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224集:方案实施与监督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224集:方案实施与监督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站在会议室门口,手里拎着一沓刚打印出来的执行方案。纸张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在他掌心微微发烫。今天的阳光比前几天更亮了些,透过走廊的玻璃窗斜照进来,在地板上拉出一道道细长的光影。

会议桌已经坐了七八个人,有老面孔也有新来的同事。小王和小张坐在靠门的位置,正低头翻看手里的资料,时不时低声交流几句。看到刘好仃进来,两人立刻挺直了腰板,像是提前进入了“战备状态”。

“各位,”刘好仃把资料分发下去,“今天不是动员大会,是实打实的任务分配会。”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只有纸张翻动的声音。

“咱们的目标很明确——客户关系维护方案必须落地。”他说着,从笔记本里抽出一张表格,“每个人都有任务,每项任务都有时间节点。如果有疑问,现在就提。”

话音刚落,一个声音响起:“刘哥,我负责的那部分回访名单有点多,能不能调整一下?”

刘好仃点点头,翻开自己的计划表:“你先说说哪几单你觉得难度大?”

“主要是那几个外地客户,联系不上几次,而且他们那边对接人换得频繁。”

“这个问题确实存在。”刘好仃在本子上记下,“我们调整一下分工,把这部分客户集中起来,由专人负责跟进,统一口径,提高效率。”

又有人提出不同意见:“我觉得增值服务这块儿,是不是该优先做那些高频客户?毕竟资源有限。”

“你的建议很好。”刘好仃笑了笑,“不过我们要做的是‘均衡覆盖’,不能只顾眼前贡献大的客户,冷落了潜力客户。这样反而会影响长期关系。”

讨论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最终大家达成一致,各自领了任务。散会前,小张忽然举手:“刘哥,我有个建议。”

“说。”

“咱们之前做的满意度调查反馈机制,是不是可以加个‘快速响应通道’?比如一周内收到的反馈,优先处理并回复?”

刘好仃眼睛一亮:“这个点子不错,回头我们再细化一下流程,写进监督机制里。”

会议结束,众人陆续离开,办公室恢复了平静。刘好仃坐在原位没动,看着桌上摊开的执行计划,心里盘算着接下来要做的事。

第二天一早,档案整理工作正式开始。

小王和小张被安排在档案室,负责更新客户信息。老旧的柜子里堆满了文件,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纸浆味。小张一边翻找一边皱眉:“这资料也太乱了吧,有些客户电话还是十年前的座机号。”

“那就打电话核实。”刘好仃站在门口,“别怕麻烦,这是基础中的基础。”

于是,整个上午都在电话声中度过。小王负责拨打,小张记录,遇到信息不全的就标记出来,准备下午二次确认。

就在整理一份老客户的资料时,小张突然停了下来:“刘哥,你看这个。”

刘好仃接过一看,是一张泛黄的复印件,上面写着十年前的产品试用报告。纸张边角卷起,字迹略显模糊,但还能看清“李总”两个字。

“这可能是我们最早一批合作客户的原始反馈。”刘好仃轻声道,“说不定能帮我们理解他们的需求变化。”

小张点点头:“要不要扫描存档?”

“当然。”刘好仃把复印件小心地放进扫描仪,“这些细节,都是我们维系关系的关键。”

中午吃完饭,三人继续推进客户回访计划。

刘好仃亲自带队,准备去拜访三家重点客户。可就在出发前,其中一位客户临时改了时间,导致原本安排好的行程被打乱。

“地图重新规划路线没问题。”刘好仃冷静地说,“关键是得先给客户打个电话,说明情况,争取理解。”

他拨通电话,语气诚恳:“王总,实在不好意思,因为临时变动,我们得把见面时间往后顺延半小时,您这边方便吗?”

对方沉默了几秒,然后笑了:“没事,你们来就行,我这边正好还有点事要处理。”

挂断电话后,刘好仃松了口气:“走吧,路上抓紧点。”

车子驶出厂区,阳光洒在挡风玻璃上,反射出一片金光。一路上,三人都没怎么说话,各自想着待会儿见到客户要说些什么。

当他们抵达第一家客户公司时,已是午后。

走进会议室,墙上挂着一块金属牌,写着“合作十周年纪念”。刘好仃一眼就看到了,心头微微一热。

“这是我们第一次签合同的时候送的。”王总笑着介绍,“那时候你们厂还没现在这么大,但我们觉得靠谱。”

刘好仃走上前,轻轻摸了摸那块牌子:“时间过得真快。”

“是啊。”王总感慨,“不过你们这些年一直没变,服务态度还在提升。”

这次回访进行得很顺利,客户提出了几个实际问题,刘好仃都一一记下,并承诺会在两周内给出解决方案。

回到车上,小张翻看着笔记:“王总提到的那个包装破损率的问题,好像不止一家客户反映过。”

“对。”刘好仃点头,“回去我们就把这个列为重点改进项。”

最后一站,他们去了南华建材。

可刚到楼下,前台却说负责人临时出差,接待的人临时换了另一个部门经理。刘好仃没有抱怨,而是迅速调整了沟通策略,把原本准备的技术交流改成了简短的需求反馈。

“虽然没能见到主要对接人,但我们还是收集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刘好仃总结道,“这就是执行过程中的现实情况,我们必须灵活应对。”

回程的路上,小王忽然问:“刘哥,你觉得这套监督机制真的能坚持下去吗?”

“你说呢?”刘好仃反问。

“说实话,我有点担心它最后变成形式主义。”

“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刘好仃望着窗外掠过的街景,“所以我们一开始就要设定好标准,让监督真正成为推动工作的助力,而不是负担。”

“那评分机制怎么定?”

“透明、公平、可操作。”刘好仃笑着说,“每个环节都要有量化指标,同时鼓励团队内部互评,形成良性循环。”

小张插嘴:“那监督小组成员选谁合适?”

“老陈就不错。”刘好仃说,“他去年参与过一次客户维系项目,虽然失败了,但也积累了经验。”

“原来是他……”小张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回到厂里,天色已暗。

刘好仃把当天的回访记录整理完,合上笔记本,抬头看了眼墙上的钟:九点整。

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空调吹出的风有些凉。他起身关了灯,走出门,走廊尽头的灯光像一条温暖的指引线。

他想起白天王总说的话:“你们这些年一直没变。”

其实变了,只是他们一直在努力变得更好。

走到停车场,他掏出车钥匙,按了一下解锁键。

“叮”的一声,车灯亮起,照亮了前方一小片区域。

他拉开车门,坐进去,发动引擎。

车缓缓驶出厂门,夜色温柔,星光如水。

而明天,还有更多事情等着去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