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142集:废弃物排放减少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142集:废弃物排放减少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站在车间门口,看着四号车间那边人来人往,心里踏实了不少。自从绿色创新小组成立之后,整个厂子像是被注入了新的活力,连空气都带着点干劲儿的味道。

“刘哥,废弃物处理这块咱们得动起来了。”小王拿着一沓资料跑过来,“数据都整理好了,就等你拍板。”

“走吧,去会议室。”刘好仃摆摆手,“正好我也想听听大家的想法。”

会议室里,技术组、生产组、财务组的人都到齐了,桌上堆满了各种图表和报告。刘好仃扫了一眼,发现大家都挺精神的,看来绿色转型这事儿,确实让大家找到了点儿奔头。

“咱们现在的问题是啥?”刘好仃开门见山,“废弃物处理流程太乱,效率低,成本高,还容易出岔子。你们谁先说?”

“我先来。”小李翻了翻手里的数据表,“这是过去一个月我们厂各类废弃物的数据统计。玻璃渣最多,其次是边角料和一些废包装材料。问题最大的是玻璃渣的处理方式,基本就是打包送出去回收,但其实里面有不少还能再利用的部分。”

“嗯。”刘好仃点点头,“有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向?”

“我觉得可以从分类开始改。”老张插话,“我们现在基本上是混着处理,如果能先把可再利用的挑出来,剩下的再送去回收或者无害化处理,效率会高很多。”

“有道理。”刘好仃笑了,“那我们就从分类做起。不过分类之后呢?怎么处理这些可再利用的废弃物?”

“这就得看设备了。”老张推了推眼镜,“我在资料里看到一种小型玻璃粉碎机,能把玻璃渣粉碎成更细的颗粒,可以用在其他建材上,比如铺路材料或者保温砖。”

“价格怎么样?”刘好仃问。

“不贵,但如果要引进的话,还得考虑后续维护和操作人员培训。”老张顿了顿,“不过好消息是,这种设备在国内已经有成熟应用案例。”

“不错。”刘好仃满意地点点头,“那就把这事列进方案里。咱们分三步走:第一步,明确废弃物分类标准;第二步,制定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具体流程;第三步,推进设备引进和员工培训。”

会议开到一半,小王突然举手:“刘哥,刚刚有个年轻员工提了个建议,说是不是可以拿咱们现有的闲置设备简单改造一下,辅助新流程。”

“哦?”刘好仃来了兴趣,“具体怎么说?”

“他说的是车间角落那台旧传送带,本来是给淘汰下来的切割机配套的,现在闲着也是闲着,能不能稍微改一改,用来输送分类后的废弃物。”

“这个思路有意思。”刘好仃笑了笑,“回头让他做个方案,咱们试试。”

几天后,改进方案初步成型。刘好仃带着团队做了几轮优化,又提交给上级审批。审批通过那天,他特意买了几瓶饮料,招呼大伙儿庆祝了一下。

“别高兴太早。”刘好仃举起瓶子,“这只是个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头。”

方案落地后,第一件事就是全员培训。为了确保每个人都熟悉新流程,刘好仃安排了两天集中授课,还请了技术组的人现场演示操作步骤。

“记住啊!”刘好仃站在台上,手里拿着一个装满不同颜色标签的小桶,“以后咱们的废弃物不是随便扔,而是要分类投放!红色是可再利用的,蓝色是需无害化处理的,黑色才是真正要丢掉的!”

底下一阵哄笑。

“笑啥?”刘好仃瞪了他们一眼,“等你们哪天投错了垃圾,扣奖金的时候就知道心疼了。”

培训结束后,车间各处陆续设立了新的分类垃圾桶,还贴上了醒目的标识。为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刘好仃还制定了奖励机制——每月评选“环保之星”,奖励五百元奖金加一天带薪假。

“这招真灵。”小王感慨,“你看现在大家扔垃圾都自觉多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刘好仃笑着说,“你让他们觉得这件事有意义,他们自然就会认真对待。”

随着新流程的推进,废弃物处理效率明显提升。但刘好仃知道,光靠流程优化还不够,关键还是要看最终排放量的变化。

“联系检测机构的事安排了吗?”刘好仃问小王。

“安排好了,下周来人。”小王点头,“不过咱也得提前准备,把排放点都清理干净。”

“对,不能让人家一看就说咱糊弄事。”刘好仃拍拍他肩膀,“走,陪我去看看几个重点区域。”

两人转了一圈,发现几个主要排放口都已经被员工主动清理过,还有一些地方贴上了提示标语,写着“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没想到大家这么上心。”小王感叹。

“说明咱们做对了。”刘好仃笑了笑,“当一件事不再是命令,而是一种共识,效果就不一样了。”

检测机构来的那天,刘好仃亲自接待。几位穿着白大褂的技术员在厂区里转了一圈,采集了多个样本,临走前还留下一句话:“你们这次改进的效果,应该不会差。”

半个月后,检测报告出来了。刘好仃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报告上的数字,嘴角慢慢扬起。

“单位废弃物排放量比实施前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三。”小王念完数据,忍不住拍案叫好,“刘哥,咱们真的做到了!”

“这才哪儿到哪儿。”刘好仃喝了口茶,“下一步,咱们得研究怎么进一步减少排放,尤其是那些还有潜力的环节。”

“比如说那个废弃玻璃渣的再利用?”小王试探性地问。

“没错。”刘好仃点头,“我记得小李在整理数据时发现,有一部分玻璃渣的成分比较特殊,可能还有别的用途。”

“要不要专门组织个专项研究?”小王提议。

“正有此意。”刘好仃笑着起身,“走吧,找他们开会去。”

会议室里,气氛热烈。有人提出用玻璃渣制作工艺品,有人说可以掺进混凝土里增强强度,还有人开玩笑说:“要不咱们搞个玻璃艺术展,把工厂变成文化地标?”

刘好仃听着听着,笑出了声。

“行啊,你们这群人脑洞是越来越大了。”他站起身,清了清嗓子,“这样吧,咱们成立一个‘废弃物再生研究小组’,专门负责挖掘这些‘宝贝’的新用途。”

“那我申请当组长!”一个声音从后排传来。

“行啊,你要是真能做出点成绩来,我还给你配个助手。”刘好仃笑道。

会议结束时,窗外阳光正好,微风吹过厂区,带来一丝清凉。刘好仃站在窗边,望着忙碌的车间,心里踏实又满足。

他知道,绿色转型这条路还很长,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刘哥,接下来咱往哪儿走?”小王问。

刘好仃沉默片刻,轻声道:

“继续往前呗,走到哪儿算哪儿,总得一步步走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