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35集:寻求外援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35集:寻求外援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夜色中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玻璃在灯光下泛着微光,仿佛也在等待一个转折点。刘好仃站在窗边,手里拿着一张皱巴巴的测试数据表,眉头紧锁。

“这玩意儿就像个倔老头,你越急它越不给你面子。”王强靠在实验台边,一边摆弄着线路板,一边嘟囔,“咱几个加起来快把电子工程学从头学到尾了,结果还是卡在这一步。”

小李叹了口气:“现在最头疼的是传感器反应太慢,根本跟不上光线变化节奏。”

张建国没说话,只是低头翻看自己手里的资料,时不时用笔圈出几个关键词。自从那次谈心之后,他虽然话不多,但干起活来格外认真,像要把过去的一切都补回来。

刘好仃放下手中的纸,转身看向他们:“咱们不是说好了吗?问题一个个解决,走一步算一步。”

“可问题是,有些路我们真的走不通啊。”王强摊手,“这不是拼力气的事,是技术门槛太高。”

刘好仃沉默了几秒,突然笑了笑:“那我们就去借点梯子。”

三个人愣住。

“啥意思?”小李问。

“我想办法找外援。”刘好仃语气坚定,“咱们做玻璃的,不一定非得把电路也搞得比电子厂还精通。能合作、能请教,才是正道。”

“可上哪儿去找外援?”王强一脸怀疑,“咱们又不是什么大公司,人家凭什么帮咱们?”

“试试才知道。”刘好仃拿起手机,“总不能让这块玻璃成了我退休前最后一块‘失败品’吧。”

第二天一早,刘好仃就跑到车间办公室,借了台电脑。他在网上翻了半天,终于在一个行业论坛里找到了一家曾发布过智能玻璃相关技术文章的电子科技公司。他盯着屏幕看了好一会儿,然后开始敲字写邮件。

“尊敬的贵司技术部负责人:

您好!我是深圳某玻璃厂的一名普通技术人员,近期正尝试研发一款基于玻璃材料的智能调光产品。我们在基础工艺方面已有一定积累,但在电子控制系统部分存在瓶颈。了解到贵公司在该领域有丰富经验,特此联系,希望能有机会交流学习,或寻求技术支持……

随信附上本人过往参与的部分节能玻璃项目成果,供参考。”

写完后,他又仔细检查了一遍措辞,确保简洁明了,没有多余废话。点击发送键的那一刻,他心里竟有种年轻时第一次独立操作熔炉的感觉——紧张中带着期待。

回到车间后,他召集大家开了个小会。

“我已经联系了一家电子公司,看看能不能请他们帮忙。”刘好仃开门见山。

王强挑眉:“就这么一封信?人家理都不理你怎么办?”

“那就再写一封。”刘好仃笑着,“实在不行,我亲自登门拜访。”

小李忍不住笑了:“您这劲头,跟当年追女朋友似的。”

“那当然。”刘好仃一本正经地说,“谈恋爱和搞技术一样,都得主动出击,还得有耐心。”

张建国看着他们笑,嘴角也微微翘了一下。这段时间以来,这是他第一次真正露出笑容。

接下来几天,团队一边继续调试设备,一边各自整理手头的技术资料。小李负责画出目前使用的电路图,并标注出关键问题;张建国则整理出涂层材料的实验数据;王强也不再抱怨,默默地将几次失败的样品拍照归档。

刘好仃也没闲着,他把自己以前做的节能玻璃样品全都翻了出来,摆在桌上拍了照,连同详细参数一起发给了那家公司。

就在大家几乎要忘记这件事的时候,一封回信来了。

“刘先生您好,感谢您的来信。我们对贵厂正在推进的项目非常感兴趣,尤其是您提到的玻璃基材与电控系统的结合思路,与我们当前的研究方向有一定契合度。建议安排一次线上会议,进一步沟通细节……”

刘好仃看完邮件,眼睛亮了。

“好消息!”他冲进车间,“对方愿意聊一聊,约了视频会议。”

“真的假的?”王强一把抢过鼠标,“让我看看是不是诈骗网站。”

“放心吧,正规企业。”刘好仃拍拍他的肩膀,“不过你也别掉以轻心,防人之心不可无。”

当天下午,刘好仃特意借了会议室,调试好摄像头和麦克风。小李把整理好的图纸打印出来,放在桌上备用。

视频会议时间一到,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穿着整洁的衬衫,背后是一面贴满技术图表的墙。

“刘先生,您好。”对方礼貌地打招呼,“我是xx电子公司的技术对接人,姓林。”

“林工好。”刘好仃点头,“感谢您抽空参加这次会议。”

“客气了,我们也很感兴趣。”林工笑着说,“听说你们已经在尝试制作智能调光玻璃?”

“是的。”刘好仃打开投影仪,展示样品照片,“这是我们目前做出的几块原型,虽然还有不少问题,但基本功能已经实现。”

林工凑近屏幕看了看:“不错啊,你们是怎么解决玻璃导电性问题的?”

“这是我们一位同事提出的方案。”刘好仃指了指张建国,“调整了涂层成分比例,提高了导电性能。”

林工点点头:“这个思路挺有意思的,我们之前也有类似尝试。”

听到这话,几个人互相对视一眼,眼神里多了一丝希望。

“我们这边可以派出一名工程师来现场协助。”林工接着说,“当然,前提是你们这边确实有明确的合作意向和技术需求。”

“当然有。”刘好仃毫不犹豫,“我们想请教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传感器响应速度,以及如何稳定电路系统运行。”

林工记下了重点:“这些我们可以提供初步支持。不过,我们也需要了解你们项目的整体规划,包括后续生产规模、应用场景等。”

“没问题。”刘好仃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项目计划书,“这是我们目前的设想,欢迎批评指正。”

会议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气氛从最初的试探逐渐变得融洽。林工甚至主动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比如使用更灵敏的光电探测器,或者考虑加入温度补偿机制。

结束通话后,会议室里一时没人说话。

“刘工,您这……”小李忍不住感叹,“简直像变魔术一样。”

“哪有什么魔术。”刘好仃笑了笑,“就是一步步来,有问题就解决,缺资源就找资源。做人做事,都不能把自己困死在原地。”

王强挠挠头:“我以前总觉得,搞技术就得靠自己硬扛。现在看来,有时候求助也是一种本事。”

“没错。”刘好仃点头,“聪明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低头,也知道什么时候该伸手。”

张建国默默收起桌上的资料,脸上浮现出一丝从未有过的轻松。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照在桌上那几张图纸上,泛着柔和的光。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