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956集:深化方案科学制定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956集:深化方案科学制定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供应商的电话刚挂,刘好仃就把会议室的门推开了。门轴发出熟悉的“吱呀”声,像是老厂房在打招呼。他没看表,但知道时间正好——九点整,人到齐了。小陈坐在靠窗的位置,手里抱着那个印着“ESG学习资料”的文件夹,封面边角已经磨白了一圈。

“开始吧。”刘好仃把笔拍在桌上,声音不大,但够清楚。

他翻开笔记本,第一页就是上回画的那张框图:现在、未来,中间三个点。绿色包装试点、废料回收优化、员工学堂启动。笔尖在纸上轻轻点了三下,像敲门。

“上周大家看了供应商的数据,也听了专家讲座,今天不是继续摸底,是定方向。”他抬头,“咱们得把‘能碰的事’变成‘要干的事’。”

话音刚落,质检组老李就举手了:“刘师傅,我先说个实话——绿色包装这事儿,真要换可降解护角,运输破损率要是高了,客户一个投诉,咱们三个月白干。”

“我记着呢。”刘好仃点头,“供应商说他们做了二十次模拟运输测试,破损率只多了0.3%。咱们可以先小批量试,发往本地客户,不走长途。”

“那成本呢?”财务的小王接话,“新材料贵三成,这笔账算进报价里,客户能接受?”

“不一定要全转嫁。”刘好仃翻开小册子,抽出一张打印的对比表,“你看德国那家h公司,他们换环保材料后,虽然单价涨了,但大客户签了三年长约,还主动加量。为什么?人家要的是‘合规标签’。”

“咱们客户也认这个?”

“已经开始认了。”他合上资料,“广东展厅上次问ESG,不是闲聊。人家明年招标,这一项占评分15%。咱们不跟,连门槛都进不去。”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小陈突然开口:“我觉得废料回收这块也得动。咱们现在68%的回收率,看着还行,可人家头部企业都用光谱分拣了,咱们还在靠人眼挑颜色。再这么下去,五年后咱们的‘绿色’俩字,就成了贴在墙上的奖状。”

“设备要两百万。”老李皱眉,“这笔钱从哪儿出?”

“不是现在全掏。”刘好仃早有准备,“可以分三年摊。而且省下的原材料费用,每年能省四十万左右。设备商还答应先租后买,压力小点。”

“那员工学堂呢?”小李举手,“咱们真要搞培训?晚上上课,老师哪儿找?工人愿不愿意来?”

“我问过几个年轻工人。”小陈翻着调研笔记,“有人想学叉车证,有人想考电工。只要公司报销,八成以上愿意参加。”

“这不是福利,是投资。”刘好仃说,“一个会开叉车的玻璃工,比只会搬玻璃的值钱。将来自动化线一上,人不能只守着老手艺。”

“可这三件事一起上,人手真够?”老李还是担心,“生产任务摆在那儿,咱们又不是集团总部,有专门的项目组。”

“所以得排优先级。”刘好仃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三个词:

绿色包装试点

废料回收优化

员工学堂启动

“咱们不搞‘三线作战’。先挑一个打头阵,另外两个跟上。”

“哪个先?”小王问。

“绿色包装。”他圈住第一个,“投入最小,见效最快。客户看得见,审计查得着。而且——”他顿了顿,“下周二供应商还要来,带着新护角样品。咱们得给人家一个准话。”

“那另外两个呢?”

“不是不干。”他竖起两根手指,“废料回收,先做数据摸底,把现有流程理清楚,等包装试点跑顺了,再谈设备升级。员工学堂,先搞个意向调查,看看多少人报名,再定课程和时间。”

“相当于先点火,再添柴?”小陈笑了。

“对。”刘好仃也笑了,“火太小,点不着;火太大,烧了自己。咱们得会控火。”

老李点点头:“那我同意先推包装。但有个条件——得有人专门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我来牵头。”小陈举手,“反正资料我都整理了,跟供应商也熟。”

“好。”刘好仃记下,“小王配合做成本测算,老李负责生产端的对接,确保试运行不影响交期。”

