五花八门,有的是手写的扫描件,有的是导出失败的乱码表单。她叹了口气,戴上耳机,开始一项项筛选。

“你这是在拼乐高吗?”小周路过,看着她满屏密密麻麻的数字。

“差不多吧。”阿梅苦笑,“有些数据连日期都没写清楚,只能靠车牌号和司机名字去猜哪条是哪趟。”

小周坐下来,顺手拿起她的鼠标:“我帮你写个函数,至少先把重复的剔除。”

“谢了。”阿梅松了口气,“等我把这些理顺,就能生成完整的热力图了。”

小周敲着键盘,忽然停下:“等等,这辆车……连续三周都绕到宝安,而且每次都是下午三点左右出发。”

阿梅凑过来一看,皱眉:“客户评分还都是满分,根本没人投诉。”

“说明司机自己调整了路线,省了油钱,客户也没耽误收货。”小周摇头,“但这其实是公司成本的隐形上涨。”

阿梅默默记下:“回头得跟王姐说一声,这可能是潜在问题点。”

王姐踩着中午饭点溜进了车队办公室。司机们正围在一台老式电视前看午间新闻,见她进来,有人笑着打招呼:“今天怎么亲自来了?”

“来看看大家伙儿呗。”王姐笑眯眯地拉过一把椅子坐下,“顺便聊聊调度的事。”

气氛明显安静了几分。几个年纪大的司机交换了个眼神,有个年轻的低头扒饭,不敢抬头。

“你们也知道,厂里最近在优化物流流程。”王姐开门见山,“我想听听你们的真实想法。”

一位姓李的老司机放下筷子,点了根烟:“调度系统我知道,就是以后不能自己挑路线了吧?”

“不是不让挑,而是让路线更科学。”王姐解释,“比如哪条路堵车多,系统会建议绕行;哪个时间段最顺畅,也能提前安排。”

“那要是系统派的路线不好呢?”另一个司机问,“我们还得按它说的走?”

王姐早有准备:“当然不是。我们会设置‘人工干预’选项,司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但所有改动都会记录下来,方便后续优化。”

老李吐了个烟圈:“听起来不错,但我们收入会不会受影响?”

王姐点头:“这也是我想了解的。你们最关心什么?结算方式?路线距离?还是时间安排?”

沉默了一会儿,那个年轻司机小声说:“其实我们也愿意配合,只要别让我们白跑,工资不缩水就行。”

王姐笑了笑,在本子上写下一行字:“司机激励机制”。

小周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他上午联系的那家软件供应商发来的消息。

【您好,关于您咨询的调度系统,我们这边可以提供基础版部署服务,支持路线规划、语音反馈、评分录入等功能。首次安装费用为¥2800,后续月费¥499\/账号。如需进一步演示,请随时联系我们~】

他看完,立刻回了一句:“谢谢,我们正在内部评估,稍后联系您。”

刚发完,刘好仃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怎么样?”

小周转身:“价格还算合理,功能也够用。不过我觉得咱们可以先试两家线路比较固定的车队,看看效果再决定全面铺开。”

刘好仃点头:“试点推进,先稳后快。”

小周忽然想起什么:“刚才演示的时候,销售提到司机端App有个语音反馈功能,可以直接上报路况和突发情况。”

“这个有用。”刘好仃眼睛一亮,“不仅能提高响应速度,还能减少沟通误差。”

“那要不要把这个加进试点内容?”小周问。

“加上。”刘好仃毫不犹豫,“司机反馈必须纳入评估体系,否则我们永远不知道一线发生了什么。”

傍晚,阿梅终于把所有数据整理完毕,热力图也初步完成。她把文件发给刘好仃,又补了句:

【b厂的数据又有波动,这次感知层评分下降了,但质量合格率回升了。】

刘好仃看了眼信息,嘴角微微扬起。

“有意思。”他低声自语,“看来这套评估体系,还没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呢。”

他合上电脑,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下来,远处高楼的灯光一盏接一盏亮起,像是某种无声的信号。

他拿起外套,准备下班。

刚走到门口,手机又响了。

是王姐发来的信息:

【司机们普遍担心收入变化,但年轻人态度积极,愿意尝试新系统。我建议试点期间加入激励机制,比如按路线效率发放奖金。】

刘好仃站在电梯口,手指在屏幕上停顿了几秒,然后回复:

【好,就这么办。先从两条高频低效线路开始,逐步推进。】

电梯门缓缓打开,他走进去,按下楼层键。

金属门上映出他的倒影,眼神坚定,一如窗外那片渐次点亮的城市灯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