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 > 第154章 异星食物

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 第154章 异星食物

作者:一天一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3:57 来源:小说旗

“食品研究院最近好像出了一样新菜?叫什么生炒‘卡其库’,好像食材来自于斯托文明?”

“吃了,我感觉还可以吧,‘卡其库’吃起来很挺有嚼劲……就是食品研究员出的另一道新菜,‘斯卡炖兰纳特’能不能把那些‘石头儿’去掉。虽然据说斯托文明的个体能够少量消化矿石,但不意味着咱们也能消化啊!”

“‘卡其库’今天在餐厅里,我也吃了,老实讲,能够接受的,可能感觉味道还不错,接受不了的应该就和我一样,感觉很怪。”

“不是好不好吃,就是吃到嘴里,你就感觉这东西不像是吃的……明明是植物的外观,吃起来却有种肉食的筋道,有种莫名的感知错位感。”

“可能是因为这是来自于另一个星球,另一个文明里的东西,咱们此前都没有接触过这种斯托文明生态系统中植物,生物的经验,所以感觉怪怪的……”

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的技术交流,自然不光局限在那些重大领域。

到这个时候,双方文明的技术交流,信息交流,已经很全面了。

在双方文明同意的情况下,在前一两年,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在生物科技等领域也进行了交换。

人类文明为斯托文明,提供了一些来自于地球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动物的样本,

斯托文明同样的,为人类文明提供了一些,不同于地球生态系统的动植物。

得到的这些动植物的样本,大部分肯定是培育起来,主要用作了负熵研究院011研究所等研究团队,研究人员的研究使用,

但也有一些,比较偏的用途。

比如……试一试,斯托文明提供的异星动植物,能不能吃。

斯托文明的智慧种族是没有太发达的味觉系统的,

虽然同样通过进食来补充身体能量,

但就是纯进食,

将能够消化的植物,动物,乃至物质塞进肚子里,就算结束。

并没有人类文明这样,为了取悦自身味觉,而衍生出来的美食习惯。

不过,这也不影响,斯托文明给人类文明提供的那些异星动植物,物质,

本身在人类的感官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味道’。

在通过培育,让这些异星动植物的研究样本达到一定数量过后,

还真就有一些动植物样本,落到了人联中,‘食品研究院’的手里。

这种研究,当然对于文明整体技术发展没有什么太大作用,

但也同样是人类文明社会运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找出了一些确定对人体没有毒的动植物样本之后,