“那废料回收和员工学堂呢?”小李问。

“别急。”刘好仃翻开笔记本,抽出一张新的表格,“咱们得定个资源分配原则。不能谁嗓门大,谁分得多。”

他把表格投影到幕布上,标题是《重点责任领域资源投入评估表》。

“三个维度:重要性、紧迫性、可行性。每项满分五分,咱们一起打分。”

讨论重新热了起来。

绿色包装:重要性5,紧迫性4,可行性4。

废料回收:重要性5,紧迫性3,可行性3。

员工学堂:重要性4,紧迫性3,可行性4。

“总分下来,绿色包装第一,废料回收第二,员工学堂第三。”刘好仃总结,“那咱们就这么定:今年q3,主推绿色包装试点;q4,启动废料回收优化调研;明年q1,视情况开员工学堂。”

“钱呢?”小王追问。

“包装试点,预算三十万,包括材料差价、运输测试、客户反馈收集。”刘好仃说,“废料回收先拨五万做前期评估,设备的事明年再议。员工学堂先列个专项,看报名人数再定额度。”

“万一中间出问题呢?比如护角试用效果不好,或者工人报名冷场?”小李还是不放心。

“所以得留活路。”刘好仃在笔记本上写下一栏:“应急资金池”。

“设个五万的机动款,专款专用。哪个项目临时需要,按流程申请。干砸了,不至于全盘崩。”

“这钱谁批?”老李问。

“我。”刘好仃合上本子,“但得大家签字确认。咱们不是搞一言堂,是科学决策。”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笑声。

“刘师傅,您这哪是搞社会责任,”小陈笑着说,“简直是带我们上mbA实战课。”

“mbA我不懂。”他摆摆手,“我只知道,厂子要活二十年、三十年,不能光靠接订单。得让人知道,咱们不只是卖玻璃的,还是个讲规矩、有温度的厂。”

“那咱们现在就干?”小王问。

“当然。”刘好仃站起来,走到白板前,拿起红笔,在“绿色包装试点”下面画了一条横线,“但不是明天就全面铺开。先定个行动表。”

他转身:“小陈,下周二前,把供应商的测试报告和报价整理好,咱们要决定试用范围。小王,下周五前出一份成本分摊方案。老李,安排三批次试运,每批二十单,记录破损率和客户反馈。小李——”

“在!”

“你负责做个员工培训意向问卷,下周三发下去,周五收齐。”

他环视一圈:“都清楚任务了?”

众人点头。

“那从今天起,这三件事,每人每周五下午三点交一次进度。我在会议室等。”

“刘师傅,”小陈忽然举手,“万一有人临时有事,进度交不上呢?”

“那就提前说。”他语气平静,“但别等到周五下午两点五十九分才发微信。”

笑声再次响起。

“记住,这不是额外任务。”他收起笔,把白板上的计划表拍了张照,“这是咱们厂的新习惯。就像三十年前我进厂第一天,老师傅教我——玻璃要擦亮,心也要擦亮。”

会议结束,大家陆续起身。

刘好仃没走,站在白板前,把那张行动表撕下来,对折,塞进文件夹。他抬头看了眼墙上的钟,十点十七分。

窗外,叉车正把一叠玻璃运上货车,阳光斜照在玻璃面上,反射出一片流动的光斑,像水波一样晃在墙上。

他拉开抽屉,拿出一叠A4纸,每张都打印好了行动时间表。他一张张翻过,确认无误,然后走到每个人的工位前,悄悄贴在桌面右上角。

小陈的桌上,时间表刚贴好,她正好端着杯子回来,抬头看见,愣了一下。

“刘师傅,这……”

“贴着。”他转身就走,“别让它落灰。”

他回到办公室,从柜子里取出一盒新笔,拆开包装,一支支插进笔筒。蓝色、黑色、红色,整整齐齐。

然后他打开笔记本,在最新一页写下:

方案已定,责任落地。

不求快,但求稳。

第一步,下周二见分晓。

写完,他合上本子,轻轻放在桌角。

阳光移到了笔筒上,几支红笔的笔帽闪了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