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 > 第105章 回迁完成

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 第105章 回迁完成

作者:一天一万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3:57 来源:小说旗

首批抽取的,从地下避难城市迁回地面的名额是两亿个,

加上这部分被抽取到名额的人们,有法定伴侣的,伴侣直接同步获得回迁地面资格。

总共大约2.6亿人,将作为首批人员从地下避难城市中迁回地面居住。

看起来不少,但分配到此刻225个地面城市后,

每个城市平均下来,也就百万人出头,

对比规划的,每个地面城市将最终容纳的两千万人,

可以说放在目前已经完成建造,可以投入正常运行的地面城市部分生活区,都显得有些稀稀落落。

不过,当这部分人开始正式从地下避难城市中回到地面,

地面城市中,终究还是将再多出一些生气。

……

当首批从地下回迁地面的人员被抽取出,

各地下避难城市内,就如同当初人们迁移进地下避难城时一样,

人类文明的大迁移,就再次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不过,从地面迁移向地下避难城时,

人们是对于未来的彷徨,对于末日危机的惶恐不安,路途中的紧张急迫。

而此刻,再从地下避难城市内迁回地面,

人们更多的是期待,是振奋,就如同连日的阴雨过后,重新看到了晴天骄阳,

唯一一些比较紧张的情绪,可能是‘近乡情怯’。

智脑计划中的强人工智能,按照负熵研究院的要求,

增加了各地下避难城来往地面和地下的地轨列车。

获取到首批迁回地面资格的人们,开始陆续收到城市智能系统发来的消息,告知已经可以出发启程。

在离开自己居住了超过十年的,地下避难城市内的屋子时,

人们难免有些感怀。

“……不知道我在地下避难城市内那间屋子,以后还会不会有其他人搬进去住。”

“住了十几年了,这里熟悉的一切还真让有些感伤,不过,我还是希望,以后除了旅游,我们都不用再到这儿来了。”

有人在网络上,给相熟的朋友发着这样的消息。

地下避难城市通往地面的地轨列车上,

这些天,每天都坐满了回迁地面的人。

在地轨列车正式启动前,以及启动之后的前半段,

兴奋的,激动的,甚至有些亢奋地人们,往往兴致盎然地讨论着,说着一些回到地面之后要做的事情,

高兴的状态下,同一个车厢里,互相不太相熟的人们,都一起聊着。

不过,大多数地轨列车上,

当地轨列车真得越来越靠近地面时,人们基本就又都安静了下来。

可能是近乡情怯,情绪一时有些复杂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也可能是更多顾着看列车外的景象,顾不上说话了。

当抵达地面,离开地轨站。

在地轨站外的露天广场上,往往也能够看到不少人驻足,

只是沐浴着阳光,看着寻常的天空和大地之上的城市,目光都有些恍惚。

虽然此前,在地面城市开始建造之前,各地下避难城市就已经开放了一些从地下避难城返回地面‘一日游’的名额,

但对比起此刻从地下避难城中迁移出的两亿多人,先前获取到名额的人们还是少数。

对于更多的人们来说,这依旧是他们,在十几年前进入地下避难城市后,首次回到地面。

在回到地面的第一时间,竟然,有些恍若隔世的感觉。

许多人们激动的同时,又有些止不住地哀伤。

而地面,

伴随着从地下避难城市回迁的人们开始涌入城市生活区。

城市交通系统中,已经提前开始运转的智能汽车里,终于有了乘客。

城市生活区,由智能机械运转着的餐厅里,终于再有了顾客。

有人再从地下避难城市中出来之后,就进入到了最近的地面城市,

也有人继续奔向了回家的旅程。

毕竟当初,进入地下避难城市的资格,也不是所有人都进入到原本城市所对应的地下避难城市里。

有不少人们此刻从地下避难城市回迁地面之后,都选择了距离当初自己故乡更近的,重建的地面城市居住。

相应的,

当初许多人熟悉的朋友,也不一定是被放在了同一座地下避难城市中。

虽然线上联系在末日危机之后没多久就已经恢复,

但真正重新见面,也只有到此刻重新迁回地面。

有人在自己城市迎接着十几年没见的老朋友,

也有人在居住城市安顿好过后,奔赴另一个城市去和老朋友见上一面。

因为末日危机,十多年没再线下再见过面的老朋友,此刻再见到,许多人往往都是相顾无言,

最后只能互相拍了拍肩膀,说一句,

“总算是回到地面了啊。”

