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330集:个性化培训计划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330集:个性化培训计划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站在办公室窗边,手里捏着一支红色记号笔。窗外雨刚停,玻璃屋顶上还挂着水珠,阳光一照,像是撒了一层碎糖。

“刘哥,初稿整理好了。”阿梅敲了敲门,手里抱着一沓打印好的材料,“我按你说的,分成了应急反应、团队协作、工具使用和操作流程四个大块。”

“辛苦你了。”刘好仃接过材料,翻了几页,“小周那边呢?”

“他在会议室调试投影仪,说等你来了就开始讨论。”阿梅顿了顿,“不过他有点紧张,怕自己带不好‘应急反应组’。”

“让他别急。”刘好仃笑了笑,“咱们不是要培养一个人,是要带动一群人。”

两人走进会议室时,小周正蹲在地上摆弄插头,头发乱得像刚被电过。看到刘好仃进来,他赶紧站起身:“刘哥,你可算来了!这投影仪好像不太愿意配合我。”

“它可能想当个安静的美男子。”刘好仃调侃了一句,顺手拍了下投影仪侧面,“有时候,对机器也要讲点人情味。”

会议室里很快坐满了评估员,桌上摊着笔记本、评分表、还有几杯没喝完的咖啡。

“今天的目标很明确。”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个性化培训计划”几个字,“我们要把每个员工的情况都摸清楚,制定出真正适合他们的训练内容。”

小周举手:“但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怎么保证不漏掉重点?”

“这个问题问得好。”刘好仃点头,“所以我们先从典型代表开始分析。比如王工,在规范操作上几乎是满分,但在应急反应上波动很大。”

“我记得他那次模拟停电演练,一开始愣住了,后来反应又特别快。”阿梅回忆道。

“这就是我们要找的突破口。”刘好仃拿起笔在白板上圈出“应急反应迟缓”,“有些问题不是不会,是缺乏练习;有些人也不是不懂,是心态不稳。”

“那具体怎么练?”有人问。

“那就看谁带哪一组了。”刘好仃看向小周,“你是咱们这里最擅长搞突发演练的,能不能设计一套情境模拟课程?”

“可以试试。”小周眼睛亮了,“我们可以用日常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小故障做引子,让员工现场应对。”

“很好。”刘好仃满意地点头,“其他组也是一样,找到对应的问题点,再设计针对性强的训练方法。”

会议持续到中午,大家一边吃盒饭一边继续讨论。有评估员提出,有些员工虽然某个项目得分低,但在别的方面其实挺有潜力的。

“比如有个新人,团队协作一般,但工具摆放特别整齐。”阿梅补充道,“说明她细节意识很强,只是还不太会跟人配合。”

“这就提醒我们,不能只盯着短板。”刘好仃总结,“也要看到长处,说不定还能因材施教,让优势带动劣势。”

下午的工作安排得很紧凑。评估员们根据昨天汇总的数据,逐一分析每位员工的具体情况,并为他们量身定制训练内容。

“这个李姐,平时话不多,但执行力特别强。”小周指着一份资料,“我觉得她可以带一个小组,让她负责监督工具归位。”

“不错。”刘好仃点头,“有些人不适合当主角,但能成为最好的配角。”

会议室渐渐变成了作战室,墙上贴满了便利贴,上面写满了每个人的训练目标和负责人。

“差不多了。”刘好仃看着满满一墙的内容,心里踏实了不少,“接下来就是关键一步——怎么让大家接受这个计划。”

第二天下午,车间门口挂起了“个性化培训计划说明会”的横幅,员工们陆续进场,有的带着好奇,有的带着疑惑。

“这不是变相说我能力不行吧?”有人低声嘀咕。

“我看就是挑毛病。”另一个员工皱眉,“干得好好的,突然来这么一出。”

刘好仃走上台,清了清嗓子:“各位兄弟姐妹,我知道你们心里可能有点疙瘩。但我要说的是,这个计划不是为了批评谁,而是为了帮助每个人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

底下有人笑:“刘哥说话还是这么直。”

“举个例子。”刘好仃打开投影仪,调出一张图表,“比如老张,他在规范操作上几乎满分,但团队协作这一块相对弱一点。那我们就安排他多参与小组任务,锻炼一下合作能力。”

“而像小陈这样的新人,虽然流程掌握得还不够熟,但他应急反应特别快。”刘好仃指着图表,“这种天赋我们就要好好利用,说不定以后遇到突发状况,他就是我们的主力。”

台下的气氛慢慢活跃起来,有人开始点头,有人低声交流。

“另外,这次培训不是强制性的。”刘好仃继续说道,“我们会尽量安排在工作间隙进行,不影响大家的正常休息时间。”

“而且,我们还会设立一些奖项。”阿梅在一旁补充,“比如‘进步之星’、‘最佳搭档’,表现突出的还有机会参与更高阶的培训。”

“听起来还不错。”有人开口,“但我希望培训内容能更实用一点。”

“这点我们已经考虑到了。”刘好仃笑着回应,“后续也会根据大家的反馈不断调整。”

说明会结束后,评估员们留在现场,继续与员工一对一沟通。小周拉着王工聊了很久,最后两人都笑了。

“刘哥,王工说他其实一直想找机会提升自己的应急能力。”小周回来汇报,“只是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那就让他先从小型演练开始。”刘好仃点头,“给他一个台阶,他就能往上走。”

傍晚时分,大家都散了,会议室里只剩刘好仃和阿梅。

“你觉得怎么样?”阿梅问。

“比想象中顺利。”刘好仃靠在椅背上,“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

“嗯。”阿梅点头,“明天开始执行第一阶段训练。”

刘好仃翻开笔记本,在“个性化培训计划”那一页下方,写下一句话:

“每个人都有闪光的地方,我们要做的,是帮他们擦亮它。”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小周发来的消息:

“刘哥,王工刚才问我什么时候开始第一次演练。”

刘好仃嘴角一扬,回复了一个字:“明早。”

窗外,最后一缕夕阳洒进车间,玻璃映出一片暖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