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 > 第73章 强人工智能

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 第73章 强人工智能

作者:一天一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3:57 来源:小说旗

“卧槽?秦院士牛逼!”

绝大多数人们只是看到秦裕的名字,就第一时间点进了相关新闻。

等看到华新社,总台新闻等新闻报道里说得具体是什么,自然就激动了起来。

在这个时候,通用人工智能诞生已经过去了数年,

各区域算力中心的大量建设,让身处于这个时代的每个人,都能够深切而直观地感受到算力的意义和价值,

智能时代,对于算力需要的紧迫性也都已经浮在了明面上。

绝大多数人们,看到碳基芯片的诞生,特别是那句比目前最先进硅基芯片性能还要优异许多的话,

自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牛逼!我仅代表我个人宣布,秦院士就是本世纪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没有之一!”

“这还用你宣布?我宣布,秦院士和秦教授齐名!不分上下!”

“本来看到有大佬说,现在我们这个智能时代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算力压力太大,所以不得不到处建设大量算力中心,到后面算力成本对于整个社会运转来说会越来越大。结果……嘿嘿,这个问题被秦裕院士直接给干掉了。”

“这是不是意味着,智能时代发展的障碍,彻底被扫除了?我愿意给秦院士磕一个!”

“差不多吧,这还意味着,我们目前这个智能时代的发展上限被拔高了!”

网络上,人们激动地宣泄着情绪。

对秦裕院士和秦裕院士带领的研究团队,继通用人工智能之后,再拿出碳基芯片这样的跨时代成果,

绝大多数人们倒是没有什么疑惑。

毕竟,有什么比实现通用人工智能,开启智能时代更加石破惊天呢。

对于绝大多数人们来说,带领文明走入智能时代的秦裕院士,

再为智能时代的发展扫平一些障碍而做出一些新的重磅成果,再正常不过。

毕竟,这是秦裕院士啊。

而大概是这几年,进入智能时代,不少人们都闲下来许多,

此刻,碳基芯片带来的热闹,虽然未必比通用人工智能普及更加轰动,

但持续的时间,似乎都要更长一些。

人们互相讨论着,叙说着。

主流媒体在报道碳基芯片突破时,还比较收敛,

而其他一些媒体乃至自媒体,提及这件事情,措辞就更夸张许多了。

“秦裕院士铲平了智能时代的最后障碍!”

“智能时代,算力即生产力!碳基芯片的诞生意味着什么!”

“冲击一级文明!人类文明即将真正踏入一级文明的门槛!”

当然,架不住此刻激动的人们爱看。

而华国之外的话,

这时候基本已经发不出什么声音了。

……

而除开网络上,人们因为碳基芯片诞生的激动与振奋以外,

现实中,作为智能时代的基础,新的算力技术,碳基芯片的诞生以及开始普及,

注定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

首先是各智能机械,智能设备的升级换代。

在原先许多智能机械上,由于算力技术的不足,搭载的其实都是012智能程序的削弱版,

进行算力芯片的更新之后,智能机械,智能设备的智能程度也能够进一步提升,

实现更大程度的,智能程序的终端运行。

同时,能够减少对算力中心的压力。

如果是在过往的话,这整个社会,一系列智能机械,智能设备的换代,可能还比较麻烦,

因为,算力核心的更换,很难说还能对其他硬件系统实现完美的兼容,

从硅基芯片到碳基芯片,不可避免的,可以说是涉及到智能时代的整个工业体系的调整。

不过,也正是因为,此刻人类文明已经基本踏入智能时代,这件事情本身就变得容易许多,

之前踏入智能时代时,是怎么滚雪球完成通用人工智能普及的,

此刻就能够怎么滚雪球一样,完成碳基芯片的普及。

就从碳基芯片的智能生产产业链上下游开始,

第一条碳基芯片上下游生产产业链上下游所涉及到的所有智能机械,全部完成碳基芯片的更新换代之后,

就又再从碳基芯片产业链,蔓延到其他行业的其他产业链,

然后这样不断滚雪球,直到最终,整个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各产业中,所有智能机械,智能设备全部完成和碳基芯片相关的升级,

