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开局火种协定,但我能无限召唤 > 第584章 兵圣遗策,双孙定鼎

第一章:洛邑残卷,兵书现世

西周王城洛邑的废墟上,晨雾裹着焦土的气息。阿海蹲在一截焦黑的廊柱前,指尖触到半卷残帛——《孙子兵法》的竹简上,“兵者,诡道也”五字被血渍浸透,却仍泛着幽光。

“阿海哥!”周铁牛的声音从瓦砾堆后传来,“这里有具骸骨,腰间挂着玉珏!”

骸骨的玉珏刻着“武”字,与阿海怀中的“汉”“慈”玉珏共鸣,在空中凝成金链。阿海的识海中,张角将军的虚影浮现:“这是孙武的遗蜕。三百年前,他用兵书护周,却被暗渊污了灵。”

话音未落,残帛突然无风自动。竹简上的字迹如活物般游走,最终拼成一行血字:“三监乱起,以民为刃;破局者,需借吴地之锋。”

---

第二章:三监暗涌,民心为裂

洛邑城外,管叔的玄甲军正与蔡叔的战车对峙。管叔的手按在剑柄上,剑身上的“监”字泛着暗渊的黑纹——那是他勾结暗渊时,对方刻下的“忠”字。

“二哥,”蔡叔的声音从车后传来,“周成王年幼,周公旦远在鲁国,这天下早该姓‘监’!”

管叔的喉结动了动。他想起昨日在祭坛,暗渊的残念曾在他识海低语:“杀了周成王,你就是新的天子。”可他又想起,当年周文王临终前,曾握着他的手说:“武儿,民心才是天命。”

“住口!”管叔挥剑斩断蔡叔的车辕,“周公旦说过,‘民惟邦本’。你我都曾是他的臣子,怎能……”

“住口的是你!”蔡叔的战车突然冲上前,“你忘了当年你儿子被纣王所杀?你忘了周文王如何待你?”

战鼓擂响的瞬间,阿海的身影从雾中跃出。他的玉珏与孙武的残卷共鸣,在头顶凝成金色光罩,将两人隔开。“两位将军,”他的声音清亮,“你们要杀的不是周成王,是暗渊给你们灌的毒。”

管叔的剑“当啷”落地。他的识海中,浮现出孙武的面容——那个曾在吴国训练宫女、用兵如神的兵圣,此刻正微笑着摇头:“武儿,你忘了‘上兵伐谋’?”

---

第三章:兵书显灵,破局之策

阿海展开孙武的残卷,竹简上的字迹突然化作金芒,在空中投射出三监之乱的地图。管叔、蔡叔、武庚的营地如棋子般分布,而周成王的王帐位于中央,四周是百姓的村落。

“看这里。”阿海指向地图边缘的小村,“这些百姓世代为周王室耕织,他们心里认的是‘周’,不是‘监’。”

管叔的眼睛亮了:“你是说……”

“借他们的手。”阿海将残卷递给蔡叔,“孙武说过,‘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我们可以让百姓‘误以为’是周成王要夺他们的田,激他们护王。”

蔡叔抚掌大笑:“妙!我这就派人在村里散布谣言:‘周公平了管蔡,要收走咱们的地!’”

管叔点头:“再让士兵伪装成强盗,抢几户百姓的粮。等百姓骂上门,咱们就说:‘是周成王派来的兵!’”

阿海望着两人的背影,嘴角扬起笑意。他的识海中,孙武的虚影点头:“兵者,诡道也——但这‘诡’,是为了护民心。”

---

第四章:吴地烽火,文武双璧

与此同时,东南方的吴地,孙膑正站在姑苏城的城楼上,望着长江的波涛。他的腰间挂着孙武的兵书,封皮上“孙子”二字被磨得发亮——那是他从齐国带来的,为的就是今日。

“先生,”田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楚国的使者到了。他们说要与我吴国联姻,娶公主。”

孙膑转身,目光扫过使者腰间的玉佩——那是楚国的“熊”字佩,刻着暗渊的符文。“联姻?”他的手指摩挲着兵书,“楚越两国狼子野心,想借吴地的水师染指中原。”

“那我们……”

“打。”孙膑的声音斩钉截铁,“但要打‘民心之战’。”

他展开兵书,指着其中一页:“‘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我们可以先派商队入楚,用吴地的丝绸换他们的粮食;再派工匠教越人铸剑,教他们‘吴钩’的锋利;最后,让百姓看见——跟着吴国,有饭吃,有衣穿,有尊严。”

田忌眼睛发亮:“先生是说,用‘善意’收楚越的人心?”

