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166集:库存管理改进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166集:库存管理改进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站在玻璃厂仓库门口,手里拎着一串钥匙,脚边是一摞刚从办公室搬来的纸质台账。阳光照在铁皮屋顶上,反射出一片白晃晃的光,让人睁不开眼。

他深吸一口气,心想:这一章,得从“存”开始讲了。

物流那边的事总算理顺了些,司机们也开始适应新流程,送货准时率提上来了。可仓库这边的问题却像一块石头,压在他心头好久了。

前几天盘点的时候,小王跑来跟他说:“刘哥,咱们库存对不上啊!系统显示还有三百箱原料,我亲自去数了,就剩不到一百。”

刘好仃当时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事不是一天两天了,但一直没腾出手来好好查。

今天,他决定动真格的。

推开仓库大门,一股混合着机油味和纸箱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货架整齐排列着,上面贴着标签,可有些已经模糊不清,像是被水泡过又晒干似的。

“老张呢?”刘好仃一边走一边问旁边的搬运工。

“在里头核对数据呢。”那人指了指最里面的一排货架,“说是要把最近三个月的出入库记录重新整理一遍。”

刘好仃点点头,走到仓库中央停了下来。他环顾四周,心里明白——这地方就像一个沉默的老者,藏着太多秘密,也掩盖了不少问题。

他先去了常用原材料区,抽查了三种用量最大的玻璃辅料。系统记录显示A材料库存为200公斤,实际只有145公斤;b材料系统显示85箱,实数是67箱;c材料更是离谱,系统写的是“充足”,结果货架上连半箱都找不到。

这不是简单的误差,而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数据失真。

他皱了皱眉,拿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又让小王拿来近三个月的出入库登记表。一页页翻过去,发现不少问题:有人漏记了整批次出库、有重复录入导致数量虚增、还有几笔记录字迹潦草到几乎认不出来是谁写的。

“这些账目,平时谁负责?”刘好仃问正在核对的小王。

“主要是老张他们几个仓库管理员,有时候也会让实习生帮忙录一下。”

“那有没有人专门检查?”

“好像……没有吧。”小王挠挠头,“大家都习惯了自己管自己那一块。”

刘好仃叹了口气。他知道,这是很多老厂的通病:流程松散、职责不清、依赖经验而非制度。

他正准备继续查看,忽然瞥见东侧角落的货架旁有一张纸片,边缘破损,像是被人撕掉后又粘回去的。他弯腰捡起来,仔细看了看,发现上面写着一笔出库记录,时间就在上周三,签名模糊得看不清是谁,只依稀能辨出一个“林”字。

他没说什么,只是把这张单据夹进了笔记本里。

下午,刘好仃召集技术员小张和采购员老李,在会议室开了个小会。

“咱们现在用的这套库存管理系统,功能太老旧了,根本跟不上节奏。”他开门见山地说,“得换一个靠谱的。”

“问题是预算有限。”老李接过话头,“市面上那些大品牌系统,动不动就是几十万起步,咱这小厂吃不消。”

“那我们就得挑个性价比高的。”刘好仃翻开笔记本,“你们俩帮我一起评估三家供应商的演示版本,重点看扫码入库、库存预警、报表导出这几个功能。”

“行。”小张点头,“我这就联系他们安排演示。”

接下来几天,三人轮流测试了三个不同品牌的库存管理系统。有的界面复杂得像操作飞机驾驶舱,有的功能太少,根本满足不了日常需求。直到第三家演示结束,刘好仃才眼前一亮。

这个系统的界面简洁,操作逻辑清晰,扫码入库只需要几步就能完成,还能根据历史数据自动预测补货量。更关键的是,它曾用于一家大型建材企业,系统右下角还留着“Gd-bmIS 2021”的标识。

“这系统看起来靠谱。”小张说,“而且价格也在咱们预算范围内。”

“那就定这家了。”刘好仃一锤定音,“让他们下周来安装调试。”

系统确定了,接下来才是真正的挑战:让员工接受并习惯使用它。

刚开始试运行时,阻力不小。

“又要扫码,又要填表,这不是多此一举吗?”一名年长的仓库管理员嘟囔着。

“我们以前就这么干,也没出什么大问题。”另一个员工附和道。

刘好仃没发火,也没强求。他知道,改变一个人的习惯比教他学新技术难多了。

他让小张录制了一段简易操作视频,在午休时间放给员工们看。视频里,小张一步步演示如何扫码入库、如何调取库存报表、如何设置库存警戒线,全程不超过五分钟,语言通俗易懂,配上了些搞笑表情包,看得大家忍不住笑出声来。

“其实也没那么麻烦嘛。”有人看完后嘀咕了一句。

“对啊,省下来的力气够多喝两杯凉茶了。”旁边的人接话。

为了进一步鼓励大家参与,刘好仃还设立了“库存准确率提升奖”。每月底统计一次库存差异率,准确率最高的小组可以拿到一笔奖金。

“这不是逼着大家认真干活嘛。”有人笑着说。

“对,就是要逼一逼。”刘好仃回得爽快。

试行一周后,效果初现。库存差异率明显下降,补货响应速度也快了不少。虽然还有一些细节需要调整,但整体趋势向好。

某天午饭后,刘好仃在车间休息区听到一个年轻员工跟同事聊天。

“你看过那个视频了吗?”

“看了,挺有意思的。”

“我感觉这系统是不是跟上次那个ERp是一套?”

“啥ERp?”

“就是前两年公司想上的那个系统,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搁置了。”

刘好仃站在不远处,听了半天没插话。他只是默默地记下了这句话,想着回头得找老李问问当年ERp项目到底是怎么回事。

日子一天天过去,新的库存管理系统逐渐融入日常工作。虽然偶尔还会出现一些小问题,比如扫码失败、数据同步延迟,但整体来看,效率提升了不少。

某天下班前,刘好仃站在仓库门口,看着夕阳洒在货架上,把金属架子映得闪闪发亮。他掏出笔记本,在最新的一页写下:

“库存差异率已从月初的12%降至现在的4.3%,系统运行稳定。下一步需关注数据同步与人员培训,确保全面上线顺利。”

他合上笔记本,抬头望了望天空。风不大,吹得仓库门口的绿萝轻轻摇晃。

“这事儿,算是往前迈了一步。”他自言自语了一句,转身离开。

身后,仓库里传来扫码枪“滴”的一声,清脆悦耳,像是某种信号,预示着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