这个过程中,肯定是需要消耗不少的社会生产力,

可是在智能时代,不缺的就是生产力。

最终这个滚雪球一般的过程完成,只是时间问题。

然后就是算力中心和智脑计划的事儿。

新算力中心的建设和智脑计划的推进,算是相辅相成的事情了。

新算力中心的建设,是智脑计划中强人工智能诞生的基础……足够的算力是一个强人工智能能够运转的前提,

就跟两百多年前的手机,肯定带不动这个时代的012智能程序一样。

而反过来的话,强人工智能的诞生,也能够加快人类文明生产力的提升,加快新算力中心的建设。

在信息去噪研究所内,

第一座以碳基芯片构建的算力中心完成,并达到预期效果之后。

‘智脑计划’先接管了整个负熵研究院的运转,

除了控制负熵研究院内多个研究所一些基础的设施运行,

辅助研究人员进行具体的实验操控,多个区域跨实验室协作之外,

也能够辅助负熵研究院对一些问题进行计算,提供算力支持。

然后,更进一步,

就是从负熵研究院到陵川市了。

第一座可以堪称‘巨型’的碳基芯片城市级算力中心,

依赖大量智能机械,大量智能工厂提供的支持,在短时间内在陵川市内完成了建造,

然后,依托这个碳基城市级算力中心,

‘智脑计划’接管了陵川市整个城市的运转,

原先陵川市的‘智慧城市’计划,并入了‘智脑计划’。

‘智脑计划’先是负责整个城市的交通,医疗,社养局,教育体系等基础服务系统的运转,

然后再进一步,开始负责整个城市内,所有由智能机械进行着的生产活动运转。

不过,

就跟秦裕先前跟那位老领导交流的一样,

‘智脑计划’不负责单个智能机械,智能机器人的具体运行,

只是负责不同区域,不同智能工厂,产业上下游之间的协作。

就如同交通方面,

整个陵川市城市中智能驾驶的车辆,运行时依旧是车辆上的智能程序自行完成控制,

但在‘智脑计划’这里,整个城市所有车辆的运行轨迹都同时在它这儿,

它负责将所有车辆运行轨迹,运行方向整合起来,让所有车辆的智能程序按照它的规划完成协作,

让整个城市所有车辆就如同一个紧密的整体,以最高效的状态整体运行。

放到其他领域也是一样,

单个工厂的智能机械运转它不负责,但负责多个智能工厂之间能够完美按照规划进行协作。

同样的,一个城市这样,

多个城市也是这样。

而到这里,

‘智脑计划’中的强人工智能其实已经初步形成了,

后续的,只是等待继续往‘智脑计划’中增加算力,以及为它接入更大范围更多领域。

……

第一座在陵川市内修建的碳基芯片城市级算力中心,在270年三月修建完成并投入使用。

陵川市的人们,对这个未来一段时间,可能能够作为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城市级算力中心,赋予了一个简略的名字——‘算力塔’。

这也基本成为了,绝大多数人们,对于这种碳基芯片城市级算力中心的常见称呼。

而第二批,

在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修建的‘算力塔’,也没有等到再第二年,

在当年的九月,第二批共十座算力塔就再投入了使用。

碳基芯片‘更新换代’的速度,在加快的。

由此带来的是,

在这一年里,华国范围内的生产力,再次开始迅猛的暴增。

人们感受到的物价,再次出现了降低。

或者说,

在这个时候,

‘物价’这个词,本身就已经在逐渐失去本来的意义了。

因为,

伴随着‘智脑计划’的推行,

原本人们就已经有预期的私有制度的彻底剔除,

也已经有了最后的基础。

……

私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边界,

在社会集体抚养完全普及之后,就已经模糊了。

到智能时代,私有企业的存在彻底失去了意义。

或者说,容纳私有企业存在的交易市场本身,都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不需要依赖于过多的人力,

社会需要的一切物资,完全可以由‘智脑计划’中的强人工智能,按照计划,规划和协调分布在不同区域内的智能工厂完成生产。

没有什么生产过程的市场交换,没有什么从原材料到初加工,再到精细加工的过程,直接从智能工厂到消费端,就结束了。

人们也不靠生产产品来获取报酬。

这种情况下,直接按人们的需要,按计划直接由强人工智能负责生产,就已经是最优解。

只要统计技术跟得上,按计划生产就是一种绝佳的举措。

而此刻,‘智脑计划’普及,一切前提条件都已经满足了。

按照人们的需要,按计划进行生产,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整个社会运转过程中的不必要损耗。

这种情况下,私有企业存在于整个生产链中的意义是什么?

