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200集:人才培养成果显着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200集:人才培养成果显着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站在玻璃厂多功能厅门口,看着昨晚刚结束的技能竞赛颁奖现场被迅速收拾得干干净净,心里一阵踏实。

“刘哥,名单核对好了。”小王拿着一沓纸快步走来,“这次获奖的员工一共二十七人,培训部门已经整理出后续培养计划。”

“辛苦你们了。”刘好仃接过名单,随手翻了两页,“不过这人数比去年多了不少啊。”

“可不是嘛。”小王笑着说,“大家都铆足劲儿练了一阵子,水平确实上去了。连林婉秋都主动报名参加设备操作组的进阶课程了。”

刘好仃点点头:“嗯,这才是我们办比赛的目的。”

说话间,几个工人正从仓库搬出几块旧展板,准备搭在大厅一角当临时颁奖台。展板边角有些磨损,但贴上新的彩带和标语后,倒也精神了不少。

“这布置挺实在。”刘好仃环顾四周,“省事又体面。”

“是啊,刘哥您说得对。”小王挠挠头,“不过……这电源好像有点问题。”

话音刚落,大厅里的灯光忽然闪了一下。

“哎哟,这可不行。”刘好仃皱眉,“明天表彰大会可是正式场合,不能出岔子。”

他立刻拨通了电工班的电话:“老李,你那边能抽个人过来检查下线路吗?主控电源不太稳。”

“没问题,我这就让小陈过去。”电话那头爽快答应。

不一会儿,一个戴着眼镜、穿着工装的年轻人走了进来,手里还拎着工具箱。

“刘哥,我是新调来的技术员陈志远。”他礼貌地打招呼,“听说这边线路有点问题?”

“是啊,刚才灯闪了几下。”刘好仃指了指墙角的配电箱,“你先看看是不是接线松了。”

陈志远点点头,蹲下身子打开箱盖,开始检查线路。他的动作很熟练,眼神也很专注。

“刘哥,这接线盒老化得厉害,建议换一个新的。”他一边说,一边掏出工具拧螺丝。

“行,那就按你说的办。”刘好仃拍拍他肩膀,“以后厂里这种事儿多的是,你就放心干。”

“谢谢刘哥!”陈志远抬头一笑,“我会努力的。”

刘好仃看着他认真工作的背影,心里突然想到一件事:这小伙子,好像不是厂里的老员工吧?

他不动声色地问了一句:“你是哪年进厂的?”

“去年底来的。”陈志远回答,“之前在外头一家电子厂做技术支持,后来听说咱们这边有培训机会,就申请调过来了。”

“哦?”刘好仃挑了挑眉,“那你得好好表现,我们这儿虽然不大,但机会还是有的。”

“明白。”陈志远点头,“我也想在这儿干点成绩出来。”

刘好仃笑了笑,没再多说什么。他转身走到大厅中央,看着正在布置场地的工人们,心里踏实了不少。

这场竞赛之后,整个厂子的气氛都有些不一样了。大家干活更认真了,培训课的人数也多了起来。连平时不爱说话的老吴,这两天都在休息区跟人讨论焊接技巧。

“看来,是真的动起来了。”刘好仃心想。

第二天下午,表彰大会如期举行。

虽然因为夜班轮岗,有一部分员工没能到场,但刘好仃早就安排了分会场同步转播,并且给观看区送去了热腾腾的盒饭。

“咱们厂子里,没有谁的岗位是次要的。”他在讲话中说道,“不管是生产线上的兄弟姐妹,还是后勤保障的师傅们,都是这个大家庭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掌声响起,气氛渐渐热烈起来。

颁奖环节进行得很顺利。每位获奖者上台时,都能感受到周围同事由衷的祝贺。有人笑着鼓掌,有人吹口哨,还有人举着手机录像,生怕错过这一幕。

轮到林婉秋领奖时,她依旧是那个温温柔柔的样子,但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

“谢谢大家。”她接过证书时说,“其实我也没想到自己会得奖。以前总觉得,只要把手头的事做好就行。但这次比赛让我明白,原来还可以做得更好。”

“这话听着真舒服。”刘好仃接过话筒,“所以接下来,我们也会安排更多像林婉秋这样的优秀员工,给大家分享经验。”

底下一片笑声。

轮到设备操作组的陈建民时,他依旧一脸严肃。不过当他接过证书的时候,嘴角微微扬起了一点弧度。

“下次再来。”他说。

刘好仃拍了拍他的肩膀:“随时欢迎。”

散场后,刘好仃照例留在大厅门口送人。不少人走过时都跟他打个招呼,脸上带着笑意。

“刘哥,今天真是热闹。”小王凑过来,“感觉大家的状态都不一样了。”

“是啊。”刘好仃点头,“这就是改变的力量。”

他回头看了眼还在收拾场地的工人,目光落在角落里一个人身上——那是昨天帮忙调试电路的陈志远,此刻正低头整理工具箱。

“嘿,小陈!”刘好仃喊了一声,“要不要留一下?我有点事想问问你。”

陈志远抬起头,愣了一下,然后快步走了过来:“刘哥,有什么吩咐?”

“没什么大事。”刘好仃笑笑,“就是想跟你聊聊,你在外头工作这么多年,怎么看我们厂里的培训体系?”

陈志远想了想,认真地说:“说实话,我觉得挺接地气的。不像一些大公司搞很多花架子,咱们这里讲的都是实用的东西,学完就能用上。”

“听你这么说,我很高兴。”刘好仃点头,“那你有没有什么建议?”

“如果非要说的话……”陈志远顿了顿,“我觉得可以增加一点跨岗位的学习内容。比如像我这样刚调过来的技术员,其实特别需要了解生产流程。”

“这个建议不错。”刘好仃记下了,“我们会考虑的。”

两人又聊了几句,陈志远便告辞离开。刘好仃站在原地,望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

回办公室的路上,他顺手打开了意见箱。

这是前两天才挂出来的,上面还贴着“每条建议必回复”的承诺书。

箱子里有几张纸条,字迹各异,内容也都挺实在。有一张写着:“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实操培训,理论太多容易忘。”还有一张提到:“希望能定期组织技能复训,别学完就忘了。”

刘好仃把纸条一张张摊开,准备带回办公室慢慢看。

忽然,他注意到一张折叠得很整齐的纸条,上面只写了一句话:

“我想试试当讲师。”

刘好仃笑了。

他想起上午颁奖时,有个年轻技工一直在后台反复查看自己的奖状编号,神情既紧张又期待。

或许,这正是一个信号。

人才的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藏在每一次练习中,每一次尝试里,甚至是在一张小小的匿名纸条上。

刘好仃合上意见箱的门,轻轻拍了拍锁孔处。

那里,还残留着一点点胶痕,像是曾经被人偷偷贴过什么东西,又被匆忙撕掉。

他没有多想,只是转身朝办公室走去。

天已经黑了,厂子里的灯光一盏盏亮起,照亮了每个人的归路。

而有些人的脚步,却正朝着新的方向,悄悄迈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