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312集:技术现状分析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312集:技术现状分析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阳光透过百叶窗斜斜地洒在会议室的长桌上,像给桌面铺了层金箔。刘好仃坐在主位,手里捏着一支圆珠笔,在笔记本上画了一个圈,又画了一个三角,最后在中间写了个“技”字。

“今天咱们要干的事儿,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他抬头扫了一圈团队成员,“就是把咱们厂的技术现状摸清楚,搞明白我们现在到底是‘老当益壮’还是‘老气横秋’。”

小周坐在角落里低头笑,心想这话说得挺逗的,但也没错——他们现在确实到了该重新认识自己的时候了。

“技术分析这事,咱都没啥经验。”刘好仃继续说,“但没关系,咱们可以边做边学。就像当年我刚进厂那会儿,连玻璃是怎么熔化的都搞不清楚,还不是一步步摸索出来的?”

会议桌上的气氛轻松了些,几个年轻点的员工开始翻笔记本、打开电脑准备记录。

“任务我分好了。”刘好仃翻开一页新的纸,“小周你负责生产数据这块,效率、良品率、能耗这些,越细越好;阿梅你跑市场那边,看看客户都在问什么、竞争对手在推什么新材料新技术;老张你经验丰富,去车间转一圈,听听一线师傅们对设备和工艺的看法。”

“没问题。”阿梅点头,顺手把手机调成了录音模式。

“还有啊,”刘好仃顿了顿,“别光听别人说什么就记下来,咱们自己也要动脑子。比如人家用纳米镀膜,我们能不能做?成本高不高?适不适合我们的生产线?这些都是我们要想的问题。”

小周插嘴:“刘哥,您说得好像我们要做可行性报告一样。”

“差不多。”刘好仃笑着点头,“虽然现在只是分析,但思路要往深里走。不然等真要上马新项目的时候,咱们还得从头再来一遍。”

会议开到中午才散,大家各自领了任务,办公室顿时热闹起来。有人打电话联系供应商,有人在车间门口蹲着跟操作工聊天,还有人对着电脑屏幕皱眉头,像是被一堆乱七八糟的数据卡住了。

小周坐在办公桌前,面前摊着三份报表:去年的、前年的、大前年的。他一边敲键盘导入系统,一边嘀咕:“原来我们真的有十年没换过主要设备了……怪不得人家一提到‘智能玻璃’我们就一脸懵。”

“别光看年份。”刘好仃端着保温杯路过,放下一句,“关键是你看出来哪些是短板,哪些还能撑一阵子。”

“我知道。”小周点点头,“不过我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数据,咱们三班的良品率比一班二班高出差不多两个百分点,但他们的设备可是一样的。”

“哦?”刘好仃来了兴趣,“你查过原因了吗?”

“还没来得及,但我打算下午去找三班的班长聊聊。”

“行,这事儿值得追。”

刘好仃转身走了几步,又回头叮嘱:“资料收集的时候,记得分类整理,别到时候全堆一块儿,谁也看不懂。”

“放心吧,刘哥。”小周冲他竖了个大拇指,“我现在可是有专业数据分析软件的人。”

刘好仃笑了笑,没再说话,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窗外的风有点大,吹得百叶窗哗啦作响。他拉开抽屉,取出那本行业报告,随手翻了几页,眼神慢慢沉了下来。

下午三点,阿梅拎着一包资料回来,往桌上一放,声音闷闷的:“够厚的,全是打印的。”

“你这是跑了哪儿?”刘好仃问。

“建材展的资料册、几家企业的产品手册、还有最近两年的行业白皮书。”她摘下口罩,脸上带着点疲惫,“有些信息可能已经过时了,但至少能帮我们了解个大概。”

刘好仃翻了翻,点了点头:“辛苦了,先放这儿,等会儿一起整理。”

阿梅喝了口冰美式,忽然说:“你知道吗?现在市面上已经有那种能自动调节光线的玻璃了,白天太阳晒得再厉害,室内也不会太亮。”

“我知道。”刘好仃淡淡地说,“我们厂十年前就听说过这个概念,只不过那时候没人觉得它能卖出去。”

“现在不一样了。”阿梅叹口气,“客户的需求变了,市场也在变。如果我们不跟上,迟早会被淘汰。”

刘好仃没接话,只是轻轻合上了那份产品手册。

第二天上午,刘好仃召集大家开会。这次不是正式会议,而是围在茶水间的小桌子旁,一人一杯奶茶,几张草稿纸摆在中间。

“我把大家收集的资料初步整理了一下。”小周指着一张表格,“目前来看,我们厂的生产设备整体偏老旧,自动化程度不高,人工干预多。这导致效率低、出错率高,尤其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容易出现人为失误。”

“我这边的市场反馈也差不多。”阿梅补充道,“客户普遍反映我们的产品稳定性不够,尤其是高端定制类订单,交货周期长,品质波动大。”

“车间那边怎么说?”刘好仃看向老张。

“一线师傅们都挺实在。”老张挠挠头,“他们说设备不是不能用,但维护频率太高,有时候一天得修两次,影响进度。而且很多流程还是靠经验判断,没有标准化。”

刘好仃听完,沉默了几秒,然后开口:“所以,问题很明确。我们不是完全落后,但确实跟不上时代了。”

众人纷纷点头。

“那接下来,咱们得确定重点方向。”他说,“是升级设备?引进新材料?还是优化整个生产工艺流程?”

讨论开始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热火朝天。有人主张先解决设备老化问题,有人觉得应该优先研究新型玻璃材料,还有人提出要建立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

刘好仃听着,时不时插句话引导一下方向。直到快下班时,他才做了总结:“综合考虑成本、可行性和市场需求,我觉得我们应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引入新型环保材料,二是逐步推进生产线智能化改造。”

“听起来是个稳妥的方案。”小周点头,“我可以先做个初步的成本测算。”

“我也能帮忙找找相关的合作资源。”阿梅说。

“那就这么定了。”刘好仃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接下来,咱们就得拿出具体方案了。”

众人陆续收拾东西准备下班,刘好仃却还在桌边坐着,盯着那份汇总表看了好久。他拿起笔,在空白处写下一行字:

“技术更新,不只是设备的升级,更是思维的转变。”

写完,他合上笔记本,关掉灯,走出办公室。走廊尽头,夕阳正缓缓落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墙上,映出一道长长的影子。

而那句未说完的话,仿佛还悬在空气中,等待着下一个黎明的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