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 > 第193章 秦系列飞船

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 第193章 秦系列飞船

作者:一天一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3:57 来源:小说旗

“华新社消息。”

“由负熵研究院能动所,及负熵研究院内其他研究所相关领域研究团队,共同负责研制工作的,人类文明首座无工质推进系统‘第一代引力推进系统’。”

“于近日,完成首次整体运行实验。”

“引力推进系统完美实现了,负熵研究院,人联基于引力的无工质推进技术的研究目标,以及长久以来人类文明整体对于无工质推进技术研究的期待。”

“首座引力推进系统,在整体运行实验中,以基于引力的无工质推进方式,大幅度提高和突破了此前人类文明在电推进技术下的推进速度上限。”

“首座引力推进系统,推进速度上限达百分之三十一光速。”

“引力推进系统的成功,意味着人类文明在推力技术的发展上迈上全新台阶,航行速度上限开始正式朝亚光速快速靠拢。”

“人类文明,人联的星际航行,文明整体发展即将进入全新时代!”

“据悉,目前,负熵研究院能动所相关研究团队,已经在开始基于引力推进系统的无工质推进星际飞船的研究设计。”

“……”

依旧是由华新社,向公众范围内的人们公布了这条消息。

这条消息,对于人们来说,并不算多么突兀。

在更早之前,人们就已经知道首座引力推进系统已经在海王星轨道位置完成了建造,

已经在默默期待着,负熵研究院的实验结果。

但无疑,在此刻看到这条消息,

对于人们来说,依旧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我还以为还要两三年的时间,毕竟引力推进系统加速到极限,肯定也需要时间。没想到这么快,这才几个月,就完成引力推进系统的最高速度运行试验了!太好了!”

“百分之三十一光速啊,已经有比较明显的相对论效应了吧,速度一下已经是之前电推进最高速度的三倍!而且加速还这么快!负熵研究院牛逼!人联万岁!”

“我想想,加速过程缩短了的话,咱们以后从地球到海王星的时间,不会就只需要四五天了吧?”

容不得人们不激动,

在这个时代,在宇宙空间中,文明的航行速度上限,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够走多远,能够获得和掌握多少物资。

直接影响着一个文明是否强大。

一个实现了无工质推进,亚光速航行的文明,

与还在使用电推进方式航行的文明,必然有断崖式的差距。

别得不说,如果双方对战,仅速度上的巨大优势,

都足以让前者哪怕是不还手,后者也没有打中前者的可能,天然立于不败之地。

而现在,人类文明在此刻,迈过了从电推进航行到无工质推进这关键的,跨时代的一步!

“负熵研究院万岁,人联万岁,人类文明万岁!”

“人联牛逼!百分之三十一光速的航行啊,这意味着什么,咱们现在只需要四年,五年就能够从太阳系内冲出去!十几年的时间,就能够抵达距离咱们最近的比邻星系!咱们要不把比邻星也占了吧!”

“想着咱们现在的航行速度,我都有些心潮澎湃了,要不是考虑宇宙中可能还有很多比咱们文明更加强大的文明,我都想要说一句,咱们冲出太阳系,征服宇宙吧!”

“我现在只是在想,无工质推进飞船还会有舷窗吗?透过舷窗,在飞船以百分之三十一光速航行的时候,看到的景象是什么样的?”

欢呼声,在华新社这条简短的公告之后,在人类文明聚居区各行星轨道位置的星际城市内响起。

人联范围内,无数人们也暂时因为这个巨大的惊喜,在激动中放下了原本正在进行的工作,和朋友,和其他人,在网络上,在现实中,激烈的讨论着与之有关的话题。

这是人类文明,人联整体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每一个人们,都为此刻人类文明取得的巨大成就而心潮澎湃,振奋。

甚至越年迈一些的人们,回忆起这些年,人联,负熵研究院在无工质推进技术研究上的历程,就越是感怀激动。

“秦裕院士,您看到了吗?自您那时候开始的无工质推进技术的研究,现在已经结出了果实,人类文明实现了无工质推进!”