私有企业也是依靠智能机械,按照强人工智能的规划进行生产。

就为了往某个智能工厂的头顶上,打上某个私有企业的名字?

而对于取缔掉最后这些事实上已经名存实亡的私有企业的方式,

做法其实也很简单。

私有企业的这一代掌控者,愿意退休的可以退休,

愿意接受并入集体企业的,可以直接并入。

想要和‘智脑计划’中,强人工智能控制着的全产业链生产体系竞争的,也可以继续竞争。

此外,一些‘市场’也会逐渐被取消。

比如公共交通,在这一年,

算力塔建立起来,‘智脑计划’普及过去的城市里,

都直接宣布,公共交通从此免费。

按照此刻,

人们的规划,

在未来,文明内的货币倒是会依旧存在,

但货币基本就失去了大多数原本的属性,只剩下交易凭证的作用。

整个社会,依旧会有社会等级的存在,

但即便是最底层的人们,也不需要为生存发愁,

社会等级的存在,主要将体现在社会地位和更好的享受上。

绝大多数人们一生的职业,大概率是会分布在研究人员和哲学,人文学科上。

整个文明大概率会成为一个超级研究院,

可能其中大多数人们,都没有办法做出一些创造性的成就,

那维持种群基数,以及持续学习本身,就将成为他们的职责。

……

272年。

更多的算力塔在整个华国范围内被建立起来,

更大规模的智能机械,完成了碳基芯片的更新换代。

从一个更加宏观的视角来看,都能够看到,

整个华国范围内的各类生产活动,似乎都运转地更加迅速了。

绝大多数生产活动中的人力,都已经被智能机械彻底完成了替换。

这一年,

在这个智能时代的过渡时期,人们的退休年纪已经提前到了95岁。

各地的高校内,接受再教育的人的数量,也进一步膨胀。

对于教育体系中的专业教育,在这些年也已经进行了进一步调整。

取消了大部分在智能时代已经用不上的专业,

将各理论研究专业,进行了更加细致的细分,以容纳更多的研究人员进行选择。

虽然谁都知道,

不是每一人都能够在一些研究领域做出成果,

但基数大了的情况下,总能够涌现出更多的优秀研究人员。

这段时间里,

在‘智脑计划’普及的同时,

整个学界,各个专业,各个研究领域,都有些愈加活跃,欣欣向荣的趋势。

不说别得,就是学术期刊上,近几年每期刊登的各领域研究成果,都让一些学术期刊不得不变厚了不少。

当然,

其中的主要原因也是,在这个智能时代,生产力足够的情况下,

上面也能够支持更多领域的更多研究项目尝试。

而受此间接影响,

整个负熵研究院多个研究所,011研究所,材料研究所,地质研究所,信息去噪所的规模都在快速膨胀。

其中,规模扩张最多的,自然是信息去噪研究所,

到这一年,

信息去噪研究所中,直接参与研究的研究员数量超过了四万人,

整个负熵研究院内,研究员数量超过了十万。

到这种程度,

即便此前负熵研究院一直是作为一个保密的研究单位存在,

也很难完全保密了。

负熵研究院的存在,在华国的学界内,几乎已经成为一个共识,

同时,得益于负熵研究院这些年产出的成果,负熵研究院差不多已经被打上了‘科研圣地’的标签。

不过,自身的存在保密不保密,

对于此刻的负熵研究院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所谓了。

负熵研究院要发展,迟早要走到这一步。

此刻的名声,倒是为负熵研究院之后继续招揽优秀的学者,研究员提供了许多便利。

负熵研究院内,

此刻,外界的纷纷扰扰,秦裕关注的不多,

或者说,此刻外界的变动,并没有超出秦裕太多预期。

只是在继碳基芯片,和孕育强人工智能的‘智脑计划’之后,

秦裕又再继续考虑着一些新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