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197集:竞赛筹备与宣传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197集:竞赛筹备与宣传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第二天一早走进办公室时,手里拎着两袋豆浆和四个包子。他把早餐放在桌上,正准备坐下,小王已经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

“刘哥,海报打印机卡住了,现在还没出第一批。”小王一边喘气一边说,“而且保安那边刚通知,说不能遮挡安全出口标识。”

刘好仃咬了一口包子,含糊地说:“那就在其他地方贴,比如更衣室门口、食堂墙边、车间通道这些地方。”

“问题是……我们一共就印了二十张,全厂有五个车间。”小王愁眉苦脸。

“那就再印。”刘好仃喝了口豆浆,擦了擦嘴,“你去行政组,让他们今晚加班加点赶出来。”

“今晚?”小王瞪大眼睛,“这可是周末。”

“你以为我昨天晚上是去泡吧了吗?”刘好仃翻了个白眼,“快去。”

小王叹了口气,转身出门。临走前还嘀咕了一句:“下次还是让我去搬砖吧。”

刘好仃笑了笑,拿起手机给各个班长发消息,请他们中午午休时段组织人员分头张贴海报。他知道,这个时候不抢时间,等保安巡逻完一圈回来,连门都进不去。

上午十点多,第一批海报终于出炉。刘好仃亲自检查了一遍设计,发现角落里有个小错别字——“技能竞赛”写成了“技熊竞赛”。

“谁做的?!”他在群里吼了一嗓子。

几秒后,一个声音弱弱地回:“是我……我昨晚睡迷糊了。”

“没事。”刘好仃回了个笑脸,“改过来就行,别太紧张。”

大家松了口气,纷纷开始修改。而刘好仃则拿着一张样稿走到厂区里,亲自选了几处显眼的位置。

中午十二点,午休铃一响,各班的小伙子们就像接到任务的特工一样,迅速行动起来。有人负责扶梯子,有人负责贴海报,还有人专门盯着保安方向,一看到巡逻的来了就赶紧喊一声“撤”。

整个过程不到四十分钟,二十张海报就全部贴完了。刘好仃站在食堂门口,看着那些红底黄字的大标题:“技能竞赛火热报名中!奖金 证书 调休一天,等你来战!”

他心里有点激动,也有点忐忑。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参加这种比赛的。尤其是那些干了几十年的老员工,觉得“凭经验吃饭”就够了。

果然,下午刚过一点,他就听到几个老焊工在车间门口议论。

“搞这些玩意儿干嘛?咱们又不是年轻人。”

“就是啊,奖品能值几个钱?”

刘好仃没吱声,只是悄悄走过去,拍了拍其中一个老哥的肩膀:“老李,我记得你当年拿过市里的技术标兵吧?”

老李愣了一下,点了点头。

“那你现在要是上台比一场,谁能赢你?”刘好仃笑眯眯地看着他。

老李没说话,低头抽烟。

刘好仃拍拍他的肩,走了。

他知道,光靠一张海报,还不够。

当天傍晚,刘好仃带着小王和几个组长开会,商量怎么把通知单送到每个人手里。

“有些人轮休了,有些人下班就直接走人,怕是看不到公告。”小王说。

“那就双重保障。”刘好仃说,“一组人负责交接班的时候口头传达,另一组人把通知单夹到工资袋里。”

“工资袋?”小王一愣,“人事部可不好惹。”

“那就提前沟通。”刘好仃掏出手机,“我现在就打个电话。”

几分钟后,人事部答应配合。于是当晚,所有人的工资袋里都多了一张彩色的通知单,上面详细列出了比赛项目、报名方式、奖励机制,甚至还有刘好仃亲手写的几句鼓励话: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机会来了,别让它溜走。”

第二天早上,刘好仃刚进厂,就看到有几个年轻员工围在公告栏前讨论。

“这个切割精度得精确到0.5毫米?这也太严了吧?”

“严才好嘛,不然大家都差不多,怎么评高低?”