……

有了第一批从地下避难城市回迁地面的人,自然就有第二批,第三批。

在各地面城市的智能工业区域逐渐完善,城市生活区的建造速度,也在越来越快。

相应的,后面第二批,第三批迁回地面的人员之间,间隔的时间也在越来越短。

这段时间里,

人类文明的网络上,和现实中同样持续热闹着。

以华新社为代表的一众媒体,持续为人们公告和报道着,从地下回迁地面的进展。

已经迁回地面的人们,也自发在网络上,分享着地面生活的日常。

“……回到地面了,居住环境和在地下避难城里差不多。就是我今天去阳台原本准备晒一下午的太阳,结果被家庭服务机器人拦住了,就晒了半小时就结束了。还别说,现在这太阳,比起以前可真是毒辣太多了。”

“……今天和从前的老朋友聚了一聚,感慨颇多啊。”

“……踏马的,就欺负我还在地下避难城市里,没有迁回地面是吧。你晒不了的太阳等我来晒!把我朝晒脱皮的状态晒!”

网络上的氛围,到这个时候,真是越来越欢乐了。

不用谁去多说,人们自己都能够清楚地感觉到,末日的阴影,

在人们开始成批成批从地下迁回地面之后,已经明显在远去了。

终于,时间来到了299年的年末。

……

299年,冬。

在持续着,一批批从地下迁回地面的人员,开始在地面城市中正常生活的同时,

整个225座地面巨型城市的建造,在这个时代,庞大的生产力倾斜下,

终于还是彻底完成。

各地面城市的生活区,已经趋于完善。

各地面城市之间的城市间轨道交通,

依赖于Sw281材料,大量超导磁悬浮列车线路也已经建造起来,

超导磁悬浮列车的平均时速基本稳定在900公里每小时,再缩小了此刻地面各城市之间的来往限制。

到这个时候,各地面城市,除了在智能程序,强人工智能下,正常有序运转着以外,

也因为常住的人员越来越多,多了许多人间烟火气。

到这个时候,

经过一批批人员回迁地面的过程,

地面常住的人数,已经和在地下避难城市中的人数差不多持平。

到这个时候,

也没有必要再像之前那样,抽取什么下一批回迁地面人员了。

华新社获得授权,发布了新的公告。

“……据负熵研究院消息和相关计划。”

“目前,共225地面城市,已经完成本阶段建造。”

“同时,经过此前多批持续回迁,目前,地面各城市中常住人员数量总数,已经来到了十八亿。”

“负熵研究院相关研究团队确认,已可以开始整体回迁计划。”

“……据此,从即刻起,我们将开启从地下避难城市往地面城市的剩余人员的集体回迁。”

“请所有目前还居住在地下避难城市内有意愿返回地面的人员做好相应准备。”

“如期望继续留在地下避难城市中生活,请在接收到本条公告之后,立即向所在地下避难城市,城市智能系统发起相关申请。”

“按照负熵研究院相应计划,我们将尽可能在春节前,完成最终的,从地下避难城集体回迁至地面计划。”

这条公告过后,

网络上和现实中都再愈加热闹了起来。

对于绝大多数人们来说,这都是一件值得兴奋的事情。

“呼,终于要搬回地面了!听说海洋里现在已经又再有一些鱼了?我到时候一定要去看看!”

“来吧,朋友,我已经在地面快生活一年了,只能说,在地面生活的确要痛快很多!”

