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114集:客户试用反馈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114集:客户试用反馈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站在办公室窗边,手里拿着刚整理好的客户名单和样品寄送单,阳光透过玻璃洒在他略显疲惫的脸上。他深吸了一口气,像是要把这股热气也一并吸进胸膛,然后转身拿起电话。

“小李,准备好了吗?”他说。

“都安排好了老板。”电话那头传来助理的声音,“我们选了八家试用客户,都是之前反馈比较积极的,时间也都协调好了。”

刘好仃点点头,虽然对方看不到。“行,那就开始吧。咱们的产品,是靠用户说话的。”

挂了电话,他走到会议室门口,看见几个技术员正围在白板前讨论什么。见他来了,大家纷纷让开位置。

“老板,这是这次试用客户的初步名单和他们的主要用途。”技术主管递上一份资料,“有些客户提到了具体的应用场景,我们可以针对性地做一些说明。”

刘好仃接过资料,一边翻看一边点头:“不错,这样更有方向感。你们辛苦了。”

他翻开笔记本,在最后一页写下:“今日目标:完成首批客户试用邀请,确保反馈渠道畅通无阻。”

写完,他合上本子,露出一个轻松的笑容:“走吧,咱们去把产品送到真正需要它的人手里。”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团队像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忙碌而有序。快递单一张张贴出,样品一个个打包送出。刘好仃亲自监督每一个包裹的封装,确保每块玻璃都被细心包裹,就像对待自家孩子一样。

“老板,您这也太讲究了吧。”小李一边帮忙封箱一边笑,“这包装比月饼礼盒还讲究。”

“这不是讲究,是尊重。”刘好仃一边说一边拍了拍箱子,“人家愿意花时间试用我们的产品,我们就得拿出诚意来。”

邮件陆续回传,电话也不断响起。有客户表示感谢,也有客户提出疑问。刘好仃一一耐心回复,有时甚至亲自打电话过去解释。

有个老客户在电话里笑着说:“刘哥,你这改进样品质感确实不一样了,不过我这边最近忙得焦头烂额,怕是没时间仔细试用。”

刘好仃笑了笑:“不急,您什么时候方便就什么时候来,我们等得起。”

挂了电话,他转头对助手说:“记一下,这位客户业务高峰期是月底,咱们下周再跟进。”

助手点头记录,心里佩服刘好仃的细致。

一周后,第一批反馈开始陆续送达。有的客户直接发了邮件,有的则通过微信语音留言。内容五花八门,但总体评价还不错。

“抗压性能提升明显!”

“边缘处理比以前精细多了。”

“手感更顺滑,适合长时间操作。”

但也有一些客户提出了新的问题。

“在低温环境下使用时,表面会起一层雾。”

“安装过程还是有点费劲,建议优化卡扣设计。”

“如果能增加一点防滑纹理就更好了。”

刘好仃把这些反馈一条条看过,然后分门别类地贴在会议室墙上,像是一面“客户之声”的展览墙。

“这些都是宝藏。”他对团队说,“别人愿意给我们提意见,说明他们真用了、真在意了。”

会议桌上堆满了打印出来的反馈报告,每个人都埋头翻阅,时不时抬头交流几句。

“这个关于低温起雾的问题,我觉得可以结合我们之前测试的A-7数据做点调整。”一名工程师提议。

“那个卡扣设计的问题,我记得以前我们在另一个项目里做过类似的优化方案。”另一人附和。

刘好仃听着大家的讨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些声音不是负担,而是推动进步的动力。

但就在大家都沉浸在分析中时,一封来自欧洲的邮件引起了注意。

“尊敬的刘先生,”邮件写道,“我在极端温差下进行了多次测试,发现贵公司的改进样品在温度骤变时表现稳定,这一点非常令人满意。但在一次户外安装过程中,由于风力较大,样品边缘出现了轻微震动,建议未来考虑增加固定结构。”

刘好仃读完,眼神微微一凝。

他记得很清楚,在第111章那次整理客户反馈的时候,就有提到过类似的问题。当时他特别标注了“极端温差下的稳定性问题”,没想到现在真的被验证了。

他没有立刻发表意见,只是把这封邮件打印出来,贴在了“特殊环境应用”那一栏下。

“这个反馈很关键。”他对团队说,“我们要认真对待。”

会议继续进行,大家开始围绕不同类别的反馈展开讨论。有人主张优先解决低温起雾问题,有人觉得卡扣设计更紧急,还有人建议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先优化触感。

争论声此起彼伏,但刘好仃始终没有打断。他只是静静地听着,偶尔记下一些关键词。

直到所有人都表达完自己的看法,他才开口。

“你们说得都有道理。”他说,“但我们要记住一点——产品不是为了满足所有人的期待而存在,而是要找到最核心的需求。”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几个关键词:

稳定性、耐用性、用户体验

“这三个方面是我们产品的根基。”他说,“其他功能可以慢慢完善,但根基必须扎实。”

他回头看着大家:“所以我的建议是,先把极端温差下的稳定性问题彻底解决,同时优化卡扣设计,提高安装效率。至于触感和防滑纹理,我们可以作为第二阶段的目标。”

说完,他放下笔,环视一圈。

“大家有没有意见?”

没人说话,只有窗外的风轻轻吹动窗帘,像是在为这个决定鼓掌。

几天后,新一轮的优化计划正式启动。刘好仃亲自参与每个细节的调整,甚至在某个深夜独自一人留在车间,反复调试一块样品的边缘结构。

“老板,您怎么还不回去?”值班的小王看见他还在操作台前摆弄零件,忍不住问。

“这块样品的固定结构还没调到最佳状态。”刘好仃头也不抬地说,“我想试试不同的角度。”

小王凑近一看,发现他正在用尺子测量一个小孔的位置,动作极其专注。

“您这年纪……也太拼了。”小王感慨。

“我不拼,谁拼?”刘好仃笑了笑,“做产品啊,就是一场修行。”

第二天清晨,当阳光再次洒进车间时,刘好仃已经坐在办公桌前,面前摆着几份新修改的设计图纸。

他在笔记本上写下:

**今日重点事项:

确定极端温差下的稳定性优化方案;

卡扣结构微调并制作试验样品;

继续跟进客户反馈,保持沟通顺畅。**

写完,他抬头望向窗外,远处的海天交界处泛起一抹金光。

他忽然想起昨晚那位欧洲客户的话。

“如果能增加一点固定结构……”

他嘴角扬起,低声说道:“那就给你加。”

外面,新的一天开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