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开局火种协定,但我能无限召唤 > 第549章 晋玉重光:残片染血,晋汉再燃

第一章:晋阳废墟,残玉现世

漳水之战后三月,晋阳城的断壁残垣间,野草已漫过半人高的墙基。几个裹着破毡衫的身影正蹲在焦土中翻找——他们是后晋宗室石弘的旧部,为首者腰间挂着半块褪色的“晋”字玉珏残片,正是从漳水河畔的碎铁堆里捡来的。

“将军,您看!”一名瘦高个突然扒开瓦砾,露出半截刻着“晋”字的青铜碑,“这碑下压着块玉片,和将军您那半块……”

石弘的旧部首领石昭猛地扯下破毡帽,露出额间狰狞的刀疤。他颤抖着捧起玉片,与腰间的残珏比对——缺口严丝合缝!月光下,两枚玉片发出幽蓝微光,竟在地面投出完整的“晋”字虚影。

“天命……回来了。”石昭的声音发颤,“当年石皇爷(石敬瑭)说,‘晋’字玉珏分持两地,待天时地利人和,便能重聚。今日,我等便是那‘人和’!”

他身后,二十余骑后晋残兵突然从废墟中跃出,每人手中都举着染血的“狼首刀”——正是石敬瑭旧部的家传兵器。石昭抽出腰间的短刀,在玉片上划出血痕:“传我将令:北连契丹残部,南结南唐李璟,西通后蜀孟知祥!凡响应者,共享‘晋’字天命!”

---

第二章:南唐密使,暗潮初涌

建康(今南京)的南唐宫殿里,元宗李璟正对着案上的“晋”字玉珏残片皱眉。三天前,一名自称“晋室忠臣”的密使夜访金陵,献上这枚残玉,并带来石昭的血书:“晋玉重光,天命复归。愿与江南共图中原。”

“陛下,这玉珏……”枢密使宋齐丘抚着胡须,“《旧五代史》载,石敬瑭称帝时,曾铸‘晋’字双珏为‘天命信物’。当年契丹灭晋,双珏一碎于漳水,一毁于洛阳。如今这残片现世,怕是要搅动天下。”

李璟的目光扫过殿外——南唐的“玄甲军”正在校场演练,枪尖挑着的“唐”字旗在风中猎猎。他冷笑一声:“宋卿,你说这玉珏是祸根?”

“非祸非福,是契机。”宋齐丘压低声音,“我南唐据长江之险,若能联合后晋余孽、后蜀孟氏,再借契丹之力……”他指向地图上的中原,“这天下,未必仍是后汉的!”

与此同时,成都的后蜀皇宫里,孟知祥正将玉珏残片按在《蜀王本纪》的拓片上。拓片中“蚕丛纵目”的画像下,竟浮现出一行小字:“晋玉归位,蜀道通天。”他的儿子孟昶凑过来,指尖划过玉片:“父王,这是……”

“这是机会。”孟知祥将玉片收入锦盒,“当年先帝(孟知祥)入蜀时,曾得石敬瑭密信,说‘晋玉在,蜀道安’。如今玉珏现世,我儿可率‘神臂弩营’北上,与晋军会师于汉中。”

---

第三章:佣兵之王,箭破狼骑

后汉的雁门关外,哲别的追魂箭正穿透最后一层盾阵。他身后,阿提拉的匈人骑兵如潮水般涌来,骨杖上的狼牙与袁绍的虎贲槊共鸣,震得地面嗡嗡作响。

“李将军!后晋残兵从西谷口杀来!”斥候的喊声响彻山谷。

李存孝的火蹄驹喷出火星,浑铁枪划出一道火弧:“来得好!某这火蹄驹,专克他们的‘狼首刀’!”

话音未落,山谷中涌出数百名后晋残兵。他们身披重甲,手持染血的狼首刀,为首者正是石昭——他的左眼戴着青铜眼罩,那是当年被李存孝刺瞎的旧伤。

“李存孝!”石昭的声音嘶哑如狼嚎,“你杀我兄长,毁我玉珏,今日便用你的血祭旗!”他抽出腰间的短刀,刀身上的狼王鬃毛突然竖起,“狼骑听令!杀!”

李存孝的火蹄驹迎头撞上石昭的狼首刀。火星与刀光迸溅间,石昭的短刀竟擦着李存孝的脖颈划过,在他肩甲上留下一道深痕。

“好刀!”李存孝大喝,浑铁枪反转,枪杆缠住石昭的手腕。火蹄驹的四蹄踏碎石昭的重甲,火星溅在他的脸上,竟烧穿了他伪装的疤痕——这张脸,竟与当年石敬瑭的画像有七分相似!