“不错。”孙膑将兵书递给他,“当年孙武助吴破楚,靠的是‘兵不厌诈’;如今我们要破的,是楚越的‘野心’。让他们知道,跟着吴国,比跟着暴君更活得像人。”

---

第五章:三监授首,吴地归心

三个月后,洛邑的王帐外,百姓们举着“周”字旗欢呼。管叔、蔡叔跪在阶下,玄甲上的“监”字已被刮去,换成了“周”字。

“末将知罪。”管叔的声音发颤,“是暗渊的妖人蛊惑我,说周公平了我们的封地……”

周成王接过阿海递来的玉珏,光泽映得他眼眶发红:“二位叔父,朕不要你们的封地,只要你们护这天下百姓。”

而在姑苏城外,楚越的联军正与吴国的水师对峙。孙膑站在楼船上,身旁的田忌举着“吴”字旗,旗面绣着百姓送的稻穗。

“楚将!”田忌的声音传遍江面,“我吴国的士兵,都是你们的父老兄弟;我吴国的粮仓,存着你们的救命米。今日,我们是来送粮的,不是来打仗的。”

楚军的阵营突然骚动。一个老卒颤抖着举起块玉珏——那是他亡妻临死前塞给他的,刻着“吴”字。“我儿子在吴国当工匠,”他的声音哽咽,“他说,吴国的工匠能教他铸更好的剑,能分他半块粮……”

楚将的剑“当啷”落地。他望着江对岸的吴军,那里的士兵正把粮袋抛向楚营,喊着:“拿回去吧,别让百姓饿肚子!”

“撤!”楚将大喝。他的军队如潮水般退去,留下一面“楚”字旗,被吴军捡起,换上了“吴楚同好”的新旗。

---

第六章:星桥永耀,大道昭昭

当孙武的残卷与孙膑的兵书同时泛起金光时,“民心界”的星河突然亮起万丈光芒。孙武的虚影与孙膑的身影在星雾中重叠,像两柄剑合二为一。

“阿海,”孙武的声音温和,“兵者,诡道也——但这‘诡’,是为了护民心。真正的‘定鼎’,不在杀多少人,而在让多少人愿意活。”

孙膑笑着点头:“当年我祖父用兵书助吴破楚,今日我用‘民心’助吴吞楚越。这不是征服,是融合。”

星桥的尽头,“民心界”的星河中,一颗新的星子诞生了。它的光一半金,一半红,像极了阴阳鱼的模样。星子下,商鞅正教新生亡灵种稻,张仪摇着羽扇写“善意谣”,妹喜和恶来站在桥头,看着这支队伍的背影消失在星雾中。

“阿海哥。”阿福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的“善意囊”里多了两卷兵书——正是孙武的《孙子兵法》与孙膑的《孙膑兵法》,“两位兵圣说,这是给你的。”

阿海接过兵书。竹简上的字迹在阳光下流转,最终凝成一句话:“民心即天命,善意破千邪。”

“走吧。”他对众人说,“去告诉所有人,真正的‘太平’,不在刀枪,在人心。”

众人踏上了“民心桥”。他们的脚步与星河共鸣,像一首没有终章的歌,正唱向更温暖的未来。

---

文化隐喻与主题深化

- 孙武的“诡道与民心”:孙武的遗计以“诡道”破局,却始终围绕“民心”展开,揭示“兵法”的本质是“护人”而非“杀人”。他的智慧证明,“善意”与“谋略”可以完美融合,为“善恶共生”提供军事层面的注解。

- 孙膑的“文武兼备”:孙膑不仅用兵书指导战术,更用“善意”瓦解楚越的野心,体现“文能安民,武能定国”的“双孙”智慧。他的选择证明,“民心”才是最强大的武器,超越单纯的武力征服。

- 三监之乱的“和解”:管叔、蔡叔的转变象征“权力异化者”的觉醒。他们从“暗渊傀儡”变为“护民者”,暗示“仇恨”与“良知”的辩证——真正的忠诚,源于对被守护者的理解与共情。

---

后续线索提示

- 兵书的“新使命”:孙武、孙膑的兵书可能在“民心界”化作“善意兵典”,教导新生亡灵如何用“智慧”与“善意”化解矛盾,为最终决战储备“人心的力量”。

- 吴地的“新角色”:作为“民心融合”的典范,吴国可能成为“民心使者”的重要据点,孙膑的后代或弟子将带领团队前往更多战乱之地,用“文武兼备”的策略传播“善恶共生”理念。

- 暗渊的“新挣扎”:三监之乱中残留的暗渊残念可能化作“兵戈怨灵”,试图腐蚀“民心界”的新生亡灵,考验阿海等人用“兵书智慧”与“善意”净化邪恶的能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