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 > 第163章 建造完成

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 第163章 建造完成

作者:一天一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3:57 来源:小说旗

人联纪元84年。

在文明中,智能工业生产力大部分都倾斜到了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建造上的情况下,

一定程度上,作为智能时代生产力彰显,太阳系内每时每刻通过智能机械开采出的资源,也被分成了两份。

此刻,来自于金星表面,水星表面,资源开采区的物质资源,正被源源不断,被如同行星表面与宇宙空间连接的‘大动脉’,电推进轨道上升器,或者说电推进升降平台,送往环金星,环水星工业带,部分资源被直接在这里被加工为成品,部分资源完成初加工的材料冶炼,产出都在由智能机械转移至接入环金星,环水星工业带的大型星际飞船。

此刻,在金星与水星轨道上,主要来往于金星,水星到地月系统,以及到火星轨道位置的大量星际飞船,

正繁忙而在智能程序控制下,以紧密的秩序进出环金星,水星工业带的星际港口,

满载着金星,水星工业带产出产品,材料,初加工资源的大量星际飞船,将前往人类文明疆域中其他地方。

与此同时,

地月系统,火星轨道,

同样连接星球表面与宇宙空间的电推进升降平台,接驳着繁忙港口中,不断抵达港口的大型星际飞船,

来源于其他区域的,已经生产出的成品,将会在智脑计划中强人工智能的协调下,进入到人类文明聚居城市的各处,作为人类文明社会运转的需要被消耗掉,

那些从其他各处开采出来的资源,则是分为大小两部分,

小的那部分,也将作为各人类文明城市中,社会运转的支撑,由强人工智能,按照人类文明中由负熵研究院制定的各项计划,以及人类文明各星际城市,各区域的需要,统筹各区域的智能工业集群,生产为各种产品。

大的那部分,如果是以前,可能将作为人类文明疆域扩张过程中的需要,以及一些大型科研项目的部分需要,

而这会儿,分出来的这部分资源,就只将用在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的那项超级工程,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上,

这部分资源,将直接由地月系统和火星轨道区域的智能工业,转化为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的一部分,或许生产制造文明级基础实验装置过程中,间接消耗的一部分。

在主要来自于金星,水星,小行星带的星际飞船进入地月系统,火星轨道位置的同时,

这些地方的星际港口,也同时有星际飞船继续出发,满载着来自于地月系统,火星轨道位置智能工业的产出,奔向人类文明疆域更边缘的位置。

同样的,

在此刻人类文明疆域最边缘,最前沿的海王星轨道,

也发生着类似的事情,来自于木星,土星,海王星等轨道的资源正在源源不断输出,

经由海王星轨道的智能工业转化为某些智能机械,设备,装置之后,成品,或者说成品的一部分,

再继续奔向构建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区域中的某个位置,

而在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的构建区域内,可能也正好,有由人类文明,或者斯托文明刚构建好的基础实验装置某几个分段宣告接指定区域。

从宏观上看去,

此刻,整个人类文明的疆域,一直蔓延到此刻斯托文明所处的柯伊伯带内,

两个文明中,每一处,都同时繁忙着,忙碌着。

在宏观下,此刻这广阔宇宙空间内,两个文明内的景象可以说都是相当震撼的。

而这,

大概就是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共同推进着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建造这个超级工程的过程中,寻常的一年。

……

人联纪元85年。

对于人类文明,负熵研究院中一众相关研究团队,研究所研究员们,

乃至于斯托文明的相关研究者。

从开始确定建造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开始,到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建造完成的三十余年,

都是难熬的一段时间。

对于人类文明负熵研究院中,一众参与了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设计的研究员们来说,