“现在地面各地面城市,都已经很热闹了,昨天我才去了一场商场,到处都是人啊,智能机器人都忙得团团转。”

“已经在陵川大学就读快一年了……躺在陵川大学湖边上,学习时间结束之后,看着日落都感觉很有意思。”

“来了,来了……我明天就也有搬回地面了,已经在指挥服务机器人给我收拾行李了。”

……

至此,

由负熵研究院负责制定的,从地下避难城市回迁地面计划,距离最终完成,已经到了最后冲刺阶段。

各地面城市的一切,都已经为地下避难城市中剩余人员的回迁做好了准备,

单纯的,只是将地下避难城市中还剩下的人们转移回地面,这件事情对于人类文明来说就实在是没有什么挑战性了。

强人工智能负责着协调着包括地轨地下,地面交通,地下避难城市中交通,

以极高的效率,就将各地下避难城市中一批批人员,运回了地面,分配到了各地面城市各生活区的各处。

和最初几批回迁回地面的人们不同,

这个时候,已经接触过足够多地面城市信息的人们,在此刻也已经足够热闹和繁荣的地面城市内,

也不需要怎么适应,自然就能够融入其中。

最终,

整个回迁地面计划,完美符合了负熵研究院的预期,

在新一年的春节到来了之前,

宣告了,整个人类文明回迁地面计划彻底完成。

最终,

人类文明中,绝大多数人们都重新回到了地面,进入到重建的各地面城市中,生活学习和研究。

负熵研究院整体,考虑到各种原因,走在最后,

在大多数人们完成迁移之后,也从各地下避难城市迁回到了地面。

最终,负熵研究院还是决定,主体部分包含011研究所,能动所等就还是在陵川市。

当然,此前分布到不同地下避难城市中的,其他一些研究所,研究团队,

这时候也也没有全都迁回陵川市,就在各地下避难城市所对应的地面城市驻留了下来。

毕竟以现在的交通方式,以及通讯方式,负熵研究院各研究所研究团队交流起来,即便是在不同城市,也还是比较方便的。

不过,也不同于末日危机之前,

这时候负熵研究院的驻地,没有再多么隐蔽。

因为,这个时候,除了一些极端扭曲的个体,实际上负熵研究院已经不存在什么,成组织,成体系的敌人了。

许多原本需要保密的事情,在整个文明都基本归属于一方的情况下,都没有了什么继续保密的意义。

此外,

各地下避难城市,倒是没有完全在这之后停下运转,

一些没有必要从地下避难城市中迁移出的工业集群,此刻也依旧还保留在各地下避难城市中,

各地下避难城市和地面的通道,也依旧保持着畅通。

各地下避难城市内,也基本还有一些少数的,自愿留在地下避难城市中继续生活的人,

对于这部分人,也尊重了他们的选择,只是由各医疗机器人,确认了他们的心理状态是否异常过后,也就由他们去了。

反正,从地下避难城到地面,乘坐地轨列车都要不了二十分钟。

对于人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从来不是一定要回到地面,而是,是否能够在地下之外,有其他的选择。

可以说,

即便是回迁计划之后,各地下避难城市也没有从人类文明内完全被抹去,

只是,它不再是人类文明的全部,而只是整个人类文明中的一小部分。

或许,

要不了多久,这些地下避难城市,还会成为一些人们旅游的去向。

……

这一年,

遵照着此前,末日危机之后,284年开始的人口基数恢复计划,

从地下迁回地面时,人类文明的总人口,已经从末日危机结束之初的22亿人,

重新上涨到了37亿。

就末日危机之后的恢复,人类文明的种群基数的确是恢复的很快的。

而伴随着从地下避难城市整体回迁地面这个人们在末日危机之后就一直期盼着的愿望得以实现,

时隔十六年时间,

人类文明至此,终于还是彻底战胜了2801小行星撞击带来的末日危机!

……

这一年的春节前,

回到地面的负熵研究院,各研究所负责人,秦裕,文明中其他各相关人员,再聚集在一起,

进行了一次最大规模的会议。

在这场负熵研究院负责的会议上,

人们在做出了一些重要的决定。

此前由负熵研究院负责的回迁地面计划,是对过去末日危机的应对,

此刻,对过去灾难的应对结束,

人们自然需要考虑一些接下来,关于人类文明整体未来的事情。

这些决定,关于人类文明整体,也关于负熵研究院。

这场负熵研究院负责的会议的进行,

基本是公开的。

人们也都很确定,

这场负熵研究院的会议上决定的事情,将决定着人类文明的未来。

于是,

就在无数人们关注下,万众瞩目下。

负熵研究院授权华新社,发布了一些公告。

同时,确定了,负熵研究院负责人,秦裕院士将人类文明全体,进行一次电视直播,以宣布一些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