‘食品研究院’就针对这些动植物样本,进行了‘食用研究’。

或许是因为,人体的确是从未感受到过这些异星动植物,

所以大部分这种异星植物,放进人体的嘴中,味觉感觉到的,都是一种强烈的苦味,

部分植物即便没有直接毒性,也会造成食用者严重过敏。

不过在‘食品研究院’等研究团队的坚持不懈下,

最终的确是筛选出了一些可以食用的异星动植物,

并且,将它以人类文明的烹饪手段,做成了一些新菜式。

目前,

地面乃至于月面,火星等地的智能化立体农场内,都划了一些区域来,专门培育这些可使用异星动植物,

使用了异星原料的新菜式,也已经被摆在了地面,月面,火星等人类聚居地的城市里,智能餐厅的菜单上,

供愿意挑战新鲜事物的人们尝鲜。

其中,‘卡其库’是斯托文明早期在木星时,作为主食的一样作物,

按照人类文明的认知来说,‘卡其库’是一种树木,斯托文明早期食用和此刻人类文明拿来当菜品的,

是‘卡其库’的枝叶。

当然,发展到目前阶段的斯托文明,进食已经比原本更加省事了,常年用作身体能量补充的,基本就是一种营养剂。

而此刻人类文明中,另一道食材来自于异星的新菜式,‘斯卡炖兰纳特’,

其中斯卡是一种矿石,包含多种物质,原本也是斯托文明母星的产物,

现在人们吃到的,是食品研究院按照斯卡中物质比例自己合成的,

据说抿起来,有种类似于吃了花椒的麻麻的感觉,但味道又和花椒完全不同,

‘兰纳特’则并不是斯托文明母星生态系统中的东西,

而是斯托文明此前和其他文明遭遇交流时,从其他文明手里交换得来的一种植物,

整体看起来,像是一种粗壮的藤蔓,作为粮食作物的话,亩产还挺高,

吃起来有一种介于蔬菜和鱼生之间的口感,

有人觉得很怪,也有人感觉很新奇。

当然,

类似出现在此刻人类文明餐桌上的还远不止这两道菜,

‘食品研究院’这个可以说专门为人类美食享受,诞生的研究院里,

一众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们,还在兴致盎然的琢磨着,从斯托文明得到的那些异星动植物,物质,能不能吃,怎么吃。

而先前,人们就知道的,斯托文明内类似于人类文明的‘水文化’,

对于不同水质,不同类型液体,像人类文明对于美食的那种享受,

人类文明中,也有相关研究者,要来了斯托文明中,一些主流的液体,

剔除掉了那些,明显对人类人体有毒的,找了一些安全的,做成了类似饮料的东西。

从味觉上来说,

大多数都很奇怪,

但对于不少人们来说,这也都是一些新奇的体验。

短时间内,这些个东西,在人类文明内,这些玩意卖得还挺好。

这段时间里,

随着两个文明之间的交流深入,

不光是在宏观上,在具体的生活中,细节上,

人们也感受到了,两个文明交流带来的种种变化和不同。

反过来,

斯托文明内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

至少就人类文明知道的,

虽然斯托文明的个体没有人类文明这样发达的味觉系统,

但这一两年的文明交流区中,斯托文明还是有研究人员曾经提出过,想要尝尝人类文明的美食。

当然,即便是尝了,先天身体结构就决定了,斯托文明的个体不可能因为美食而有什么特别的享受,

但作为一种智慧生物,对于一种未知的好奇和新奇感受,斯托文明个体们也是有的。

相同的,在人类文明从斯托文明中,获取了一些斯托文明‘水文化’中的不同液体,拿来喝,

斯托文明在交流中,自然也从人类文明这里获得了一些人类文明用来饮用的水和液体,拿来感受。

将自身泡在来自于人类文明母星的海水里,似乎是斯托文明个体们近些年里,最新奇的一种享受。

双方文明,因为躯体先天条件的不同,

在这方面,其实都没有办法完全互相理解。

就像是斯托文明个体没有办法完全切身理解人类是怎么享受不同味道美食的,

人类文明个体也理解不了,斯托文明是怎么享受不同液体带来的不同享受的。

不过,这倒也不影响什么。

而且可以预期,如果之后人类文明再遭遇其他地外文明,

其他文明实现自我享受的方式,大概率依旧还会更不同。

……

人联纪元73年。

距离人类文明发现斯托文明的星际舰队群,斯托文明的星际舰队群停泊在柯伊伯带外围,已经过去了较为漫长的时间。

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两个文明从理论层面,到技术层面的交流交换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结束,

依旧在继续持续着,甚至,愈加深入到每一个细分领域。

人类文明这边,已经不光是负熵研究院各研究所的研究员在参与和斯托文明研究人员的交流,

在涉及到一些细分领域的单一问题时,可能一生都在从事该问题研究的,负熵研究院以外的研究人员,也已经有机会和斯托文明对同一个问题有研究的研究者,间接或直接就这个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双方文明理论层面的交流,从最开始的‘找不同’,找寻对方文明已经解决或者证明,而己方还未解决证明的问题,找寻对方文明意识到,而己方文明还没有发现发展起来的领域,互相互通有无的过程中,用对方的理论知识弥补己方的不足。

到用己方的思维优势,研究优势,在对方的研究基础上,对同一个问题继续研究。

再到此刻,双方更加全面的,对双方共同都还未解决的疑问,以两种不同的思维,共同推进研究。

可能在研究过程中,对于己方来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对方文明中,就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在这种愈加深入的,双方交流乃至于合作科研中,

