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353集:供应链现状分析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353集:供应链现状分析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窗外的风依然在吹,玻璃厂的厂区安静下来了。白班的人陆陆续续下班,夜班的开始换装进场。阿梅坐在办公桌前,手里拿着一支笔,在笔记本上画着什么。

她面前摊着几张流程图草稿,线条歪歪扭扭,像是某种神秘符号。但她自己看得懂——那是“供应链旅程图”的初步轮廓。

刘好仃推门进来的时候,正看见她在纸上涂鸦,忍不住笑了:“你这画得有点像小学美术课作业。”

阿梅抬头看他一眼,没接话,只是把笔一搁:“你来得正好,我刚整理完采购部和仓储部的流程说明。”

刘好仃拉了张椅子坐下,拿起一张纸看了看,眉头慢慢皱起来:“你们两个部门写的流程……怎么感觉是两个版本?”

“对。”阿梅点头,“一个说他们按时下单,一个说根本没收到通知。”

“这就是信息不对称。”刘好仃把纸放下,语气平静,“一个环节以为完成了任务,另一个环节却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阿梅叹了口气:“这种事其实早就存在,只是以前没人去理。”

“现在我们来理。”刘好仃站起身,拍了拍手,“明天开会,让他们都带着各自的流程来,咱们坐下来一条线一条线地捋清楚。”

阿梅看着他那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忽然觉得踏实了不少。

第二天会议室里比平时热闹得多。

各个部门的人都来了,桌上摆着几份打印好的流程说明。王姐一边翻资料一边嘀咕:“我跟你说啊,每次提货都要找三个人签字,我都快背下来了。”

刘好仃笑了笑:“那咱们就从最繁琐的地方开始。”

他让阿梅把初步的流程图画到白板上,然后请各部门代表依次补充细节。

一开始还有点混乱,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说法不一。但随着流程图逐渐清晰,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

“这里有问题。”小周指着中间一段,“采购下了单,仓储这边居然要等三天才确认入库。”

“不是我们不确认,”仓储部的小赵反驳,“是我们根本不知道东西到了。”

“所以信息传递断层。”刘好仃点点头,“你们各自都完成了自己的动作,但没有形成闭环。”

会议室里沉默了几秒,王姐忽然开口:“其实我们早就想改流程,但上面没动静。”

这句话说得轻描淡写,却让刘好仃停顿了一下。他看了她一眼,没说什么,只是在流程图旁边写下几个字:“信息壁垒”。

阿梅在一旁记下笔记,标题是:

《第一步:打通内部信息流》

接下来几天,老张带着几个人实地走访了仓库和物流通道。

他们拿着本子,记录每个交接节点的时间戳,问司机、问搬运工、问库管员。有时候就在卸货区站着聊几句,有时候还得钻进堆满货物的角落拍照取证。

“司机说他们每次来都像走迷宫。”老张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还画了个小小的箭头图,表示进出路线混乱。

回到办公室后,他把这些内容整理出来,递给刘好仃看。

刘好仃看完之后,沉吟片刻,然后说:“咱们得建个电子追踪表。”

小周一听,眼睛亮了:“我来试试!”

他立刻打开电脑,把老张的手写记录输入表格,再配上时间戳和位置标记。虽然界面简陋,但已经能看出大概的流程走向。

“不错嘛。”刘好仃站在他身后看了一眼,“至少能知道货到底卡在哪了。”

小周得意一笑:“下一步是不是该加个自动提醒功能?”

“别急。”刘好仃拍拍他的肩膀,“先把现状摸清楚再说。”

与此同时,老李那边也在整理供应商的交货记录。

他翻了一大堆旧文件,终于把过去一年的数据汇总成一张表格。每一家供应商的延迟次数、质量问题反馈、付款情况都清清楚楚。

“b厂的问题最大。”老李指着其中一行,“连续三次延迟不说,上次还发错了材料型号。”

刘好仃接过表格看了看,点点头:“看来我们确实需要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

“你是说?”老李有些惊讶。

“做个评分表。”刘好仃说,“以后合作谁留下、谁淘汰,都按这个来。”

老李想了想,也觉得靠谱:“行,我来起草。”

当天下午,刘好仃就在会议室里写下了《供应商绩效评分表》的初稿。

他在表格最后一栏留空,写着:“建议淘汰\/保留?”

王姐看到这个空白时,忍不住笑了一声:“你这是给采购部挖了个坑啊。”

“不是坑,是镜子。”刘好仃淡淡地说,“让大家看看,到底哪些人值得继续合作。”

几天下来,整个供应链的轮廓已经基本清晰。

阿梅在笔记本上列出了几个关键问题:

信息不对称

数据记录方式落后

缺乏统一的供应商管理机制

她抬起头,看着墙上那张越来越详细的流程图,忽然意识到一件事——

原来,他们一直在忙前端的市场推广,却忽略了后端这条看不见的链条。

而这条链条,才是真正决定用户能不能拿到产品、能不能信任品牌的关键。

她轻轻合上笔记本,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就像第一次发现玻璃背后也有光。

傍晚,刘好仃站在车间门口,看着一辆货车缓缓驶入。

车身上沾着泥土,轮胎碾过水泥地面发出轻微的摩擦声。司机跳下车,熟练地打开后门,开始卸货。

阿梅走过来,站在他身边。

“你觉得我们现在进展怎么样?”她问。

刘好仃没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你觉得呢?”

阿梅想了想:“至少,我们知道了问题在哪。”

“那就够了。”刘好仃笑了笑,“很多改变,都是从看见开始的。”

远处,工人已经开始搬运货物,叉车来回穿梭,金属与地板碰撞的声音回荡在厂房内。

阿梅低头看了眼手中的调研表,突然想到什么:“我们要不要把这些问题做成报告?”

“做。”刘好仃点头,“但不是为了汇报,是为了让大家看清事实。”

他说完,转身往办公室走去。

阿梅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心里忽然升起一股劲儿。

她知道,这场战役还没结束。

甚至可以说,才刚刚进入深水区。

但她也明白,只要有人愿意去看、愿意去改,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天色渐暗,厂区的灯一盏盏亮了起来。

阿梅收拾好东西,准备下班。

临走前,她回头看了一眼白板上的流程图,那些线条和文字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

她拿出手机,编辑了一条消息发给刘好仃:

“我觉得,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几秒钟后,回复来了:

“我知道。”

她嘴角微微上扬,收起手机,走进了夜色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