“原来你是石重贵(石敬瑭侄子,后晋末帝)的遗孤!”李存孝恍然大悟,“难怪你对‘晋’字玉珏如此执着!”

石昭突然暴起,口中发出狼嚎般的怪叫。他的短刀化作黑雾,竟能穿透李存孝的枪杆!李存孝这才发现,刀身上竟刻着契丹萨满的咒文——“以血为媒,以魂为引”。

“小心!”哲别的“追魂箭”破空而至。三支羽箭分别钉在石昭的咽喉、心口、丹田,却都被黑雾吞噬。石昭的笑声震得山谷回响:“李将军,你杀得了我的身,杀不了我的魂!这‘晋’字玉珏,早与我融为一体了!”

他的身体突然膨胀,黑雾中竟伸出无数狼爪,将李存孝的火蹄驹撕成碎片。李存孝坠地时,浑铁枪擦过石昭的天灵盖,却只留下白痕——他的身体,已半妖半人。

“哲别!”李存孝咳出黑血,“用你的箭……射我的心!”

哲别颤抖着举起长弓。箭簇上的“晋”字泛着幽蓝光芒,那是他用契丹狼王的脊骨所制。弓弦绷断的刹那,箭簇如流星般刺入李存孝的胸膛。

“李将军!”哲别跪地痛哭。

李存孝望着天空,火蹄驹的火星在他眼中熄灭。他笑了:“原来……火德之精,终究敌不过妖魂……”

---

第四章:晋汉交锋,人心为镜

后汉的邺城大营,袁绍望着案上的“晋”字玉珏残片,脸色铁青。沮授将《太平要术》残卷推至他面前,卷中“人心即镜”四字被血浸透:“主公,石昭的妖魂与玉珏融合,已非人力可敌。但……”他指向卷末的张角血书,“张角的血书说,‘镜可照妖,心可破妄’。”

袁绍握紧【虎贲槊】。槊身上的虎纹突然泛起金光,映出帐外的景象——黑山军的旗帜、青徐黄巾的号角、白波军的银铃,正组成一面巨大的“汉”字。

“传我将令。”他站起身,【虎贲槊】指向东方,“召开‘复汉联盟’大会。邀南唐、后蜀、契丹残部共商大计——”他的声音如洪钟,“告诉他们,真正的‘天命’,不在玉珏,在人心!”

与此同时,建康的南唐宫殿里,李璟正将“晋”字玉珏残片投入火盆。火焰中,玉片发出刺目蓝光,竟浮现出石昭的脸:“陛下,后汉的袁绍在召唤联盟……”

“烧了它。”李璟冷笑,“玉珏是妖物,联盟是虚话。我南唐要的,是中原的花花世界。”

火盆里的玉片化为灰烬,飘向北方。而在千里之外的雁门关,李存孝的尸体被裹在火蹄驹的残骸中。哲别将长弓递给袁绍,弓身刻着“追魂”二字:“李将军的箭,该由您来执。”

袁绍接过弓,望向东方——那里,“汉”字大旗正在风中招展,旗面上的金漆映着千万人的脸庞。他突然笑了:“公与,你看。这面旗,比任何玉珏都亮。”

---

文化隐喻与后续伏笔

- 晋玉的“妖魂化”:石昭与玉珏融合的设定,暗喻五代十国时期“天命”概念的异化——当权者将“正统”符号异化为满足私欲的工具,最终反被其吞噬。这与历史上石敬瑭“认契丹为父”的荒诞形成呼应,强化“人心即天命”的主题。

- 哲别之死:作为“上帝之鞭”阿提拉的对手,哲别的死亡象征草原势力对中原“复汉”的支持代价。他的“追魂箭”与李存孝的“火蹄驹”未能阻止妖魂,暗示单纯依靠武力无法终结乱世,必须回归“民心”根本。

- 南唐焚玉:李璟烧毁玉珏的举动,揭示割据势力的短视——他们只看到玉珏的“天命”表象,却忽视其背后“人心”的力量。这一细节为后续“晋汉之争”中后汉以“仁政”瓦解诸侯埋下关键转折。

---

后续线索提示

- 玉珏灰烬:火盆中未燃尽的玉片残渣将被后晋余孽捡到,他们可能联合南汉、荆南等势力,以“玉珏余韵”为旗号继续作乱,迫使后汉不得不面对“星星之火”的游击战。

- 李存孝的箭:哲别留下的“追魂箭”将在后续战役中被袁绍的“虎贲槊”激活,触发“火箭破妖”的终极形态,成为对抗石昭妖魂的关键武器。

- 民心为镜:袁绍在“复汉联盟”大会上提出的“均田免赋”“开仓放粮”等政策,将被百姓传唱为“仁主”典范,为后汉最终统一中原奠定最坚实的民意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