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英烈传奇 > 第22章 帝后议策,骨鲠重臣入帝心

英烈传奇 第22章 帝后议策,骨鲠重臣入帝心

作者:爱笑的花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2:21 来源:小说旗

太极殿的偏殿,气氛依旧凝重如铁。

秦正阳背着手,在铺着明黄色地毯的地面上来回踱步,龙袍的下摆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扫过地面,发出细微的声响。案几上,那份来自盱眙的奏折依旧摊开着,“千名船工落水身亡”几个字,像一把把尖刀,刺得他眼睛生疼。

邗沟覆船案,绝非小事。食盐乃国之重器,维系着国库收入与民生安稳;千名船工,背后是上千个家庭,一旦处置不当,极易引发民怨。他刚才已连发数道旨意,可心头的烦躁却丝毫未减——刑部那些官员,虽也算勤勉,可面对这种牵涉甚广的大案,难免会有顾虑,会怕触动某些盘根错节的势力。

“陛下,歇会儿吧。”

一道温和的声音自身后响起,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

秦正阳回过头,只见皇后杨氏端着一盏热茶,缓步走了过来。杨氏出身名门,性情温婉却不失见识,平日里虽不干涉朝政,却总能在他烦忧时,说上一两句点醒他的话。

“皇后怎么来了?” 秦正阳接过茶盏,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心头的燥火稍减了些。

“听闻陛下为邗沟之事烦忧,许久未进饮食,特来看看。” 杨氏微微一笑,目光落在他紧锁的眉头上,“陛下,此案虽急,却也需选对之人,方能彻查清楚,不是吗?”

秦正阳叹了口气:“朕何尝不知?可刑部尚书虽清廉,却少了几分硬气;御史台那些言官,论弹劾在行,查案却非所长……” 他掰着手指细数朝中大臣,竟一时想不起哪个是最合适的人选。

杨氏看着他焦急的模样,沉吟片刻,轻声道:“陛下,臣妾倒想起一人,或许能担此重任。”

“哦?谁?” 秦正阳眼中闪过一丝希冀。

“明夫子,明弈大人。” 杨氏缓缓道。

“明弈?” 秦正阳先是一愣,随即猛地一拍脑门,脸上的愁云瞬间散去,取而代之的是难以抑制的喜悦,“朕怎么没想到他!对!明弈!除了他,再无第二人能担此任!”

他激动地在殿内转了个圈,仿佛瞬间卸下了千斤重担:“皇后说得是!明夫子刚毅不阿,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正是查办此案的最佳人选!”

明弈,现任尚书右丞,七十六岁高龄,却是大唐官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他是开国元勋,早在太祖武皇帝年间便已入仕,历经三朝,资格之老,连宫中的老内侍都要敬他三分。此人最大的特点,便是性格刚毅,敢于直谏,甚至到了“犟”的地步。

太祖武皇帝在位时,性情刚烈,杀伐果断,朝中大臣多敢怒不敢言,唯有明弈,屡屡犯颜直谏。有一次,因太祖欲重赏外戚,明弈在金銮殿上据理力争,言辞激烈,说到激动处,竟“啪”地一声将头上的官帽摔在地上,朗声道:“陛下若执意如此,便是置国法于不顾!这官,臣不当了!” 说罢,甩袖便走。

太祖武皇帝被他气得吹胡子瞪眼,却也深知他的脾性,最终只能无奈地摆摆手,看着他的背影摇头苦笑,竟真的收回了成命。此事过后,“摔帽明弈”的名声传遍朝野,无人不知这位老臣的风骨。

这些年来,明弈因直谏被罢官数次,却总能在朝堂需要他时,被重新起用。他不求高位,不恋权势,只求心中那杆“公道”的秤不歪。贪官污吏见了他,如同老鼠见了猫,恨得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明弈身后无党无派,一身正气,想要扳倒他,比登天还难。

“对,就是明弈!” 秦正阳越想越觉得合适,“此案牵涉食盐,背后定然有猫腻,说不定还有地方官员勾结舞弊。寻常官员去了,怕是会被地方势力掣肘,可明弈去了,凭他的声望与风骨,那些宵小之辈,谁敢造次?”

七十六岁高龄又如何?只要这杆“公道秤”还在,便足以镇住整个淮南道的魑魅魍魉!

“来人!” 秦正阳猛地转身,对着殿外高声喊道,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急切,“快!传尚书右丞明弈,即刻来太极殿见朕!十万火急!”

“是!” 殿外的内侍不敢怠慢,连滚带爬地应声而去,一路小跑着往明弈的府邸赶去。

秦正阳将手中的热茶一饮而尽,只觉得心头豁然开朗。他走到窗前,望着宫墙外那片湛蓝的天空,仿佛已经看到明弈那苍老却挺拔的身影,正带着一身正气,踏上前往盱眙的路途。

有明弈在,邗沟覆船案的真相,或许很快就能水落石出。

偏殿内的凝重气氛,因皇后的一句话,因“明弈”这个名字的出现,悄然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久违的笃定与期待。这位七十六岁的骨鲠重臣,即将再次披挂上阵,为大唐的清明,掀起一场新的风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