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开局火种协定,但我能无限召唤 > 第857章 洛阳问势

开局火种协定,但我能无限召唤 第857章 洛阳问势

作者:King陈默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3:14 来源:小说旗

陈墨是在洛阳的老城墙根下遇见那枚玉璜的。

玉璜断成两截,半埋在青苔里,断口处还沾着暗红的痕迹,像是凝固的血。他蹲下身,指尖刚触到玉面,便觉一阵刺痛——玉纹里竟缠着两缕残魂,一缕带着锋锐的机变,一缕浸着沉郁的书卷气,像两柄相击的剑,在虚空中迸出火星。

\"苏秦?张仪?\"他对着玉璜低唤。

残魂突然剧烈翻涌,老城墙的砖缝里渗出青雾,凝成两道身影。左边那人束着六国相印的金带,广袖上还沾着燕地的霜雪;右边那人穿着褪色的楚服,腰间挂着半块褪色的虎符,发冠歪斜,像是被人狠狠扯过。

\"亡灵合成师?\"苏秦的声音里带着三分警惕,\"你身上有股子...串起因果的味道。\"

张仪却笑了,眼角的皱纹里还凝着当年的狡黠:\"有意思,我生平最恨算计,倒要看看你这术法算不算得过天下的算计。\"他的目光扫过陈墨腰间的乌木匣,\"七枚魂玉?比我当年游说六国用的筹码还多。\"

陈墨摸出乌木匣,七枚魂玉悬浮在空中,映出两人的影子。他这才发现,苏秦的魂体泛着冷白,像块冻透的玉;张仪的魂体却带着暗红,像团未熄的火。更奇的是,两枚魂玉上竟刻着相同的纹路——那是他在殷墟比干墓、汨罗屈原祠见过的\"天命之纹\"。

\"你们困在这里多久了?\"陈墨问。

\"三百年。\"苏秦的声音里带着疲惫,\"自鬼谷一别,我佩六国相印,他执秦国相印,看似各为其主,实则...都在替这乱世织网。\"他的目光落在张仪身上,\"他说'连横'是破局,我说'合纵'是守心,可最后呢?六国合纵被连横破,秦国连横终成霸业——我们争了一辈子的'势',到底是谁赢了?\"

张仪踢了踢脚边的碎砖,砖缝里钻出株野菊,开着惨白的花:\"我赢了个什么?\"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虎符,\"当年在楚国,我为秦谋,被诬陷偷和氏璧,鞭笞数百;在魏国,我劝惠施连横,他却骂我'舌如利刃,割人心肺';就连我死时,司马迁那竖子还在《史记》里写'仪之谋,诈也'——可谁能告诉我,没有这些'诈',弱秦如何能东出函谷?\"

陈墨忽然想起,自己曾在咸阳博物馆见过半块虎符,背面刻着\"张仪造\"三个字,当时解说员说这是秦国统一度量衡的凭证。原来这虎符,竟是张仪的随身之物。

\"你们看。\"他将七枚魂玉抛向空中,\"这些年我见过太多执念,比干的忠、屈原的诗、帝辛的天命...可你们的不一样。\"他指向苏秦,\"你困在'合纵未竟'的遗憾里,却忘了你在赵国当相国时,灾年开仓放粮,救了三十万百姓;你困在'诈术误国'的骂名里,却没看见你教出来的门生,后来成了各国的栋梁。\"

苏秦的魂体微微一震,冷白的雾气里浮出些暖黄的光斑——那是他当年在齐国被刺杀前,最后一次见到的场景:他跪在齐宣王面前,说\"臣死不足惜,然齐若亡于燕,六国必唇亡齿寒\";是他在燕国推行\"均田制\",让流离的百姓分到了土地;是他在韩国铸铁坊里,教工匠改良农具,秋收时老农捧着粟米掉眼泪。

\"你总说自己是'纵横家',可你心里装着的,从来不是'势',是'人'。\"陈墨又转向张仪,\"你困在'诈术'的阴影里,却忘了你在楚国被鞭打时,咬着牙没供出同门;在魏国劝降时,偷偷给守城的士兵塞了盘缠;就连你死前,还把毕生的游说辞抄录成册,藏在咸阳书肆的暗格里——你不是为了'诈',是为了'变'。\"

张仪的魂体剧烈颤抖,暗红的雾气里渗出金红的光:是他在秦国朝堂上,舌战群儒,说\"六国互保,不如事秦\"时的锋芒;是他深夜在烛下写《玉女论》,教秦王如何用\"远交近攻\"瓦解合纵时的专注;是他临终前,把虎符交给门客,说\"此符可换三城粮,莫要学我用刀剑取\"时的温情。

\"原来...我一直看错了自己。\"苏秦的声音里有了笑意,\"我总以为自己在织网,却不知网里裹着的,是天下人的命。\"

\"原来...我一直恨错了这世道。\"张仪的眼角泛起泪光,\"我总以为自己在破局,却不知破局的刀,本就该握在有血有肉的人手里。\"

两缕残魂突然交融,玉璜的断口处发出清脆的鸣响,竟慢慢合二为一。陈墨看见,玉璜上浮现出一行小字:\"纵横非术,人心是局\"。

\"这是...\"陈墨伸手触碰玉璜,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

\"是我们留给后世的答案。\"苏秦的声音变得空灵,\"从前我们争'谁对谁错',现在才懂,这乱世需要的从来不是'合纵'或'连横',是有人愿意站出来,把'人'放在'势'前面。\"

张仪的虚影向陈墨抱拳:\"替我告诉后世,真正的纵横家,不是靠三寸不烂之舌骗天下,是用热血和肝胆,去撞开那扇紧闭的门。\"

话音未落,两人的身影化作漫天星屑,融入玉璜之中。陈墨握紧玉璜,发现背面不知何时多了两行刻痕:

\"欲知天下势,先问百姓心\"

\"纵有千般术,不欺赤子情\"

洛阳城的暮色渐浓,远处传来卖胡饼的吆喝声。陈墨望着玉璜上的纹路,忽然想起鬼谷先生的话——\"纵横者,天地之权也\"。可此刻他终于明白,权衡天地的秤砣,从来不是术,是人。

乌木匣里的魂玉又开始轻鸣,这次的声音里带着几分释然。陈墨摸出青铜镜,镜面映出他的脸,眼角有了细纹,却比昨日更亮堂。

\"下一站,该去咸阳了。\"他对镜子说,\"听说那里有座未央宫,藏着第三块玉璜——是商鞅的。\"

晚风掀起他的衣摆,玉璜在他掌心发烫,像是在回应他心跳的节奏。这一次,他要见的,不再是困在执念里的亡灵,而是那些被历史写进\"胜负\",却从未真正活过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