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137集:绿色生产技术探索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137集:绿色生产技术探索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手边摆着一杯刚泡好的茶,茶香在空气中轻轻飘散。窗外阳光明媚,厂里的绿植修剪得整整齐齐,仿佛连风都变得清新了些。

他低头看了眼手机,屏幕上是小王昨晚发来的消息:“刘哥,我查了几个网站,绿色生产的技术资料真的太多了,看得我头都大了。”

刘好仃笑了笑,回了个“明天开会再说”,然后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他知道,绿色生产的路已经走到了技术探索这一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那些纸上的想法变成实际可行的方案。

会议室里早早坐满了人,气氛比前几天还要热烈。白板上贴着三张便签纸,分别写着“原材料优化”、“工艺流程改进”和“设备升级”。大家都围坐在桌边,手里拿着笔记本,脸上带着跃跃欲试的表情。

“今天咱们的任务很明确,”刘好仃开门见山,“我们要开始收集关于绿色生产技术的资料,看看哪些是我们能用、值得试的。”

“那从哪儿开始?”一位年轻员工问。

“图书馆、网络,还有——”刘好仃顿了顿,眼神扫过全场,“同行交流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机会。”

“听起来像是要做个‘技术情报员’。”小王笑着接话。

“没错,”刘好仃点头,“而且不只是找资料,还得筛选出真正有用的信息。别被一堆高大上的术语吓住,关键是要看它能不能落地。”

于是,团队分成了两组:一组去厂里的小图书馆翻找相关书籍和旧期刊,另一组则负责在网络上搜集信息。刘好仃还特地准备了一套筛选标准,让大家知道该关注什么内容。

“优先找跟玻璃行业相关的案例,最好是已经在中小型企业中应用过的技术。”他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节能、减排、高效、低成本。”

大家纷纷点头,各自散开行动。

下午的时候,图书馆那边传来好消息。一个年轻的实习生兴奋地跑进办公室,手里举着一张泛黄的纸条。

“刘哥!我发现这个!”她把纸条摊在桌上,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一个科研机构的名字和地址。

“这是哪本书里找到的?”刘好仃接过纸条仔细看了看。

“是一本十年前的环保技术汇编,书页中间夹着的。”实习生说,“看起来像是以前有人研究过这家机构,但后来没下文了。”

刘好仃沉思片刻,随即露出笑容:“不管有没有下文,至少现在我们可以试试。”

当天晚上,小组汇报如期举行。大家把自己一天下来整理的信息汇总在一起,虽然有些杂乱,但方向已经清晰了不少。

“有个问题,”一位技术人员皱眉道,“这些资料里提到的技术很多都是大型企业用的,像我们这种规模的工厂,可能很难直接照搬。”

“所以我们要找的是适合我们的。”刘好仃点点头,“不是所有先进技术都要用,而是挑最合适的。”

第二天一早,刘好仃就安排了几个人去打听那家科研机构的最新信息。他们先试着打了纸条上的电话号码,结果提示是空号;又去官网查找联系方式,发现页面更新停留在三年前。

“看来这家机构有点神秘啊。”小王一边拨号一边开玩笑。

“不一定是神秘,可能是换了地方。”刘好仃没笑,反而更认真了,“这样,你们分头行动,一个去找行业协会问问,一个去社交媒体平台发帖求助,还有一个联系一下那本书的出版社,看能不能拿到更多信息。”

几个小时后,第一份反馈来了。一位行业前辈在论坛上留言,说这家科研机构确实有实力,但合作门槛很高,通常只和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打交道。

“我们厂子虽然不大,但我们有决心。”刘好仃看着留言说道,“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来凑热闹的,而是真心想学习、愿意投入。”

与此同时,另一位成员也传来了好消息:出版社那边回复说,这本书的作者曾与那家科研机构有过合作,或许能帮忙牵线搭桥。

“不错,继续跟进。”刘好仃鼓励道。

第三天上午,刘好仃正在办公室喝茶,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之前联系的一位老朋友打来的。

“老刘,听说你找xx研究院的事儿了?”对方的声音带着点调侃,“你们胆子不小啊。”

“怎么?真难搞?”刘好仃笑着问。

“也不是不能搞,就是得拿出点诚意来。”对方压低声音,“他们对合作对象要求挺高的,尤其重视企业的执行力和环保意识。你要真想谈,得准备好一份详细的计划书,还有你们厂里现有的环保成果展示。”

“没问题,我已经让小王他们在整理资料了。”刘好仃语气坚定。

挂完电话,刘好仃立刻召集核心成员开会。他把刚才得到的信息分享了一遍,然后布置任务。

“这两天重点做三件事:第一,整理我们厂过去几个月在环保方面的进展和成果;第二,写一份初步的合作意向书,说明我们的目标和技术需求;第三,继续想办法联系上他们的负责人。”

“刘哥,”小王举起手,“如果我们真的能见到他们的负责人,你觉得他们会对我们感兴趣吗?”

“当然会。”刘好仃毫不犹豫地说,“因为现在的趋势就是绿色生产,而我们是在一线实干的。他们需要实践数据,我们正好能提供。这不是单方面的需求,而是双赢。”

会议结束后,整个团队都动了起来。有人忙着整理数据,有人在写报告,还有人在反复修改邮件内容,确保每一个字都能传达出诚意。

傍晚时分,刘好仃走出办公室,抬头看了看天空。晚霞染红了半边天,微风吹过厂区,带来一丝清凉。

他站在门口,望着忙碌的身影,心里踏实又充满期待。

第四天早上,好消息终于来了。负责联系科研机构的同事兴奋地冲进办公室:“刘哥,我们打通电话了!”

“真的?”刘好仃眼睛一亮。

“是的!不过对方说负责人最近比较忙,暂时没法面谈,只能先通过邮件沟通。”那人递上一份记录,“不过他们建议我们参加下周的一个行业交流会,说他们的技术主管会在那儿出现。”

“好,那就去。”刘好仃果断决定,“赶紧准备一下,到时候咱们不仅要带资料,还要带人——让技术组的人一起去,现场交流效果更好。”

小王一听要去交流会,立刻来了精神:“刘哥,我可以报名当志愿者吗?我想多听听专家讲的东西。”

“行啊,”刘好仃笑道,“只要你别光听不记,回来还得写总结。”

众人哄笑起来。

接下来几天,大家一边准备参展资料,一边加紧了解那家科研机构的研究方向。每个人都干劲十足,像是找到了新的目标。

到了周五下午,刘好仃坐在会议室里,看着眼前这一群年轻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绿色生产的路才刚刚开始,但有了这群愿意学、愿意干的人,这条路,走得下去。

“下周交流会,咱们一定要打出气势。”他说,“让他们看到,深圳这家小小的玻璃厂,也有大大的梦想。”

窗外,夕阳洒落在厂房屋顶,映出一片金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