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 > 第149章 亿,横跨五个天文单位

人联纪元64年。

就在人类文明和斯托文明保持着交流和接触的这个过程中,

人类文明此前在完成,火星,金星,小行星带等空间范围内的开发建设之后,

进一步启动的,对木星轨道位置,以及水星轨道位置的开发建设,

也终于在这一年完成了。

对于木星轨道位置的开发建设,主要是集中在木星的一众木星上,

在木卫一到木卫三表面,人类文明修建了一些地外星际城市,开辟了一些原料和资源智能开采区,

对木星轨道位置的开发建设目标,主要是为了保证此后木星卫星上星际城市内,常驻居民生活的需要,

同时,为接下来,木星轨道之外,太阳系内更大疆域范围内的开发建设做好准备。

对水星的开发建设,则是参照了金星的开发策略,

在水星表面,并没有构建什么星际城市,只是投放了大量相应智能机械群,几乎覆盖了整个水星表面,用以开采水星相关资源,

同时在水星同步轨道上,构建了环水星智能工业带,用以加工水星表面开采出来的资源,并生产用于水星资源开采所需要的智能机械,

环水星智能工业生产带的产出,主要是送往,地,火,月等人类主要聚居区。

至此,

人类文明的疆域范围,从最初的地球母星,

到现在已经变为,

从靠近太阳的最内侧水星开始,

一路覆盖,金星轨道,地球轨道,火星轨道,小行星带,最后到木星轨道。

横跨近五个天文单位,直径超过七亿公里的广阔宇宙空间,都被打上了属于人类文明的烙印,

有着大量属于人类文明活动的痕迹。

同时,

由于即便是在斯托文明到来的这段时间,

人类文明也并没有怎么放缓整个文明人口的增长速度,

所以,到这一年时,

人类文明总人口数量,已经来到了180亿。

其中大部分,依旧生活在人类文明的母星,其次分布在月球和火星等更早完成开发建设的地外,

少部分待在距离地球最远的,人类文明疆域边缘的木星轨道附近。

而斯托文明的到来,

人类文明遭遇第一个地外文明,

对于人类文明内部,另一个方面,也显然造成了一些明显的影响。

在人类文明总人口来到180亿的同时,

负熵研究院,作为人类文明科研核心,

各研究所研究团队加起来,研究员总数也终于突破了三百万,来到了330万人。

从这方面来看,

在真正遭遇到地外文明之后,加上此前人联和负熵研究院采用了的多种措施,

人类文明算是从先前的惰化状态脱离了出来,

或者说,至少,对于文明整体和自身的发展,明显有了更大的动力。

对于人类文明整体来说,这自然算是一件好事。

……

人联纪元65年。

也没有太在意斯托文明此刻就在柯伊伯带外围,

在木星,水星轨道位置的开发建设之后,

人类文明选择了继续往更远的土星轨道,以及天王星,海王星轨道扩张。

在文明疆域扩张问题上,实际上对于人类文明来说,依旧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

在斯托文明到访太阳系,让人类文明真正遭遇了地外文明之后,

人们对于在宇宙中的扩张变得有些更加谨慎,想要尽可能避免人类文明在宇宙中的扩张产生的迹象,被其他地外文明注意到,

毕竟哪怕这次到访太阳系的斯托文明,和人类文明的接触还好,人类文明和斯托文明的接触交流中甚至获得了很大的收益,

可难保,下一次到来的文明,是否还能够真正交流。

在茫茫宇宙中,暴露自己文明的存在,可能招来朋友,也有可能招来敌人,这是一件不确定的事情。

从这方面来说,对于文明疆域的扩张,人类文明应该更加小心。

但另一方面,

斯托文明本身也不是因为人类文明疆域的扩张而到来的。

斯托文明明显比人类文明强大一截的表现,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刺激。

如果人类文明不抓紧发展强大起来,

那下一个,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和人类文明遇上的文明,大概率还会比人类文明更加强大。

在人类文明和斯托文明交流之初,那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可是不太好,

如果每一次人类文明遭遇其他文明时,都比其他文明更弱,

那意味着人类文明的命运完全掌握着其他文明手中。

这对于人们来说也是不可接受的。

但文明要想强大,疆域的扩张,甚至和其他文明进行接触,本身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文明要想更强大,就需要更多资源。

现在人类文明的人口已经不少,但想要让人类文明发展到更强大的阶段,就需要更多的天才们为此努力,

而要想有这么多天才研究员存在,就需要更大规模,更大量级的种群基数,

而支撑一个难以想象的庞大种群基数,就同样需要庞大无法想象的资源供应。

人们不知道,宇宙中是否有那种,蜷缩在母星,就能够发展到异常强大的文明,

但至少以人类文明目前的状态,这可能很难做到。

也就是说,

人类文明一方面不想吸引更多地外文明注意应该避免太大规模的扩张,

一方面,又需要扩张,来增加人类文明的实力,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来源于人类文明之外的威胁。

不过好在,

在太阳系内扩张,对整个太阳系完成开发建设,也基本是此前人类文明就确定的一件事情,

在人类文明疆域已经扩张到木星轨道的情况下,继续扩张到海王星轨道,其实也没有多大影响,

同时,人类文明也的确至少需要整个太阳系范围内的资源,仅仅是木星轨道范围内,肯定是不够人类文明发展到下阶段的。

这样,

人类文明在太阳系内目前的扩张,暂时还不用那么纠结。

主要调动木星轨道,

小行星带,以及火星的资源和生产力,

地月系统中的生产力作为辅助,

人类文明疆域朝着太阳系边缘的进一步扩张就开始了。

由于距离的问题,

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行星轨道范围内的开发建设,

优先还是从土星轨道范围内开始。

土星的卫星上,

伴随着来自于人类文明已经开发建设完成疆域内的智能机械出现,

土星轨道上,整体景象开始出现变化。

来往于土星与木星,火星,小行星带的星际飞船,飞行器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加,航线上在愈加变得繁忙起来。

同一年,

先前斯托文明与人类文明交换交易的人工智能和算力技术,

双方文明都已经消化的差不多,

自然而然,再开启了新一轮的,双方文明的技术交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