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开局火种协定,但我能无限召唤 > 第770章 朱元璋魂作狄青,聚将定乾坤

汴梁城的月光像被铁水浇过的银箔,黏在狄青的铠甲上。他站在御书房的落地窗前,望着汴河上漂浮的灯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狄\"字玉牌——那是皇帝亲赐的枢密使信物,此刻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像块淬了毒的冰。

\"大人,边关急报。\"亲兵阿铁掀帘进来,声音发颤,\"北辽的'铁浮屠'过了雁门关,二十万大军压境。更邪乎的是......\"他压低声音,\"探子说,带头的是个穿黑甲的将军,脸上刺着'杀'字,手里提着柄带血的狼牙棒——像极了当年灭了后晋的契丹人!\"

狄青的瞳孔缩成针尖。他记得三天前的梦:自己站在朱雀门的城楼上,有个穿粗布短打的男人从人群里挤出来,拍着他的肩说:\"狄将军,该醒了。\"那男人的面容模糊,却让他想起二十年前在濠州城头,自己还是个扛旗的小卒时,总爱听老卒讲\"明王\"的故事——那个从乞丐做到皇帝的男人,总说\"将军的刀该护人,不是杀人\"。

\"备马。\"狄青抓起案上的虎符,\"我要去校场。\"

校场的火把照得人睁不开眼。狄青站在点将台上,望着底下整整齐齐列队的玄甲军,突然觉得喉头发紧。这些士兵的脸,和他在濠州城头见过的那些年轻面孔重叠——都是父母妻儿眼中的命根子,都是被战火逼上梁山的苦命人。

\"都给我听好了!\"狄青抽出腰间的佩剑,剑身嗡鸣,\"今日我要点将,不是为了杀北辽人,是为了护这汴梁城的烟火,护这天下百姓的饭碗!\"

人群突然骚动起来。最前排的偏将王焕扯着嗓子喊:\"大人,北辽人都到城下了,您说这些虚的......\"

\"王焕!\"狄青大喝一声,剑尖挑起他的护心镜,\"你爹当年在陈桥驿,是跟着赵匡胤喝过血酒的。他说'将军的刀该认主,不是认钱'——你忘了?\"

王焕的脸瞬间惨白。他想起昨夜巡营时,有个老卒攥着他的腿哭:\"将军,我家娃子才三岁,还没见过汴梁的糖画......\"那时他嫌老卒碍事,踹了他一脚,现在想来,那老卒的眼泪,竟比刀枪还烫。

\"传我将令。\"狄青的声音突然放轻,像极了当年在濠州城头,老卒给他讲故事时的语气,\"去把岳飞、李存孝、冉闵、徐达、常遇春、韩信、白起请来。就说......就说当年的'明王'要见他们。\"

亲兵阿铁愣住了:\"大人,这些人......岳飞是宋朝的,李存孝是唐朝的,冉闵是十六国的,徐达、常遇春是您手下的,韩信、白起是汉秦的......\"

\"我知道。\"狄青摸出怀里的青铜镜,镜面映出他微颤的眼角,\"可你见过鬼吗?我见过。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他们的魂没散,就飘在汴梁的城头,等着有人喊他们一声'将军'。\"

三更时分,校场的古柏突然沙沙作响。岳飞穿着素色儒将服从林子里走出,腰间悬着\"精忠报国\"的金牌;李存孝扛着毕燕挝,铠甲上还沾着未干的血渍;冉闵提着柄带缺口的斩马刀,刀身上刻满\"杀胡\"的咒文;徐达抱着个檀木盒,盒里装着他当年在鄱阳湖缴获的陈友谅帅旗;常遇春扛着丈八蛇矛,矛尖还滴着东海的海水;韩信捧着卷《孙子兵法》,袖口露出半截断箭;白起披着玄色大氅,手里拎着颗染血的头颅——那是他当年坑杀赵军时的战利品。

\"狄将军。\"岳飞第一个开口,声音里带着三分疑惑,\"您...为何要见我们?\"

狄青指了指校场中央的青铜鼎。鼎里燃着熊熊烈火,火光照在每个人脸上,照出他们眼底深处的疲惫和不甘。\"你们看这鼎。\"他说,\"当年我濠州城的百姓,用这鼎煮过野菜,熬过药汤,也埋过战死的兄弟。现在北辽人要烧了这鼎,要让我们连野菜都吃不上。\"