即便是有秦裕院士在上面撑着最大那部分压力和责任,

他们每一个人依旧不可避免的,承受着相当程度的心理压力。

如果不是智能时代,如果不是恒星级文明,生产力总量足够,

如果不是这个决定是秦裕院士做的,人们对于秦裕院士有着足够的信任,秦裕院士也有着足够的权威,

就人类文明目前这种每年花费超过百分之六十生产力,投入到一个不一定能够见到收益的基础科学研究项目上,

放在过往大部分历史阶段,都足够让人们议论纷纷,然后阴谋论,混乱四起,因此让人联自己分成几块,自己跟自己打起来都不是没有可能。

而虽然目前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设计已经完成,建造的事情由智能工业,强人工智能负责,也没有太多人们插手的空间,

但人们依旧不可避免会担心,将设计落实到具体建造的过程中,是否会出现一个万一。

毕竟整个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实在是太大了,整体规模叠加起来的复杂度实在是太高了。

而要是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建造过程中出了问题,

最后问题还是在某一个研究团队负责子系统某个地方,要真出现这种情况,

都不用谁来追究他们的责任,这种巨大的责任都能够让他们自己给自己压垮,压死,

而一众研究员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

都不太敢想象,此刻的秦裕院士,又承担怎么样一份压力。

……

而事实上,就秦裕自己来说。

要说一点压力都没有,显然是不太可能。

他即便是作为一个绝对永生者,也依旧是情绪变化的。

要是花费了很大一番功夫,却什么结果都没有,难免也会有些失望。

不过要说秦裕的压力有多大,显然更不现实。

站在秦裕的角度上来说,

人类文明要想继续发展的话,现在这多少有些艰难的一步必然是要走的。

走这一步,带来的生产力消耗倒是没有给秦裕带来什么压力。

秦裕也是能够接受这次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和基础科学实验研究合作项目失败的,

只是对他来说,人类文明这次失败了,让人类文明重整旗鼓,又要多些麻烦。

所以,这次能够直接成功,肯定还是最好。

……

人联纪元86年。

这一年,秦裕的年纪来到了150岁。

斯托文明和人类文明交流和接触这么长时间了,自然也能够意识到,先前人类文明提出的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建造时间上限制的原因。

如果技术上能够实现,斯托文明都恨不得这个时候帮秦裕延长寿命。

也是因为秦裕年龄增长,给两个文明在这项超级工程推进上带来的紧迫性,

结合目前这项超级工程在双方文明共同努力下推进的速度。

斯托文明与人类文明沟通交流之后,双方再次尽可能提高了在这项超级工程中的生产力投入,

人类文明在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建造上的生产力投入比例,来到了人类文明总生产力的百分之六十五。

虽然剩下的这部分生产力,维持人类文明的社会运转绰绰有余,斯托文明内情况也是一样,

但对双方文明来说都是一样,需要用到智能工业生产力的地方,远不仅仅只是维持社会本身运转。

对于双方文明来说,不想因为生产力分配比例,真得对文明内部造成什么不利影响的话,

双方文明共同朝着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投入的生产力,目前的状态差不多就是极限了。

然后,接下来的时间,

双方投入的生产力比例,就这么维持着。

……

人联纪元87年,88年。

在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共同推进着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建造的过程中,