“秦裕院士当初的秦裕-人类-斯托大一统理论,终于从理论变成了现实,具体的技术。”

“我有些时候,都在想,如果秦裕院士还在的话,我们是不是可能更早就实现无工质推进了……”

人们不可避免的,还是提起了秦裕院士。

毕竟,此刻无工质推进技术的突破和实现,本身就和当初秦裕院士带领下,人类文明基础理论层面的突破息息相关。

秦裕-人类-斯托大一统理论,就是人类文明从恒星级文明,翻越河系级文明门槛的前提。

此刻,在秦裕院士离开的一个世纪过后,人类文明终于完成了这关键的一步,完成了无工质推进技术的实现。

人们怎么能不提及几乎已经铭刻为人类文明整体历史记忆一部分的秦裕院士呢。

而对于一些人们想到的事情,

许多时候,负熵研究院内,特别是一些年轻时还曾经历过秦裕院士那个年代的研究员们,

也同样也会想到。

在漫长的研究历程中回想秦裕院士还在的话,这项研究工作是不是会快许多。

当此刻无工质推进技术终于实现时,也有研究员们会想,

无工质推进技术实现了,秦裕院士,我们现在才真正实现它,没有让您失望吧?

……

秦裕肯定是看到了引力推进系统的试验成功,

毕竟是负熵研究院的转接过来的全息画面,让秦裕基本全程见证了人类文明首座引力推进系统的运行实验。

而对于秦裕来说,对此也没有什么失望不失望的。

最重要的就是,此时此刻,人类文明已经实现了无工质推进技术。

这就足够了。

……

接下来一段时间。

整个人联范围内,都因为负熵研究院在无工质推进技术上的突破,都显得有些热闹。

地面,陵川城,去往秦裕院士墓前,以及去往负熵研究院曾经从事相关研究的研究员们墓前的人们,

都比往常再多了许多。

有人拿着华新社报道中出现过的引力推进系统整体的照片,在祭拜时,摆在秦裕院士的墓前,

向秦裕院士说着这个好消息。

在现实中,在网络上,人们也持续就引力推进系统的事情,做着讨论。

对于引力推进系统的实现和普及之后的世界,保持着一些畅想和期待。

可以预期,引力推进系统的实现,对于人类文明的影响必然是全面而整体的。

斯托文明在划分恒星级文明和河系级文明的界限,人类文明在划分二级文明和三级文明的界限时,

将无工质推进技术的实现作为一个重要标准,自然是有原因的。

引力推进系统带来的航行速度大幅度提升,绝不光光是能够让人们在抵达星空深处更遥远地方时缩短一些时间。

而是意味着,此前人类文明可能抵达不了的地方,现在有了抵达的可能。

而在人类文明聚居区内部,航行速度的大幅度提升,意味着目前人类文明由强人工智能负责的智能工业,将获得更高的运转效率。

就单纯的,一个行星轨道位置和另一颗行星轨道位置之间的物资交换速度,都会加快许多。

由此,人类文明的生产力都将迎来一个猛烈的提升,

人类文明整体实力,都将再次迎来飞跃。

不过,

区别于外界的热闹,

更早就已经基本确定引力推进系统成功的负熵研究院能动所和其他相关研究所内,

这个时候已经在忙碌着接下来的事情——基于引力推进系统的星际飞船的研究设计。

不过,这件事情对于能动所以及相关研究团队就要容易许多。

除开需要调整的推进系统,星际飞船其他部分,如果不使用一些新技术的话,大部分子系统都有些成熟的方案。

此外,

就和这一世的秦裕再有些关系的事情了。

对2801小行星来源区域探查计划的筹备。

……

人联纪元220年。

这个时候,秦裕已经返回到人类聚居区海王星轨道,暂时就停留在海卫一上一座星际城市内。

曾经陪伴他探索太阳系外围的漫游者号,在人联文明博物馆需要的情况下,

也就被秦裕捐给了博物馆。

毕竟要说起来,载着秦裕几乎将太阳系内外许多地方都转了一圈的漫游者号,

也算是极具传奇性了。

在海卫一上,

秦裕也在这一世,再次见到了负熵研究院的一些人。

也是将和他一样,踏上那艘前往2801小行星来源区域远航飞船上的一部分人。

按照负熵研究院的决定,

秦裕也和这部分人,在海卫一上,等待着起航日子的到来。

在探查计划其他部分做着筹备工作的同时,

秦裕等作为此次探查计划中核心人员的,也做着人员层面的相应准备。

