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140集:方案实施与调整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140集:方案实施与调整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站在车间门口,看着那台刚卸下来的旧熔炉,像送别一位老朋友似的叹了口气。新设备已经运到了,但安装却没想象中顺利。

“刘哥,这位置确实有点尴尬。”小王拿着图纸蹲在地上,“原计划是把节能熔炉放在A区西侧,结果那边刚好有个承重柱,设备进不去。”

刘好仃蹲下来,和他一起研究图纸:“那就换个地方,咱们又不是做雕塑,非得摆正不可。”

“问题是流程线也得跟着改。”小王挠头,“这一动,后面的输送带、冷却系统都得重新规划。”

“那就动呗。”刘好仃拍拍他的肩,“你以为咱们是在搭积木?绿色转型哪有不动刀子的道理。”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在车间里来回走动测量。几个老师傅也加入了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可以把熔炉挪到b区东侧,那儿空间大,而且离原料库近。”一位年长的工人建议道。

“好主意!”小王眼睛一亮,“这样运输路径短了,效率还能提高。”

“不愧是老师傅。”刘好仃笑着竖起大拇指,“你们这些年的经验,比那些图纸靠谱多了。”

最终,他们重新规划了布局,虽然牺牲了一点仓储空间,但整体流程更顺畅了。当天下午,安装团队就进场开始作业。

“刘哥,你看那边。”小王指着一张临时贴在墙上的图纸,“这根物流通道,会不会太窄了?”

“嗯……”刘好仃眯眼看了看,“确实有点挤,回头让工艺组再评估一下,如果影响后续生产,咱们再想办法拓宽。”

小王点点头,在图纸上做了个记号。

安装工作进行得还算顺利,除了几处线路需要重新铺设外,大部分设备都能按新规划的位置落位。刘好仃每天都在车间转悠,看进度、问问题、解决问题,连食堂吃饭都端着饭盘边吃边聊。

“你这是要当车间主任了?”食堂阿姨打趣道。

“那可不敢,我这把年纪了,还得靠你们年轻人撑场子。”刘好仃笑着夹了口青菜,“不过真要让我干,我也能顶一阵子。”

几天后,第一台节能熔炉正式投入使用。调试期间,技术人员全程跟进,确保运行参数稳定。车间里热气腾腾,工人们操作着新设备,眼神里带着几分新鲜与期待。

然而,好景不长,问题很快来了。

“刘哥,数据不太对。”技术组长急匆匆跑来,“能耗降了没错,但温度波动有点大,成品玻璃表面出现了轻微波纹。”

刘好仃皱眉接过数据表,仔细看了几眼,转身走向生产线。果然,几块刚出炉的玻璃表面泛着微弱的涟漪,像是被风吹过的水面。

“这不是大问题,但客户肯定不满意。”技术组长说。

“先别急着下结论。”刘好仃走到一台监控屏前,“把最近三天的温度曲线调出来看看。”

屏幕上跳出了密密麻麻的数据线,技术人员迅速标出异常段。

“问题出在这儿。”刘好仃指着一处波动较大的区间,“应该是熔炉内部热流分布不均导致的。”

“那怎么办?”小王凑过来问。

“调整参数。”刘好仃拿起笔在笔记本上画了个示意图,“我们可以适当降低升温速率,延长保温时间,让玻璃液更加均匀。”

“这个我们试过一次,效果不明显。”技术组长说。

“那就加一道辅助工序。”刘好仃沉思片刻,“我记得之前开会时,有人提到过一种‘二次退火’的工艺?”

“是有这个说法。”技术组长点头,“但那是高端玻璃才会用的工艺,成本比较高。”

“现在不是讲成本的时候。”刘好仃笑了笑,“我们要的是质量稳定,哪怕多花点钱,也不能让客户失望。”

于是,第二天,他们在生产线上临时加装了一个小型退火炉,专门用于处理这批玻璃。虽然效率低了一些,但成品质量明显提升。

“刘哥,这方法居然管用了!”小王兴奋地说。

“当然。”刘好仃得意地扬起眉毛,“我当年在厂里当学徒的时候,师傅教过一句话:‘机器会说话,就看你听不听得懂。’”

“那你现在听懂了吗?”小王眨眨眼。

“差不多吧。”刘好仃哈哈一笑,“不过咱们还得继续听下去。”

与此同时,监测系统的兼容性问题也开始显现。

“刘哥,这边的数据传不上来。”负责系统调试的小李一脸苦恼,“显示界面全是乱码。”

“是不是接口不匹配?”刘好仃凑过去看了看屏幕。

“好像是。”小李无奈地耸肩,“厂家给的说明书上写的是一套,实际用起来又是另一套。”

“那就找人聊聊。”刘好仃掏出手机,“把厂家的技术支持电话给我。”

一番沟通后,厂家答应派工程师来现场调试。没想到来的这位工程师是个年轻小伙子,戴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挺腼腆。

“你好啊,小兄弟。”刘好仃热情地招呼,“欢迎来我们厂参观指导。”

“刘总客气了。”小伙子有点拘谨,“我就是来看看系统的问题。”

“来都来了,别光看。”刘好仃拍了拍他的肩膀,“咱一起动手,早点解决。”

小伙子一愣,随即露出笑容:“好嘞。”

接下来的两天,他们一起拆机、查接口、升级软件。过程中,小李发现那个监测设备上还有一个闲置的USb-c接口,似乎可以用来扩展其他功能。

“刘哥,你说这接口能不能接上我们的质检系统?”小李兴奋地说。

“试试呗。”刘好仃笑着说,“反正也没坏处。”

果然,经过一番测试,这个原本被忽略的接口竟然真的可以连接质检设备,实时上传玻璃厚度、透明度等关键指标。

“这下好了。”小李激动地说,“以后质检都不用人工抽检了,直接在线监控。”

“看来这台机器,还有不少潜力没挖出来。”刘好仃满意地点点头。

随着各项调整逐步落实,绿色生产方案的效果也开始显现。能耗下降了,废料回收率提高了,就连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有了明显提升。

某个午后,刘好仃坐在办公室窗边,手里捧着一杯茶,望着窗外忙碌的厂区。

“刘哥,财务那边刚发来报告。”小王推门进来,“这次改造后,单位能耗成本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七,预计一年能省下将近四十万。”

“不错。”刘好仃点点头,“那客户反馈呢?”

“目前收到的订单都没提质量问题,反而有几家还主动追加了环保订单。”小王笑嘻嘻地说,“看来咱们这波操作,算是稳住了。”

刘好仃放下茶杯,轻轻呼了口气。

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绿色生产这条路,远没有终点,但他们已经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

而下一步,或许就在眼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