“我要报质检组,我觉得我眼光准。”

刘好仃听了,嘴角微微上扬。

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这么热情。

中午吃饭时,他看到一位年近五十的老员工,拿着通知单看了半天,最后轻轻叹了口气:“唉,这种事哪轮得上我。”

刘好仃走过去,在他旁边坐下:“怎么不轮得上?你干了三十年,经验比谁都足。”

“我这把年纪了,还能跟年轻人比?”老员工摇头,“再说,我也不懂什么评分标准。”

“不懂没关系。”刘好仃笑着说,“我可以安排专人辅导,一对一教你怎么操作评分系统。”

老员工抬起头,眼神有些迟疑:“真行?”

“当然。”刘好仃点头,“只要你愿意试试,我就给你机会。”

老员工沉默了一会儿,最终把通知单折好,放进了口袋。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比赛内容,刘好仃决定开一场宣讲会。

地点定在厂区多功能厅,时间是周三晚六点半。

“这会不会太晚了?”小王问。

“不会。”刘好仃说,“下班后大家正好可以来听听,顺便吃点夜宵。”

宣讲会当天,刘好仃提前半小时到场,调试投影仪、摆放资料、调整麦克风。他特意换上了干净的工作服,虽然不是西装革履,但也尽量让自己看起来精神一些。

六点半,陆续有人进来。大部分是年轻人,也有一些抱着观望态度的老员工。

刘好仃站上讲台,清了清嗓子:“各位同事,感谢大家今天抽空来听我说几句废话。”

底下有人笑了。

“我知道很多人对这次比赛有疑问,也有人觉得这是‘走过场’。”刘好仃目光扫过全场,“但我只想说一句话——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你们的孩子问你们:‘爸爸,你在玻璃厂最牛的地方是什么?’你会怎么回答?”

现场安静了几秒。

“是‘我干了十几年’吗?还是‘我拿过一次冠军’?”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不是要让大家争名夺利,而是想给你们一个机会,一个让别人记住你名字的机会。”

说完,他打开了ppt,开始讲解比赛规则和评分细则。

为了让内容更生动,他还请来了几位往届优秀员工,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

其中一位老技工站起来,说:“我以前也觉得这些活动没啥意思,后来参加了一次培训,结果学到了新设备的操作技巧,升职加薪都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他说完,底下响起一阵掌声。

宣讲会快结束时,刘好仃播放了一段剪辑过的视频,里面是一些过往培训和比赛的画面。画面最后定格在一个曾经参赛的技工身上,他现在已经离职,去了别的城市发展。

刘好仃看着屏幕,心里有些感慨。

他知道,有些人也许这辈子都不会参加比赛,但他们至少会记得,自己曾有机会站在舞台上,被所有人看见。

宣讲会结束后,报名登记台也在食堂门口搭了起来。

刘好仃亲自坐镇,小王在一旁帮忙整理表格。为了吸引更多人报名,他们还在旁边摆了个小桌子,扫码报名就能送一个定制水杯。

“杯子图案还没确定呢。”小王嘀咕。

“不重要。”刘好仃说,“关键是让人扫码。”

果然,不少人吃完饭路过,看到水杯就停下脚步。

“扫码就能报名?”

“是的。”

“奖金真的有五千块?”

“没错,一等奖五千元现金。”

“那我也报一个试试。”

队伍慢慢排了起来。

刘好仃坐在桌后,看着一个个名字被填进表格,心里踏实了不少。

他知道,这场竞赛才刚刚开始筹备,后面肯定还会遇到各种问题。但现在,至少已经有了一批愿意尝试的人。

那天晚上,刘好仃回家的路上,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林婉秋发来的消息:“刘先生,关于竞赛中的设备操作模块,我有几个建议,不知是否方便明天详谈?”

他盯着屏幕看了几秒,嘴角微微扬起。

“明天再说吧。”他轻声说,关掉手机,抬头望向远处的夜空。

星星不多,但有一盏灯,亮着。

那是厂区的灯光,也是希望的起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