双方文明都在这段时间,享受着两个不同的,但同样达到了恒星级的文明,文明间交流的红利。

在这段时间里,

人类文明和斯托文明从理论领域,一直延伸到技术领域,整体都在快速提升。

时不时就有一些理论领域的关键突破,刷新着相关领域研究者们的认知。

这种文明的快速发展,甚至文明中的每一个个体,都能够很明显的感觉到。

对于人类文明来说,

和斯托文明的交流和合作,可以说是领着人类文明进入到了一个理论和技术大爆发的时代,

如果说,斯托文明刚来那会儿,受斯托文明到来的压力的刺激,

人类文明按斯托文明的标准是刚踏入恒星级文明的门槛,

按人类文明自己的标准,应该是刚成为二级文明。

而现在,人类文明可以说已经在二级文明的范畴内,大步往前跃迁,

人类文明说不定已经能够算得上是,2.3,2.4级文明。

以此刻人类文明的发展速度来说,可能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节约了数百年,乃至更长的时间。

身处于这个时代,

身处于这人类文明理论和技术大爆发时代的人们,

难免都能够不时感觉有些心潮澎湃。

“我记得,好些年前,我们从地球去一趟火星聚居区,还需要大半个月的时间啊。当时我本来想移居火星,就是因为来往地火一趟太久了,才没有去火星定居。”

“现在好了,有三十年吗?咱们去一趟火星,好像也就四五天时间吧……还是因为火星距离咱们地球太近了,飞船加速时间不够……以前去一趟火星的时间,现在都够咱们到柯伊伯带了……”

“……现在搬家也不算完,其实我觉得搬去木卫也不错,就是好像那边重力环境不太好。”

“是不太好,不过咱们出生就用了重力保护液,其实也没有啥太不适应的,反倒是和地面完全不同的生**验。”

人类文明内,网络上,始终是热闹着。

……

人联纪元74年。

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之间,再次增加了一个重要的合作科研项目。

“新型通信技术与算力技术的合作科研”。

这看起来是两个科研领域,但实际上就是一个领域的研究,‘量子领域’。

‘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目前斯托文明和人类文明,都有一些研究成果,

但问题在于,目前的量子计算机没有办法取代传统算力装置的作用,

没有办法让两个文明在算力领域实现新的突破。

而算力领域,对于两个文明来说,也都是重要而极其需要继续发展的领域。

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的合作,想要在该领域,量子计算机的发展上,继续深耕。

而量子通信技术,也是同样,

是两个文明目前发展进程中,一个极大的掣肘。

斯托文明为什么选择整体迁移,而不是一部分从母星出来,另一部分继续待在母星。

除了其他原因外,通信,大概率也是一个大问题。

目前双方文明所使用的所有通信方式,都只能够达到光速,

但在宇宙的尺度下,光速的通信方式实在是有些不够用。

即便是此刻斯托文明的星际舰队群就在太阳系内的柯伊伯带,

在宇宙环境下,相当于杵在人类文明的家门口,

但双方完成一次来回的信息交流,依旧是大半天时间就过去了。

这种通讯效率,不管是对于文明内部,还是两个文明之间的交流,都是极大的障碍,

发展到最后,一定会制约文明发展的上限。

以文明的疆域来说,

目前人类文明就待在太阳系内这种情况还算好,

但如果是文明的两个部分分布在不同的星系内,

中间隔着数光年的距离,来回通信一次需要超过十年。

以目前人类文明的认知来说,

实在是很难想象,这种情况下,这一个文明的两部分还能够完完整整的统合在一起。

人类文明和斯托文明同样的,在超光速通信技术上都有着强烈的需求,

在超光速通信技术发展和研究上,

双方文明暂时选择了以量子通信作为双方文明的合作科研方向。

……

同一年,

在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共同开展了这新的重要合作科研项目的同时,

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内部,都同时再宣布了一件事情。

双方文明决定,一定程度上,开放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两个文明之间,公众范围的往来。

对于人联中的人们来说,

这项两个文明的共同决定,最明显的体现就是。

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互相对对方文明中的个体,开放了己方文明一些特定区域的‘旅游’。

人类文明中的人们,可以有机会去斯托文明内旅游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