李存孝的毕燕挝\"当啷\"落地。他想起十年前在雁门关外,他护着三百难民突围,那些老弱妇孺啃着树皮,却把最后半块炊饼塞给他:\"将军,您吃,我们不饿......\"

\"我李存孝。\"他弯腰捡起毕燕挝,\"杀过贪官,打过叛军,可没杀过百姓。今日我随你,杀北辽人,护这汴梁的百姓!\"

冉闵的斩马刀突然发出龙吟。他望着鼎里的火光,想起当年在邺城,他下令屠杀胡人时,有个老胡儿拽着他的裤脚哭:\"将军,我儿子给您牵过马,您饶了我吧......\"后来他把那老胡儿藏在粮仓里,自己替他挨了三刀。\"我冉闵。\"他扯下脸上的刺青,\"杀的不是无辜,是该杀的恶。今日我随你,杀那欺软怕硬的北辽王!\"

徐达打开檀木盒,陈友谅的帅旗在火光下猎猎作响。\"当年我和陈友谅争天下,\"他说,\"争的是这江山该姓朱还是姓陈。现在我才明白,这江山该姓'民'——姓那些在暴雪里啃树皮的百姓,姓那些在战壕里啃干粮的士兵。我徐达随你,护这江山姓'民'!\"

常遇春的蛇矛在地上划出深沟。他想起在海上和倭寇打仗时,有个小卒掉进海里,他跳下去救,结果被倭寇的刀砍了三刀。\"我常遇春。\"他抹了把脸上的血,\"别的不会,就会杀人。你要杀北辽人,我帮你杀;你要护百姓,我帮你挡刀!\"

韩信翻开《孙子兵法》,指着其中一页:\"'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伐兵'。\"他抬头看向狄青,\"北辽人兵强马壮,硬拼是下策。我韩信随你,用计破他们!\"

白起拎着那颗染血的头颅,走到鼎前。\"当年我坑杀赵军,\"他说,\"是因为他们要屠我咸阳。现在北辽人要屠汴梁,我便用他们的头来祭这鼎!\"

狄青望着眼前七人,突然笑了。他想起三天前的梦,那个拍他肩膀的男人说的话:\"狄将军,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此刻他终于明白,那些在史书里写下名字的人,从未真正死去——他们的魂,就藏在这汴梁的烟火里,藏在这些士兵的眼睛里,藏在他每一次为百姓流泪的瞬间里。

\"各位将军。\"狄青举起佩剑,指向北辽人的营地,\"今日我狄青,以明王之名起誓:今日我们杀的不是北辽人,是这世道的恶;今日我们护的不是汴梁城,是这天下人的活路!\"

校场的火把突然烧得更旺了。岳飞的\"精忠报国\"金牌在火光下泛着金光,李存孝的毕燕挝滴着血,冉闵的斩马刀映着月光,徐达的帅旗猎猎作响,常遇春的蛇矛指向敌营,韩信的兵书被风吹得哗哗响,白起的头颅在鼎前发出低鸣。

北辽人的号角声近了。狄青翻身跃上战马,玄色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他回头看向七人,大声喊:\"走!带弟兄们冲!今日,咱们要让这汴梁的月亮,照见百万百姓的笑脸!\"

马蹄声震碎了夜的寂静。狄青的马刀劈开第一杆北辽的狼头旗,火星溅在他的铠甲上,像极了当年濠州城头的星火。他听见身后传来岳飞的呐喊:\"杀贼!\"李存孝的嘶吼:\"护民!\"冉闵的低吟:\"除暴!\"徐达的沉喝:\"谋定!\"常遇春的狂笑:\"挡刀!\"韩信的轻语:\"破局!\"白起的冷哼:\"祭鼎!\"

这些声音混在一起,像首没有曲谱的歌,唱的是从陈胜吴广到朱元璋,从卫青霍去病到岳飞文天祥,所有为这人间烟火拼过命的人的心声——

\"愿这天下,再无饿殍;

愿这人间,再无战乱;

愿这山河,永保安宁。\"

(第770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