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322集:培训需求分析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322集:培训需求分析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站在车间门口,手里捏着一沓表格,风吹得纸页哗啦作响。他眯着眼睛扫了一圈,发现阿梅正蹲在角落里和几个年轻员工聊天,小周则拿着记录本从生产线那头快步走来。

“都到齐了吧?”刘好仃扬了扬手里的表格,“今天不是开会,是摸底。”

阿梅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尘:“人倒是都来了,就是有几个蔫头耷脑的,估计以为又要听什么大道理。”

“咱们这次可不是讲道理。”刘好仃笑了笑,“是问问题。”

这话一出,围过来的人群里有几人明显松了口气,还有人开始低声议论起来。

小周插话道:“这次培训不是走过场,而是要真了解大家缺啥、想学啥、干啥最吃力。”

“这话说得好。”一个老员工点头,“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有些新设备确实搞不明白。”

“那就先从你们这儿问起。”刘好仃把第一张问卷递过去,“你先填,我看着你填。”

老员工一愣,随即笑了:“你这是怕我瞎编?”

“不为别的,就图个真实。”刘好仃也笑,“咱这培训要是不准,等于白忙活。”

接下来的一小时,车间一角变成了临时调查点。有人认真地对着表格一项项勾选,有人皱着眉挠头,还有人直接把表推给刘好仃:“你帮我填吧,我看不懂这上面写的啥。”

“看不懂没关系。”刘好仃拿起笔,“你告诉我你现在干活最头疼的是哪一步,我就记下来。”

这一招果然见效,原本拘谨的员工们渐渐放开了,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我操作那个新温控器总是调不对温度。”

“我每次换模具都慢半拍。”

“我最怕遇到客户临时改订单,流程全乱。”

刘好仃一边听一边记,笔尖几乎没停过。小周也在旁边忙着整理信息,时不时还回头确认几句细节。

“看来大家都挺实在的。”阿梅在一旁感慨,“以前这种时候,总有人装模作样说些‘都挺好’的话。”

“因为以前的培训都是假的。”刘好仃淡淡一笑,“现在是真的要帮你们解决问题,他们自然也愿意说实话。”

中午吃饭时,刘好仃坐在食堂角落,一边啃着饭盒里的炒青菜,一边翻看上午收集的问卷。

“还真有不少共性问题。”小周凑过来,“比如那个温控器,至少有六个人提到操作困难。”

“这不是他们的错。”刘好仃夹起一口米饭,“设备换了,但没人系统教过怎么用。就像开车,给你一把方向盘,不教你怎么踩油门刹车,你能开得好?”

小周点点头:“那我们是不是该优先安排这部分内容?”

“对。”刘好仃放下筷子,“不过也不能光看高频问题,还得看看每个岗位的特殊需求。”

阿梅端着饭盒坐过来,一听这话立刻接上:“你是说像质检那边,可能需要更精细的操作训练?”

“没错。”刘好仃点头,“还有维修组,他们接触的设备种类多,得掌握不同型号的基本操作逻辑。”

“听起来有点像看病。”阿梅打趣道,“得望闻问切,不能光看症状。”

“你这比喻倒贴切。”刘好仃笑了,“咱这就是给整个车间‘体检’,找出病灶,再开药方。”

午饭过后,调查工作继续推进。为了确保信息准确,刘好仃亲自去了一些平时不太爱说话的班组。

“你们几个,最近干活有没有觉得特别费劲的地方?”他在一个装配小组前坐下,语气轻松。

几个人互相看了看,谁都没开口。

刘好仃也不急,随手拿起桌上一块玻璃板:“这玩意儿我刚进厂的时候,拿不稳,摔碎过三块。后来有个老师傅教我,才慢慢掌握了手感。”

沉默了几秒后,一个年轻人终于开口:“其实……我不太会看参数表。”

“哦?”刘好仃挑眉,“那你一般怎么办?”

“靠感觉。”他有点不好意思地挠头,“有时候蒙对了,有时候就出错。”

“感觉不是不行。”刘好仃接过他手里的工具,“但得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你要是知道每个数字代表什么意思,感觉就会变成经验。”

这句话说得那人眼睛亮了一下。

“我帮你记下了。”刘好仃在他名字那一栏画了个星号,“你这块,我们得专门设计点实操课。”

到了傍晚,问卷回收基本完成,访谈也接近尾声。刘好仃回到办公室,把所有资料摊在桌上,像拼图一样摆开。

“数据量不小啊。”小周看着满桌的表格,“得花不少时间整理。”

“今晚就开始。”刘好仃已经拿出笔记本,“先把重复出现的问题归类,再看看哪些岗位有特殊需求。”

阿梅靠在门边,看着两人忙碌的身影,忽然笑道:“你们俩这架势,像是要写论文。”

“差不多。”刘好仃头也不抬,“写一本关于咱们员工能力现状的‘诊断报告’。”

夜色渐深,办公室的灯光依旧亮着。窗外的风穿过厂区,吹动了挂在墙上的安全标语,纸页轻轻晃动,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第二天早上,会议室里又坐满了人。

刘好仃站在投影仪前,背后屏幕上显示着一张密密麻麻的数据图表。

“这是我们这两天收集到的信息。”他指着图表,“大家可以看到,操作失误集中在几个关键环节,而这些环节正好对应了我们近期引进的新设备。”

底下响起一阵低声讨论。

“所以,”刘好仃顿了顿,“我们的第一个重点方向,就是围绕这些新设备展开针对性培训。”

“第二个重点,”他切换了一页ppt,“是不同岗位的差异化技能需求。比如质检组需要更高的判断精度,维修组需要更强的应变能力。”

他环视一圈:“这并不是要把每个人都变成全能选手,而是让每个人都能胜任自己的岗位,并且在关键时刻能顶上去。”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随后爆发出掌声。

“我觉得这个方向很清晰。”阿梅率先发言,“我们可以根据岗位分组,制定不同的课程模块。”

“我负责整理操作手册。”小周也表态,“把这些常见问题汇总成图文教程。”

其他人陆续点头,气氛比上次会议活跃了许多。

刘好仃看着这一幕,心里踏实了不少。

他知道,培训这件事,不能急,但也绝不能拖。

“接下来,我们要做两件事。”他最后总结,“一是编写初步的培训教材,二是确定第一批讲师人选。”

“那讲师从哪儿找?”有人问。

刘好仃笑了笑:“从你们中间选。”

众人一愣,随即纷纷低头思索起来。

这时,阿梅突然举手:“我想试试。”

她这一句话,像是打开了开关,陆续有人举起手来。

刘好仃看着一双双举起的手,嘴角微微上扬。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但至少,大家都在往前迈步。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落在桌面上,像是铺了一层金色的薄纱。

他翻开笔记本,在第一页写下:

“员工培训:从零开始——第二阶段。”

然后,他合上笔记本,站起身,推开窗户,深吸了一口带着金属味道的空气。

远处的传送带还在缓缓运转,玻璃一片接一片地被送出,像是一道流动的光河。

他轻轻一笑,转身离开会议室,脚步依旧坚定。

训练新人,就像打磨一块毛坯玻璃,需要耐心,也需要方法。

而这趟旅程,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