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82集:定制化方案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82集:定制化方案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飞机降落时,刘好仃还在整理手里的调研报告。小张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嘀咕:“这一圈跑下来,感觉脑袋都快炸了。”

“别急。”刘好仃把文件夹合上,笑着说道,“等咱们把这些需求整合成方案,就能让厂里真正打开国际市场的大门了。”

他们刚走出机场,手机就响了起来。是厂里打来的。

“刘哥,领导那边问咱们定制化方案的进度。”电话那头的声音有点急,“说他们想早点看到初步框架。”

刘好仃看了眼手表,眉头一挑:“这才刚落地,消息倒是比我们还快。”

小张叹了口气:“现在信息传播比光速还快,咱也别吐槽了,赶紧回去吧。”

回到工厂会议室时,团队成员已经陆续到齐,一个个神情复杂,像是一群刚从考场出来的学生。

“各位辛苦了。”刘好仃坐下来,环顾一圈,“这趟调研大家都收获不小,现在咱们的任务就是——把这堆‘乱麻’理成一张清晰的地图。”

“问题是,这张地图太大了。”有人开口,“非洲要实用工具、东南亚想要性价比、北欧又强调环保和简约设计……我们到底该先从哪下手?”

“对啊,时间也不够。”另一个成员附和,“一周内拿出方案,听起来像是在讲笑话。”

刘好仃笑了笑,没急着反驳:“你们说得没错,问题确实很多,但正因为问题多,才说明市场机会也大。”

他拿起白板笔,在黑板上画了个简单的金字塔结构:“我们可以把所有需求分成三类:核心需求、可调整项、文化偏好。”

接着,他指着金字塔最底层:“比如非洲客户提到的实用性,这是核心,必须满足;东南亚的价格敏感度属于可调整项,可以通过产品分级来解决;至于北欧的颜色偏好、包装风格这些,属于文化层面的细节,可以作为优化点。”

“这样分类之后,我们就知道哪些是不能妥协的,哪些是可以灵活处理的。”他顿了顿,“接下来,大家轮流发言,说说自己负责的区域,有哪些关键点需要优先考虑。”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下午,中间喝了两壶茶,吃了三盘水果,终于把各地区的重点需求梳理清楚。

“有个事我刚才听你说起过。”刘好仃突然看向一位年轻成员,“你提到某个国家对颜色有特别讲究?”

对方点点头:“是的,那个国家认为红色代表好运,蓝色则象征权威。如果我们能在产品外观或包装上加入这些元素,可能会更受欢迎。”

“这个点很好。”刘好仃记了下来,“回头安排设计组做个样品看看效果。”

会议结束时,窗外天色已晚,但会议室里依然灯火通明。

“今天只是个开始。”刘好仃站起来拍了拍手,“接下来,咱们分头行动,技术组负责改进工艺,采购组联系原材料,市场组继续跟进客户需求反馈。两周后,我们必须交出一份完整的定制化方案。”

散会后,小张凑过来问:“刘哥,你觉得我们真能按时完成吗?”

“不试试怎么知道?”刘好仃笑着说,“再说,咱们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第二天一大早,刘好仃就带着技术骨干们进了实验室。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他对技术人员说,“要在现有工艺基础上进行改良,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

一个工程师皱眉道:“有些地方的要求,现有的设备根本达不到。”

“那就动脑筋想办法。”刘好仃拍拍他的肩膀,“你们不是常说,没有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只有还没找到的思路吗?”

技术组开始加班加点地试验各种可能性。有的尝试调整玻璃成分比例,有的研究新型涂层工艺,还有的在琢磨如何简化生产流程以降低成本。

与此同时,刘好仃亲自打电话联系了几家原材料供应商。

“这批材料什么时候能到?”他在电话里问。

“最快也要半个月。”对方回答,“而且现在订单排得比较满,除非你们愿意预付一部分定金。”

“预付款没问题。”刘好仃毫不犹豫地说,“只要能确保供货稳定。”

挂掉电话后,他坐在办公室里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拨通了财务部的号码。

“老李,最近资金流紧张不?”

“怎么,又要花钱?”电话那头传来笑骂声,“你这老头子,一开口准没好事。”

“这次是真的有事。”刘好仃认真地说,“我们需要提前支付一笔原材料的预付款,否则后续生产可能受影响。”

“行吧。”对方叹了口气,“不过你得给我一个合理的预算计划。”

“放心,我已经列好了。”刘好仃笑了笑,“等我把方案做完,第一时间发给你。”

几天后,各个专项小组陆续汇报进展。

有的已经完成了初步试验,准备进入小批量试产;有的还在攻坚阶段,遇到了一些瓶颈。

“没关系。”刘好仃听完汇报后说,“咱们每天开一次进度会,有问题当场解决。实在卡住的,其他小组可以帮忙一起想办法。”

他还特地制定了一套统一的方案模板:“不管哪个组,都要按这个格式提交内容,方便后面整合审核。”

进度会上,一个小组负责人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在优化某款产品的隔热性能时,发现需要增加一层特殊涂层,但这会让成本上升不少。”

“这个问题提得好。”刘好仃点头,“我们要在质量和成本之间找平衡,不能为了追求极致性能而忽略了市场接受度。”

“所以呢?”那人问。

“所以我建议你们再做一轮测试。”刘好仃说,“看看能不能在不影响主要性能的前提下,减少涂层厚度或者改用成本更低的替代材料。”

“明白。”那人点头记录。

时间一天天过去,团队的进度也越来越快。

到了第十天,所有小组的初稿基本完成,只差最后整合。

“刘哥,你真打算两周内搞定?”小张看着桌上厚厚一摞资料,忍不住问。

“为什么不?”刘好仃笑着反问,“咱们不是一直都在赶时间吗?”

他翻开笔记本,指着几页内容:“你看,非洲那边的产品已经做了实物测试,反馈不错;东南亚那边的成本控制方案也有了雏形;北欧的设计方向也明确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怎么把这些内容整合成一份完整、清晰、有说服力的方案。”

“那你打算怎么做?”

“很简单。”刘好仃合上笔记本,“我们先按地区分块,每个区块列出核心改进点、适用场景、预期效果。然后再整体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

“听起来好像挺简单。”小张挠头。

“其实也没那么简单。”刘好仃笑道,“但只要方向对了,剩下的就是时间和耐心。”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忙碌的厂区。

“你知道吗?”他说,“每一个地方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习惯和喜好。但我们做产品的,就是要理解这些差异,并把它变成优势。”

“就像你说的,把‘不同’变成‘机会’。”小张接话。

“没错。”刘好仃点点头,“世界很大,市场也很大。但只要我们愿意去了解、去适应,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窗外阳光正好,照在玻璃厂房的屋顶上,反射出一片耀眼的光芒。

刘好仃眯着眼睛,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样子。

“下周,咱们就可以把这个方案交给厂里了。”他轻声说,“到时候,咱们的产品,就能真正走向世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