负熵研究院,物理所,能动所,乃至信息去噪所等研究团队,也没有闲着。

按照对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的设计和规划,

人类文明这边的研究人员,已经在和斯托文明那边研究人员合作,

讨论和确定利用文明级基础实验装置的相关具体实验方案,

确定此前理论研究中,哪些部分那部分内容,是在文明级基础实验装置建造完成后,需要优先验证的,哪些放在后面一些。

可以说,

是在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建造完成之前,

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就已经做着基础理论实验的提前准备,

确保,在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完成建造的第一时间,就能够立即开始实验研究。

秦裕也参与了这项工作,

或者,更准确的说,

秦裕主导了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提前确定下来的,几个主要的实验计划。

秦裕这些年,着重进行的一些理论层面的研究和思考,显然是有作用的。

在秦裕之下,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在相关理论设想上,基本统一了想法。

……

人联纪元89年,90年。

在双方文明确定建造文明级基础实验装置之后的差不多十年,

可能是因为有秦裕参与,提前的实验设计,各项细节都已经确定完了,

预先研究工作,也已经做得差不多了,

而接下来的时间,对于人类文明和斯托文明相关研究者们来说,就更加有些难熬了。

因为,相关研究者们,要么就只能够去进行其他研究工作,一边继续等文明级基础实验装置建造完成,

要么就真得只能够干等了。

而且,之前完成文明级基础实验装置的研究人员中,不乏比秦裕年龄更大一些的。

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不可避免的,已经有研究人员从负熵研究院退休了,

甚至,并不是每一个研究员,都能够等到文明级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完成。

这种需要研究人员等建造,制造完成的事情,

在人类文明进入到智能时代之后已经实在是很少见了,

但文明级基础实验装置,的确是太大太大了。

……

接下来的二十余年时间里,

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共同推进着文明级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

随着建造的推进,文明级基础实验装置建造那片区域内的物质质量增加,

其整体轮廓,在月面等位置的了望观测阵列中,都愈加变得显眼了起来。

就如同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提早预期的一样,

建造文明级基础实验装置的过程,已经逐渐明显影响到了太阳系内一定程度的质量分布。

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在宇宙空间中,在时间长河下,就如同‘蚂蚁搬家似的’,

将原本分布在太阳系内环,以及柯伊伯带内各处的质量,加工之后,挪移到柯伊伯带内侧边缘地带,成了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的一部分。

丝毫不用怀疑,两个文明都可以确定,如果将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的所有质量挤在一起,挤在一起的质量,都已经是一个宇宙中不小的天体。

不过,在建造文明级基础实验装置之前,确定文明级基础实验装置的设计和建造计划时,

双方文明的研究员们也提前考虑到过这个问题和相关风险,控制了质量开采区域,也考量了文明级基础实验装置的整体结构和所处位置,

不至于因为文明级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形成什么严重的人造宇宙灾难。

同时,

在这二十年间,

负熵研究院当初参与了文明级基础实验装置设计的人有人退休,也有人离世。

负熵研究院,物理所的一位研究团队负责人荀怡教授曾经在文明级基础实验装置的研究过程中,负责一个子系统的研究设计。

在距离文明级基础实验装置建造完成还有五年时离世,

离世前,秦裕也曾经去看望他,

当时意识还算清醒的荀教授,紧握着秦裕的手,

希望负熵研究院,研究所,能够在文明级基础实验装置建造完成之后,来他的墓前告诉他,

他负责的那部分设计工作,是不是没有问题。

等秦裕告诉他,自己已经看过他负责研究设计的那部分子系统,不认为那有什么问题后,

这位荀教授才终于松了口气,合上眼睛。

同样的,

在这二十年间,

在旁人的眼里,

秦裕也在逐渐,越来越老。

‘伪装’这个能力,让秦裕外在面貌能够始终符合他的外在年龄。

也是这种变化,

让人类文明和斯托文明中的有识之士,核心研究者们,愈加感觉到时间的紧迫。

可以说,这个时候,不光是人类文明中绝大多数人们都不期望秦裕院士老去,

斯托文明绝大多数知情者们,都由衷的期望,秦裕院士能够老得慢一点。

而终究,

对于旁人来说,似乎还算是幸运,

虽然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完成建造的时间,没有在最乐观的三十年时间之内,

但也没有超出底线的三十五年,

最重要的是,直到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建造完成时,秦裕院士都还活着。

当然,

对于秦裕来说,他其实也已经做好了让自己这一世‘多活几年’的准备,

实在不行,他‘熬一熬’,活到一百八十岁出头,也不是不行。

寿命上有个体差异也正常嘛,这个时代也有活到一百九十岁的老人。

不过,

终究,文明级环形基础实验装置,还是在双方文明确定建造之后,33年之后,建造完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