对于秦裕这位被特意挑中的传奇星际旅行者,

负熵研究院除了进行着一些相关知识培训以外,

还进行着心理状态监测。

秦裕也能够看出来,负熵研究院相关研究员们想要确定什么,

最主要的还是确定,在过去数十年的航行过程中,秦裕是否出现过什么心理疾病。

是否产生过,对人类文明失去归属感的想法。

以确定秦裕是否真得适合加入这趟探查计划。

不过先不说秦裕精神状态始终是健康的,就是真有什么,秦裕想要掩饰,也实在是没有人能够看得出来。

秦裕在这里,自然也通过了相应的心理状态测试。

而相关知识的提前培训,对于秦裕来说就更没有什么意义了。

对于负责相关知识培训的研究员来说,

就是感觉秦裕不愧是能够在此前做出过巨大研究贡献,买得起个人飞船的人,

吸收‘新知识’的速度简直恐怖。

以至于,让相关研究员都感觉秦裕前半生去作为一个星际旅行者有些可惜了,持续做研究工作的话,说不定能够取得更加卓越的成就。

“……秦裕先生,虽然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引力推进技术上的突破,完成首艘无工质推进星际飞船的建造也已经是不远的事情。但,我们起航前往2801号小行星来源区域执行探查任务的时间,可能还将需要继续等待一段时间。”

此刻,此次探查任务已经确定的核心参与人员,在海卫一负熵研究院的分部,在聚集在了一起。

按照此前向秦裕发出邀请时就已经确定过的事情,

秦裕将是此次探查任务中一位副负责人,也可以说是负责人的副手。

而探查任务的主负责人,则就是负熵研究院社哲所的负责人。

而除了秦裕以外,整个探查任务的核心参与人员,基本都是负熵研究院各领域的研究员,研究团队负责人。

秦裕在这里边,算是一个特例了。

“我们期望,等待重核聚变技术实现之后,将重核聚变反应堆也放在我们将乘坐的那艘远航飞船上,以给这次探查任务提供更多的助力。”

社哲所负责人谈志行教授,对着秦裕继续简单说明道。

秦裕也就听着,没有发言说什么。

过去超过一个世纪的时间,社哲所的负责人当然已经不是当初秦裕上一世身份结束时的那位,

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社哲所的负责人和其他研究所负责人一样,已经更迭过数次。

此刻这位谈教授,和秦裕这一世的年纪,差不多同龄,都在一百岁出头,算是中年。

“秦裕先生,目前,负熵研究院能动所持续进行着的重核聚变研究项目,也已经到了收尾的时候,乐观的话,可能一两年内,就会出现结果,慢一点的话,可能还需要再等待四五年,乃至更久一些。”

“所以我需要向您再确定一下。”

“您和我差不多一样年纪,如果您依旧同意参与这趟探查任务的话,考虑到我们将乘坐的飞船抵达目标区域再从目标区域返回太阳系的时间,以及在目标区域范围内探查所需要的时间。我相信,我们完成这次探查任务的时间是有的,但可能,没有走完从目标区域返回太阳系这段航程的时间。”

社哲所负责人谈教授的意思其实就是,

按照这个时代人们的年纪,作为参与这项探查任务的核心人员,一百岁出头的年纪并不算大,

但是,有很大可能,将会离世时,依旧人在异域,回不到人类文明聚居区。

“能够把我的躯体带回来就行。”

秦裕笑着,只是这样说了句。

“秦裕先生,感谢您参与我们这次探查计划。您是一位伟大的星际旅行者。”

在得到秦裕的再次确认过后,

这次探查任务中,一众核心参与人员,再讨论着这次探查任务一些筹备情况的进展,

以及整个探查任务中的相关计划,相关安排。

……

时间来到了人联纪元221年。

基于引力推进系统,负熵研究院完成了第一艘无工质推进星际飞船的设计,并由强人工智能调动智能工业,完成了建造。

将这第一艘无工质推进星际飞船,人们以秦裕院士的姓氏,命名为了“秦”系列星际飞船。

不过,‘秦一号’星际飞船,还并不是秦裕将参与的探查任务中将用到的星际飞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